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性震颤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静止性震颤是什么?

生活中常常能看到一些老年人,即使在身体不动的情况下,某些部位也会有抖动。尤其是手掌与手指的连接处,会出现有节律的收缩和松弛,拇指部位尤为明显,频率大约为 4~6 次/秒,像在搓丸子或者是数钞票,也称作「搓丸样动作」。

这类静止时发作的震颤就是「静止性震颤」。

静止性震颤会一直震停不下吗?

不是的。

静止性震颤会在活动或睡觉的时候减轻甚至消失,但是在活动停止或者睡醒的时候,又会重复出现。

静止性震颤只会在手臂发生吗?

不是的,身体其他部位也有可能出现。

静止性震颤一般多从身体一侧肢体的末端开始,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涉及下巴、嘴唇、脸和其他四肢。

静止性震颤是怎么出现的?

大脑内特定区域细胞坏死或者组织发生病变,导致传递信号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等减少,致使传输相应信号的神经不能正确下达指令,进而出现肌肉的活动紊乱,引起震颤的症状。

缓解方式

静止性震颤有哪些治疗方法?

静止性震颤是由于大脑内神经递质出现异常引起的,早期症状较轻时,可以不用药物治疗。但是当静止性震颤影响患者生活时,就要通过药物治疗减缓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

  • 抗胆碱能药物,如安坦,可以帮助大脑维持递质平衡;
  • 金刚烷胺,可以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多巴胺,并阻止多巴胺被组织再次吸收,从而提高多巴胺在大脑中的含量和利用率;
  • 复方左旋多巴,如美多芭等,可以帮助提高多巴胺在大脑中的水平。

静止性震颤可以根除吗?

基本不能。目前只能对症治疗,通过使用药物缓解震颤的症状。

静止性震颤最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最常用的药物有:

  • 左旋多巴,多巴斯肼;
  • 金刚烷胺;
  • 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东莨菪碱;
  •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吡贝地尔等;
  •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如恩托卡朋;
  • 单胺氧化酶 B(MAO~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等。

静止性震颤药物治疗会马上起效吗?

不会,一般要数天或数周才能起效。

静止性震颤使用药物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眩晕等,甚至会出现视力模糊、幻觉等表现。

遵循医生的指导用药非常重要,一定要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服用药物。

静止性震颤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如何预防?

针对不同药物引起的多种不良反应,其缓解方法不同,具体如下:

  • 多巴斯肼、卡左双多巴控释片等,需要服用数天或数周才能见效。患者要耐心等待效果,服药时避免把药片嚼碎,服药期间不吃或少吃高蛋白饮食(如海鲜等),以免影响药物起效。尤其需要注意不要自己突然停药,否则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引起症状加重。

  • 普拉克索、吡贝地尔等药物,首次服用后,应卧床休息,避免因眩晕而跌倒。如果出现口干等情况,可以多喝水来缓解,肾功能不全、不能大量饮水的患者,可通过嚼口香糖来缓解口干。服药期间患者尽量避免开车或做一些体力活动量大的工作。最好在上午服药,以免因为药物兴奋神经影响晚上的睡眠。司来吉兰也需上午服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要慎用此药,以免导致原有的溃疡加重。

  • 盐酸金刚烷胺类药物,心脏病患者和肾衰竭的患者不可以使用。此类药物可能会影响夜间睡眠,最好在黄昏前使用。

静止性震颤会对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

静止性震颤初期表现为动作不灵活,频繁的颤抖会给生活带来些许不便,但生活尚可自理。后期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失去自理能力。

静止性震颤已经出现了,还可以运动吗?

可以运动。运动有助于维持和改善关节和肌肉功能,延缓病情的发展。因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运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和活动。

  • 静止性震颤症状早期运动指导。初期可以鼓励患者做体操、散步、养花、下棋、打太极等,保持身体的最大活动范围。

  • 静止性震颤症状中期运动指导。患者可能已经出现起坐困难,应当鼓励患者反复练习起坐的动作。起步困难的患者,可以在脚前面放一个小的障碍物,作为视觉上对起步动作的提示,也可以用节拍很明显的音乐作为听觉提示。练习走路时,不要穿拖鞋或者过大的鞋子,以免步态不稳。走路时,要集中注意力,眼睛看前方,不要看地面,两腿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增加稳定性,同时摆动双臂,协调肢体平衡。转弯的时候,不要原地转,以免动作过急导致跌倒,可以绕一个弯,走弧形路线,慢慢转。注意不要一边走路一边讲话,或者步子迈的过小,速度过快,避免姿势不稳而跌倒。如果患者抬不起脚前进,家人可协助患者先往后退一步再往前走。

  • 静止性震颤症状晚期运动指导。患者的自理能力可能已经部分或者完全丧失,家人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让患者保持在一个舒适的姿势,经常变换体位,按摩四肢,活动关节,如颈、肩部、腰部、肘部、髋部、膝盖以及手指关节等。

静止性震颤的患者,该怎样提升生活质量?

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在卫生间、床边、走廊等位置安装扶手,在患者经常活动的区域铺防滑地砖或放置地毯。

  • 选择合适的衣物和生活用品。为患者选择相对较宽松的衣物,穿没有鞋带的鞋子,但裤子不可过长,鞋子不可过大,避免跌倒;使用粗柄牙刷、大手柄的餐具,并在用餐时配备防滑垫、吸管等;常用的生活用放在患者伸手就能拿到的位置,方便患者自理。不用易碎物品做餐具或装饰物等,以免产生碎片误伤患者。

  • 帮助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和舒适。患者因震颤会常常出汗,对皮造成刺激,汗液长期浸渍皮肤还会减弱皮肤的屏障功能,出现破损、感染等。家属应帮助患者定时进行擦洗、更换衣物,保持床上用品干净、整洁,避免长期一个姿势卧床产生压疮等。

  • 理解患者,做好陪伴和倾听。患者会因为姿势异常及生活自理能力受限而产生心理上的自卑感、拒绝社交活动等。家人应当悉心陪伴,耐心听患者倾诉,了解患者的需要,尊重患者,不要随意打断患者讲话。当患者有言语不清时,可以指导患者用手势、画板上写字或者画画等方式交流。

  • 饮食建议和禁忌。患者应多摄入粗纤维,避免因活动量减少而引起便秘。每天补充 1000~1500mg 的钙,预防骨质疏松,维持骨骼和肌肉的功能。戒烟戒酒、禁食槟榔,以免降低药效和治疗效果。此外,患者还应该摄入优质蛋白,但不可盲目补充大量蛋白质,因为高蛋白的饮食会降低药物的疗效。

image

就诊判断

静止性震颤出现时需要做哪些检查?

  • 量表评分。借助帕金森病症状评分量表等工具进行初步诊断。
  • 头颅 CT、MRI 扫描。可用来排除因颅内病变导致的继发性静止性震颤。
  • SPECT 或 PET 影像检查。检查大脑内多巴胺神经递质受体的功能,根据不同脑区受体的分布来辅助诊断。
  • 抽血检查。可以反映身体内的一些代谢情况。
  • 尿液检查通过尿内的多巴胺代谢物含量辅助诊断,一般需要取 10 毫升左右的尿液。
潜在疾病

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独有的表现吗?

不是的,其他疾病也有可能出现这个症状。其他可引起脑内神经递质失衡的疾病包括:肝豆状核变性、特发性震颤等。

不过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约占首发病例的 60%~70%。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静止性震颤时,一般会首先考虑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