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胆碱能危象指的是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如「新斯的明」等用量过多,或「有机磷」农药中毒导致的「胆碱酯酶」被大量破坏,从而导致神经和肌肉接头的部位「乙酰胆碱」蓄积过多,作用时间过长所引发的危急情况。
「乙酰胆碱」是一种由神经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神经递质」,这种物质是为了帮助大脑传递信息到身体的组织器官,同时我们的身体为了维持「乙酰胆碱」分泌量的平衡,还储备了一种物质,叫做「胆碱酯酶」,用于消除多余的「乙酰胆碱」的,当这种「胆碱酯酶」被抑制或被大量破坏时,「乙酰胆碱」便失去了约束,数量增多,便会不断刺激我们身体的器官,如肌肉等,从而引发危急的情况。
可能会。
当抢救不及时,病人很可能因呼吸衰竭而导致窒息死亡。胆碱能危象的死亡率在 3%~25% 之间,大多是因为「进行性发展」呼吸系统问题所引起的。
会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为「乙酰胆碱」的影响范围较广,过度作用可能会造成以下系统的并发症:
胆碱能危象是由「神经递质」中的「乙酰胆碱」(ACh)过度刺激突触后膜引起的。
正常状态下,「乙酰胆碱」与肌肉接头处的「受体」相结合,促使肌肉收缩,从而帮助我们完成正常的运动。
而当「乙酰胆碱」数量过多时,便反复不断和「受体」结合,促使肌肉不断收缩,但是神经「受体」的耐受力是有限的,反复的刺激会让「受体」疲惫,失去活性,不再向肌肉发送收缩的信号,我们也就没有办法完成运动了。
对于在「重症肌无力」治疗中发生「胆碱能危象」的患者,我们可以做以下事项:
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状况,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如有突发情况需及时将患者送至医院。
需及时为患者清除鼻腔和口腔里的分泌物,如唾液、鼻涕等,以免呛入支气管引发肺炎。因患者的肌力下降、分泌物增多,其发生误吸的风险较大。
当运送病人去医院时,注意将患者上半身抬高,或者平躺时将患者的头歪向一侧,避免患者因呕吐及大量分泌物出现时,吸入食管或肺部。
患者转到病房后,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有不良反应,如心动过速,皮肤发热、干燥和发红,瞳孔扩大等,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因服毒引起的胆碱能危象,要及时帮助患者清理一些口腔或者皮肤上残留的毒物,尤其是气体中毒时,要及时脱掉患者身上的衣服,防止毒物进一步扩散和交叉感染。
一般先送到急诊进行初诊后,送到重症监护室集中治疗。
针对重症肌无力治疗过程中所引发的胆碱能危象,要立即停用药物。
已经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要通过将气管插管或切开,以保持足够的氧供应,必要时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有癫痫发作和躁动的患者可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咪唑安定」或「劳拉西泮」等进行治疗。
针对服毒的患者,入院后会打静脉针,应用解毒药物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抵抗「乙酰胆碱」的过度激活,同时应补充体液,维持正常的血容量和血液循环。
一般是去急诊,后面会根据需要转到重症监护室或者其他原发病相关的科室。
在问清患者相关的疾病历史、是否服农药等状况后,应辅助以下诊断进行评估病情:
简而言之,胆碱能危象是由于「乙酰胆碱」太多,作用太强引起;而肌无力危象是「乙酰胆碱」太少,作用太弱引起。
但是两者发展到后期的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一旦发生危象,无论是哪一种病症,赶紧抢救病人,保住呼吸才是最重要的。
重症肌无力,治疗时「抗胆碱酯酶」药物使用过量会引起胆碱能危象。常见于儿科人群。
不是。
食入农药。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 300 万人死于「有机磷酸酯」中毒。
全身麻醉后准备复苏的患者。因为要接受大剂量「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来逆转松肌肉松解的状态,当剂量把握不当,就会引发胆碱能危象。
吸入神经毒气。如二战期间的化学武器,沙林等,目前该类气体的使用已经被限制,但不排除恐怖分子会使用相应武器威胁民众生命。
食用处理不当的食材。如与「机磷酸盐」相关的胆碱能危机中,毒源也可能来自于小麦、面粉、食用油、水果和蔬菜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