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分离性身份障碍,通常也被称为人格分裂、多重人格障碍,指在同一个人身上存在两个或多个截然不同的人格或者身份,这些不同的人格或者身份反复控制着个人的行为。
不多。虽然目前还没有非常准确的数据,但是一些较小规模的调查发现分离性身份障碍在 12 个月内的发病率不足 2%,例如在一个小型的美国社区研究中,成年人在 12 个月内患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概率大概为 1.5%,而在另一项土耳其的研究中大概为 1.7%。中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调查数据。
暂无。
与创伤经历、儿童时期的虐待或者超出承受能力的体验(例如突然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而接受不了时)等事件有关。
在经历创伤或者虐待的情况下,不一定马上出现多个人格,可能只是表现出记忆、注意力、感觉等的突然中断或者分离,而以下四类事情可能会进一步激发身份的改变,从而明显表现出不同的人格:
离开创伤环境,例如离开家或者学校等;
自己的孩子达到了自己曾经受虐待或者创伤的年龄;
后来又发生的创伤经历,例如一次轻微的交通事故,虽然这些经历看起来没有严重后果,但是也可能导致情况恶化;
曾经虐待自己的人死亡,或者患了致命疾病时。
要符合以下五个标准:
没有区别。分离性身份障碍就是人们所说的多重人格,在医学诊断中这个疾病以前的名字就叫「多重人格障碍」。
是的。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女性对男性的比例是 5:4;在成年人患者中,为 9:1。因此,女性患者的比例确实高于男性患者。虽然如此,男性由于更经常隐瞒他们的症状,或者否认过往的创伤经历,所以误诊的概率会比女性更高。
主要关注症状随时间的变化。分离性身份障碍的个体的人格转换常常是有时间顺序的,在同一个时间点只会出现一种人格;而人格障碍的患者的各种症状表现是广泛而持久的,没有办法明显地划分出哪些阶段是哪个人格。
是的。分离性身份障碍的个体通常会大量伴发其他精神疾病,例如抑郁障碍、癫痫、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障碍、进食障碍、强迫症、失眠障碍等等。
心理治疗是主要手段。其中首选精神动力学或者认知行为流派的心理治疗,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整合分离的人格。目前为止,暂时没有直接治疗分离性身份障碍的药物。
看情况。药物不能直接治疗分离性身份障碍,一般服药以抗抑郁类的药物为主,主要用于控制与疾病相关的其他症状或者并发的其它精神障碍,例如抑郁、焦虑、惊恐发作等。而且,由于不同的人格对于服药的态度不一定一样,比如,可能同一个人,有的人格拒绝服药而有的人格会过量服药,所以要格外注意患者的服药情况。
不太可以。分离性人格障碍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复发的疾病,如果不治疗,几乎不可能自己痊愈,只是会时好时坏。而且分离性人格障碍的患者往往不能胜任父母的角色,所以如果不治疗却生育,很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注意三点:
提供和谐的生活环境。基本上发展出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患者都经历过重大创伤或者虐待事件,因此提供正常、和谐的生活环境是预防的关键,换而言之,在和谐、无重大伤害的环境中成长的人基本上不会患上分离性身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