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瞳孔是眼睛中间的一个小黑洞,一般直径在 2~5 毫米之间。
当在「正常光线」下,瞳孔直径缩小到针尖一样大小时,就叫做「针尖样瞳孔」。这种情况下,瞳孔直径一般会小于 2 毫米,甚至小于 1 毫米。
针尖样瞳孔可以两只眼睛都有,也可以只有一边的眼睛发生。两只眼睛同时发生时,瞳孔大小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如图:
瞳孔是眼睛的一部分,它主要是由可以收缩的括约肌组成,可以收缩或者舒张,来控制光线的进入眼睛的量。
在明亮的光线下,瞳孔会收缩变小,来限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减少强光对眼睛的刺激。在黑暗中,瞳孔会变大,有利于我们收集光线,看清楚东西。
而瞳孔的收缩主要是由两种神经支配,一种是交感神经,它让瞳孔放大,另一种是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控制瞳孔收缩。
当有药物刺激,或者交感神经受损伤的时候,瞳孔就会在副交感神经的过度控制下缩小至针尖大小。
有可能,比如刚出生两周左右的新生婴儿。瞳孔一般会很小甚至呈针尖样,这样的小瞳孔可以保护他们脆弱的眼睛不受强光刺激。
一般造成针尖样瞳孔的疾病都相对比较危急,需要及时查清病因,进行抢救。
针尖样瞳孔出现时,部分患者瞳孔的对光反射(对光反射指用手电筒等光源照射时,瞳孔大小会有变化)会依然存在,这部分患者预后会相对较好。
而针尖样瞳孔伴对光反射消失的患者,一般多预后不良。
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针尖样瞳孔时,要及时把他送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这是现场的目击者或者家属最应该做的事情。
针尖样瞳孔说到底只是一个症状,一种表现,引发针尖样瞳孔的原因很多,要送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才能够进一步确诊。
此外,家属还可以根据自己对病人的了解,整理好病人之前就有的疾病,和发作前的一些行为等,给医生提供更多病史信息,辅助确诊。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针尖样瞳孔,在明确病因后,通常有以下几类治疗:
由于发病较急,一般是先到急诊,后面多转到神经内科。
如果神经本身没有损伤,只是神经受到了暂时的压迫或者刺激,病因解除后,瞳孔就会逐渐恢复正常大小。
如果神经出现了不可逆的损伤,瞳孔可能就无法恢复原状。
一般及时解除病因后,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