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下降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记忆力下降是什么?

记忆力下降(memory decline)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记忆力低于正常的水平。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中老年人群,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除此之外,疾病、精神压力、用脑过度、长期熬夜等不良习惯等也是常见的原因 [1]

记忆力下降后常会表现为记不住事情、对发生过的事想不起来,尤其以近期记忆力下降更为显著。如果出现短期内记忆力下降明显,可能是疾病原因所致,需要及时就医。

缓解方式

记忆力下降应该如何缓解?

  • 中老年人群可通过记忆训练(如背诵一些诗句,学习一些新鲜事物)来增强记忆能力,延缓出现记忆力下降。
  • 戒烟戒酒,减少不良物质的刺激。
  • 避免用脑过度,做好劳逸结合。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稍作休息,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劳累。有睡眠障碍的人群,应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如睡前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将卧室的灯光调的柔和一些、避免看电子产品等。
  • 患有原发病的人群,应积极进行治疗,避免记忆力进一步受损。
  • 进行放疗、化疗治疗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治疗。

image

就诊判断

记忆力下降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当记忆力下降并伴有下列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 多次反复对刚刚发生的事情回想困难。
  • 伴反应迟钝、认知力、计算力、判断能力下降等。
  • 伴有情绪低沉、闷闷不乐等负面情绪。
  • 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如经常迷路、不能叫出家人的名字、做菜不放盐等。

当记忆力下降并伴有下列情况时,需立即就医:

  • 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甚至出现昏迷等意识障碍的表现。

  • 伴反复发作的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表现。

潜在疾病

记忆力下降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 正常生理变化:人的记忆力水平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是一种记忆的正常老化。女性在围绝经期,随着雌激素的减退,也可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 [21]
  • 疾病:如脑外伤、脑出血、脑小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症、颅内肿瘤等神经系统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酒精中毒等代谢性疾病。
  •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压力过大、失眠、用脑过度、吸烟嗜酒、劳累等也是容易引起记忆力下降的危险因素。
  • 其它:放射性治疗引起的脑损伤、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也可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