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眩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晕眩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晕眩又称眩晕,是一种空间定位障碍产生的运动错觉,发作时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表现为在没有运动的情况下感到自身在旋转、摇晃、摆动、头重脚轻、头晕、头胀、眼花等,或原本静止的外界环境物体在旋转、晃动[1]

根据症状表现不同,临床一般将晕眩分为真性晕眩和假性晕眩。

真性晕眩:是由视觉系统、本体感觉或前庭系统相关的疾病引起的晕眩,发作时有明显的外物和自身旋转感。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真性眩晕可分为眼性眩晕、本体觉性眩晕、前庭系统性眩晕。

假性晕眩:通常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影响脑供氧能力的血液疾病、表现为血压波动的心血管疾病、心脏瓣膜或心肌病等影响心脏供血的疾病,以及中毒导致的酸碱平衡紊乱等,表现为轻重不一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头重脚轻,虚浮眼花,无明显转动感。

缓解方式

晕眩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缓解?

晕眩发作时,患者应卧床休息,解开衣襟、领口,保持口鼻气流畅通,不要剧烈晃动身体和头部。随后可针对晕眩、恶心、呕吐的情况采取措施进行缓解,如口服地芬尼多、培他啶等药物,呕吐剧烈的患者,可口服清水或淡盐水进行补液[2]

有既往病史的患者,在就诊后已知病因的情况下,可针对病因,以相应药物对晕眩症状进行急症的缓解,如针对梅尼埃综合征进行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缓解晕眩、呕吐的症状,急性的前庭神经元炎以药物苯海拉明止吐以及糖皮质激素药物促进前庭功能恢复,脑供血不足的患者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高血压患者以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等降压药降低血压等[2]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晕眩,或者晕眩症状加重了,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image

就诊判断

晕眩在什么情况下应前往医院就诊?

晕眩伴随以下症状和情况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 晕眩有转动感,发作时通常伴随体位变化,头颅运动的过程中突然发作,长达几秒或十几秒,并伴有眼震,可能是由耳石症引起,应前往医院就诊。

  • 旋转性眩晕伴有耳鸣、听力下降、耳堵塞感,数次发作,每次持续几十分钟到数小时,可能是由梅尼埃病引起,应前往医院就诊。

  • 晕眩发作时有剧烈旋转感,伴有眼球跳动或摆动、以及严重的恶心、呕吐,无耳鸣、耳聋等听觉症状,可能是由前庭神经元炎引起,应前往医院就诊。

  • 晕眩发作时处于非运动状态、与头颈部、身体位置改变无关,提示神经内科系统疾病,应前往医院就诊。

  • 晕眩伴有头痛、心悸,对患者测量血压显示升高或降低,或突然站立时发作的晕眩伴有眼前黑矇,提示高血压或体位性低血压,应前往医院就诊。

  • 突然发生的剧烈旋转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以及耳鸣、耳聋、听力下降等症状,可能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应前往医院就诊。

晕眩应该就诊于什么科室?

  • 晕眩根据引起其发作的病因不同,应就诊于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内科、血液科等科室。
  • 因颈部疾病、前庭神经炎、前庭性偏头痛以及脑血管疾病等疾病引起的晕眩应就诊于神经内科。
  • 因梅尼埃病、耳石症、突发性耳聋伴晕眩的疾病引起的晕眩应就诊于耳鼻喉科。
  • 因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等疾病引起的晕眩应就诊于心内科。
  • 因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晕眩应就诊于血液科。

晕眩在就诊时需要做哪些检查?

  • 体格检查:主要是神经系统和前庭功能的查体,医生通过位置性试验诊断耳石症,变温试验诊断中枢性眩晕,闭幕直立检查法、冷热试验判断前庭功能有无减退或丧失等。
  • 血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医生可根据红细胞的含量判断患者是否有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系统疾病。
  • 影像学检查:通过拍摄的 X 线片,颈椎功能位 MRI,头颅 CT 等,医生可判断有无血管病危险因素、颅内神经病变、颈椎病变等情况。
  • 颈椎运动负荷试验:医生通过该试验可诱发颈性晕眩发作,从而对是否因颈部疾病诱发的眩晕做出诊断[3]

晕眩不及时就诊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 出现晕眩症状的部分疾病,如耳石症,不及时治疗,晕眩、呕吐等症状会反复发作,部分耳石症患者会自行恢复。
  • 若晕眩由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等疾病引起,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或丧失。
  • 全身系统疾病造成晕眩的患者,如高血压、脑供血不足,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加重,还会导致其他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 伴有晕眩症状的脑梗死、脑出血等情况危急的患者,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危及生命。
潜在疾病

晕眩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晕眩症状发生可能与以下几类疾病相关:

1. 全身疾患

  • 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风湿性心脏病等会使心脏射血分数降低,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晕眩。
  •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等血压波动的疾病也可引起晕眩症状。
  • 血液系统疾病:如发生贫血时,脑供氧不足会出现晕眩症状;红细胞增多症会导致血液粘稠、血流缓慢,脑供氧不足引起晕眩。
  •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如酸中毒、肾病导致的低钾血症、腹泻或呕吐导致的低钠血症等,有可能损伤前庭系统,出现晕眩。

2. 中枢神经性疾病

  • 前庭性偏头痛:发作时多伴有自身旋转或位置改变感觉的晕眩症状。
  • 脑血管疾病:晕眩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表现,如脑梗死、脑出血等。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损伤前庭神经,导致双侧前庭传入冲动不平衡,引起晕眩。
  • 脑部肿瘤:小脑或脑干发生肿瘤时,小脑功能失调,脑神经损害,有时伴有晕眩或头晕发作。
  • 眼部疾病:眼肌麻痹、眼球痉挛、青光眼、双眼视力不一致等,会导致眼源性晕眩。

3. 周围神经性疾病

  • 梅尼埃病:是特发性内耳疾病,因内耳膜迷路积水从而引起晕眩、听力下降等症状。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别名耳石症,因位置异常的耳石在头颅运动过程中刺激单侧前庭神经而引起晕眩症状。
  • 前庭神经元炎:临床表现为迅速出现的严重晕眩、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常有前驱的上呼吸道感染史。
  • 突聋伴眩晕:耳蜗与前庭在解剖上毗邻,耳聋突然发作时可伴有旋转或无旋转感晕眩。

4. 其他疾病

  • 颈椎疾病:仰转头动作时,由颈椎或(和)其周围组织病变压迫椎动脉导致其供血的前庭神经核缺血,引发晕眩。
  • 精神心理性疾病:抑郁、惊恐发作或广泛性焦虑障碍等疾病有时也可出现头晕症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