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血症
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晕血症是什么?

晕血症是指患者看到血液而产生晕厥等症状的心理疾病[1]。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四肢无力,继而会出现面色苍白、意识不清等表现,最后面色由苍白转向红润,神志逐渐恢复清楚。晕血症的患者可以自行缓解,如果症状不能缓解,需要及时就医。

症状

晕血症有哪些表现?

根据晕血症发生的时间可分为先兆期、发作期以及恢复期等三个阶段:

  • 先兆期:可表现为头晕目眩、心慌、恶心、四肢无力等;
  • 发作期:在头晕目眩、恶心等症状的基础上,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一过性的意识模糊、血压偏低、心率不正常等情况;
  • 恢复期:意识变得清楚、面色由苍白转为红润、四肢由冷转温、心率和血压等恢复正常。

晕血症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 脑震荡、骨折:由于患者在晕血症发作的时候会出现晕厥的现象,在晕倒的情况下很容易摔倒发生脑震荡、骨折等情况;
  • 窒息:由于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患者口腔中有异物,很容易误吸,就会发生窒息。
病因

晕血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晕血症的因素很复杂,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 心理因素:是晕血症的发生的主要因素[1]。患者对血液产生恐惧、紧张的情绪后,就会使迷走神经兴奋以及亢进。进而患者的器官血管就会发生扩张,使得患者的心率减慢、心肌收缩无力,而导致大脑脑供血不足,直接使患者发生血管性昏厥的情况。
  • 体质因素:由于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体质比较虚弱的人就会在需要抽血的情况下,比如空腹体检,发生血压持续下降、脑供血不足等情况,使得患者出现晕血症的表现[2]。另饥饿、疲倦、劳累等情况也会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情况。
  • 体位因素:采血一般是采用坐位的姿势,这个时候患者下肢的肌肉以及静脉的张力会变低,血液都蓄积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也会减少,就会发生血压下降的情况,进而影响脑供血,就发生了晕血的症状。
  • 性别以及年龄因素:研究表明,女性出现晕血的症状要低于男性,从年龄上看老年人出现症状要低于年轻人[2]

晕血症常见于哪些人群?

  • 心理素质差的人群:因对血液产生恐惧和紧张的情绪就会出现晕血的症状。
  • 体质差的人群:因体质较弱会出现血压下降,进而出现晕血的症状。
  • 年轻男性:研究表明女性和老人出现晕血症状要低于年轻人和男性。

晕血症会遗传吗?

不会遗传,晕血症是一种心理疾病[1]

诊断

怎么确定得了晕血症?

  • 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病史判断是否存在晕血症。
  • 医生会通过辅助检查,如实验室检查、CT 等影像学检查,排除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疾病。
  • 心理评估:通过 Marks Sheehan 恐惧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等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恐惧等情绪。
  • 医生通过心电图、脑电图了解患者的心脏和脑部的具体情况。
治疗

晕血症患者应该看哪个科?

精神科、急诊科

晕血症怎么治疗?

  • 急性期治疗:若患者因晕血发生晕厥等症状,要使患者处于平躺状态,取头高足低姿势。将患者移至安全的环境下,保证患者呼吸通畅,稍作休息后,可自行恢复[2]。
  • 心理治疗:系统脱敏疗法使患者放松,再建立焦虑等级,让患者依次想象抽血的情景,当患者出现不能忍受的恐惧,就进行放松训练,依次反复。冲击疗法要让患者暴露在想象的恐惧中,使患者减少对血液的恐惧。认知疗法帮助患者改变固有的认知,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
  •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对晕血症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可选择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改善患者部分症状,其药物的副作用有意识模糊、出汗等[3]
    抗焦虑药物:若患者存在焦虑等症状可使用苯二氮草类抗焦虑药物,如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其副作用为嗜睡、眩晕、恶心等表现,[3]

晕血症可以治愈吗?

可以治愈[2]。但如果病情拖延时间越长,治疗的效果会越差。

image

生活

晕血症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 多吃一些橘子、苹果、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补充患者营养。
  • 适当的喝一些牛奶增强抵抗力。

晕血症患者在生活中上需要注意什么?

  • 运动:做一些瑜伽、游泳等运动,提高免疫力。
  • 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维持机体活力。
  • 情绪:保持愉悦心情。
  • 避免看一些杀鸡、杀鱼等血腥场面。
预防

晕血症可以预防吗?怎么预防?

可以预防。

  • 了解采血的知识,消除患者对采血的恐惧。
  •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比如了解晕血的原因等。

晕血症怎么防止复发?

  • 患者可以记录发生晕血的情景,以防止再次发生。
  • 积极治疗可防止患者复发。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