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态步态异常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姿势异常是什么?

姿势异常是指身体运动僵硬和状态异常,患者会保持特定姿势或以异常方式移动身体。

一般是由于疾病原因,引起神经功能异常、疼痛、骨骼畸形、肌肉损伤等。如果正常人、患者同时做一个动作,患者做出的动作与正常人不同,或出现异常动作。

步态异常是什么?

步态是指行走、站立的运动形式与姿态。

维持正常步态需要人体很多部位参与,所以步态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发病因素多种多样。即使是相似的步态异常,也可能是由不同部位的神经系统病变导致。

姿势异常有哪些常见分类?

冻结现象

多见于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突然的起步困难现象,仿佛脚步被冻住,无法开始行动。

角弓反张

角弓反张是指:项背高度强直,使身体仰曲如弓状的病症。多见于破伤风等疾病。

去皮质强直

去皮质强直的身体姿势为:上肢屈曲内收,腕及手指屈曲,双下肢伸直,足屈曲。常见于缺氧性脑病、脑炎、中毒和严重颅脑外伤等。

去大脑强直

去大脑强直表现为: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双上肢伸直旋内、双下肢伸直跖屈,病理征阳性,多有双侧瞳孔散大固定。

步态异常有哪些常见分类?

痉挛性偏瘫步态

痉挛性偏瘫步态表现为:患侧上肢屈曲、内收、旋前,不能自然摆动;下肢伸直、外旋,迈步时将患侧盆骨部提的较高,或腿外旋画一半圈的环形运动,脚刮擦地面。

痉挛性截瘫步态

痉挛性截瘫步态又称 「剪刀样步态」,步态表现如下:

  • 站立时双下肢伸直位,大腿靠近,小腿略分开,双足下垂伴有内旋。

  • 行走时两大腿强烈内收,膝关节几乎紧贴,用脚尖走路,交叉前进,似剪刀状。

常见于脑瘫的患者,慢性脊髓病变(如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压迫症、脊髓外伤或血管病及炎症恢复期、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也表现出典型的剪刀样步态。

慌张步态

慌张步态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之一。表现为:

  • 身体前屈,头向前探,肘、腕、膝关节屈曲,双臂略微内收于躯干前。
  • 行走时起步困难,第一步不能迅速迈出。
  • 开始行走后,步履缓慢,后逐渐速度加快,小碎步前进,双上肢自然摆臂减少。
  • 停步困难,极易跌倒,转身时以一脚为轴,挪蹭转身。

摇摆步态

摇摆步态又称 「鸭步」,步态表现为:行走时躯干部,特别是臀部左右交替摆动。

导致步态异常的原因是躯干及臀部肌群肌力减退,行走时不能固定躯干及臀部,从而造成摆臀现象。

多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也可见于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少年型脊肌萎缩症等疾病。

跨域步态

跨阈步态又称 「鸡步」,是由于胫前肌群病变或腓总神经损害导致脚尖下垂,脚不能背屈。

步态表现为:患者行走时,为避免脚尖拖地,向前迈步时抬腿过高,脚悬起,落脚时总是脚尖先触及地面,像跨门槛一样。

常见于腓总神经损伤、脊髓灰质炎或进行性腓骨肌萎缩等。

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

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是表现为:

  • 肢体活动不稳,晃动,行走时很难保持平衡,患者会仔细查看地面和双腿,寻找落脚点及外周支撑,腿部运动过大,双脚触地粗重。

  • 患者闭眼后,症状更重。

多见于脊髓小脑变性疾病、慢性乙醇中毒、副肿瘤综合征、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压迫症、多发性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及多发性硬化等。

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

小脑步态是由于小脑受损所致,步态表现为:

  • 行走时两腿分开,步基宽大。

  • 当一侧小脑半球受损时,患者站立时向患侧倾倒,行走时步态不稳且向患侧偏斜。双足拖地,步幅、步频规律性差。

多见于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血管病和炎症等。

步态异常常见吗?

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发生率不同,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增加。

  • 研究表明,60 岁的人中有 85% 的人步态正常,但到 85 岁时,只有 20% 的人保持正常步态。

  • 步态异常在年轻人中少见,多是发育异常或肌肉骨骼疾病导致。

缓解方式

姿势步态异常如何治疗?

治疗可以从多方面进行:

  • 按病因诊断治疗原发疾病。如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等。
  • 对症治疗。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缓解疼痛等症状。
  • 主动和被动的康复训练。训练时可用夹板鞋或腿支撑,以保持站立和行走的准确路线。
  • 鼓励患者坚持活动。患者走路时一定要有人陪伴,以保证安全,尤其是在地面不平或环境不熟悉时。

步态异常如何预防?

由遗传疾病引起的异常步态无法预防。但可采取措施防止由意外伤害导致的步态异常。预防措施包括:

  • 避免参加对抗性运动;
  • 运动时佩戴防护装备;
  • 体育活动中穿合脚的鞋子;
  • 如果需要,戴上腿部支架。

姿势步态异常可以恢复吗?

不同病因导致的步态异常,恢复的可能性不同。

  • 感染、外伤等外因造成的姿势步态异常,在纠正病因后可以很大程度恢复。

  • 遗传或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造成的姿势步态异常,需要长期治疗管理。

image

就诊判断

发现姿势 / 步态异常去需要就诊哪些科室就诊?

神经内科、骨科、康复科等。

发现姿势 / 步态异常需要做哪些检查?

  • 体格检查:需要医生详细评估患者的站姿、步伐、走路起始的姿势、步长、速度、手臂摆动情况、转弯、闭目难立征、后退、跑步姿势等。
  • 血液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维生素等。
  • 脑电图。
  • MRI 和 CT 等影像学检查。
  • 精神心理学检查等。
  • 有些需要行遗传基因检测。
潜在疾病

导致姿势异常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 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
  • 脑积水;
  • 脑出血;
  • 颅内压升高;
  • 创伤性脑损伤,包括弥漫性轴索损伤;
  • 脑肿瘤;
  • 电解质异常:低钠血症、低镁血症、低钙血症;
  • 脑部感染性疾病;
  • 肝性脑病;
  • 缺氧性脑损伤;
  • 低血糖症;
  • 铅中毒等。

导致步态异常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 神经系统疾病:许多疾病都会影响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最终导致步态异常。如帕金森病、亨廷顿病、脑积水等,导致锥体外系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姿势步态异常。肌营养不良症、Charcot Marie Tooth 病、脊髓性肌萎缩症、腓神经病变等,造成髋部或下肢肌肉无力,从而导致姿态步态障碍。脑血管意外、多发性硬化等疾病造成肢体无力等,都会导致严重的步态异常。
  • 电解质失衡:电解质平衡对于维持正常肌肉骨骼功能至关重要。电解质紊乱包括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等可引起步态异常。
  • 维生素缺乏症:导致步态异常的常见维生素缺乏症包括叶酸、维生素 B12、维生素 E 和铜缺乏症。这些维生素的缺乏已被证明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步态。如维生素 B12 缺乏会导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进而导致麻木和感觉异常。
  • 其他:包括疼痛、血管原因、外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代谢性疾病、肿瘤等。
  • 精神科:必须排除焦虑、抑郁和装病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