黏液便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黏液便是什么?

黏液便就是大便中混有鼻涕、果冻一样的黏液,称为黏液便。

黏液便正常吗?

正常的大便含有少量黏液,但是用眼睛看不到。当身体出现疾病时,肠液分泌增多,大便中含有的黏液增多,明显到用眼睛可以直接观察到。所以,当用眼睛可以明显看到大便中含有黏液时,说明身体的消化系统出现问题。至于情况严不严重,需要结合其他的症状来判断 [2]

缓解方式

黏液便如何缓解?

  • 清淡饮食:胃肠道疾病一般都需要注意饮食,主要是要清淡好消化。
  • 注意补水:严重腹泻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脱水的症状(如口渴、少尿、乏力等),所以要注意补水,也可以口服补液盐 [1]
  • 少吃多餐:腹泻患者需要少吃多餐,必要的时候可能需要禁食。

黏液便如何预防?

  • 注意个人卫生:个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 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吃干净煮熟的食物,不生吃蔬菜、肉食等,不吃变质的食物、水要喝煮沸的水,避免被细菌感染,减少腹泻的发生。
  • 保持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及周围环境清洁,及时消灭苍蝇、蟑螂等昆虫。

image

就诊判断

黏液便发展到什么程度需要就医?

  • 除黏液便之外,伴有发热、腹痛、腹泻、胃口差时立即就医;
  • 若出现黏液脓血便时,要立即就医;
  • 若出现消瘦等症状时,要立即就医。

黏液便一般去看什么科?

黏液便一般去消化内科就诊。

黏液便需要做哪些检查?

  •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主要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的情况,以及身体的基本健康状况。

  • 大便常规:主要看黏液的性质,大便中是否有白细胞、脓细胞、血液等,同时还可以检查是否有寄生虫等。

  • 结肠镜:此检查可以直观的观察到结肠黏膜的情况,确定是否存在肠道病变,如炎症、息肉、癌变等 [1]

潜在疾病

黏液便可能是哪些疾病导致的?

  • 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引起的急性病,表现为腹痛、腹泻、排黏液便伴脓血,还可伴有发烧等症状。
  • 阿米巴痢疾:由于阿米巴寄生在肠道,导致的肠道疾病,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黏液(或带血)、寒战等。
  • 艰难梭菌感染:多由于抗感染药物使用导致肠道正常菌群破坏,艰难梭菌感染人体,导致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可多于 20 次),大便性状改变(软便、水样便、黏液便等),发热、腹痛等。
  • 肠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内膜炎症,可表现为腹痛、腹泻,有些患者可能会解黏液样大便。
  • 肠易激综合征:此病是一种功能性肠病,当患者肠道受到进食、紧张、压力大等各种刺激时,发生腹泻、腹痛、便秘、大便中带有黏液等表现的一种疾病。
  • 结肠癌:结肠癌常有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黏液便或黏液脓性血便、消瘦、水肿等症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