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肾上腺是位于两侧肾脏上方的一对重要的内分泌腺。肾上腺大体可分为两层,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它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参与并调节机体肾上腺的各种功能。
肾上腺腺瘤是发生在肾上腺皮质的一种瘤样病变,通常为良性。根据是否影响内分泌功能可划分为功能性腺瘤和非功能性腺瘤。前者可影响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导致皮质醇增多症、醛固酮增多症的表现。后者对于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无影响,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中发现[1] 。
不常见。暂无本病相关数据。
皮质醇增多症表现:如面部肥胖、水牛背(肩后部突出,背部肌肉明显突出)、腹部脂肪多、四肢相对消瘦、乏力、毛发增多、面部痤疮。
醛固醇增多表现:高血压、肌无力、麻痹、夜尿增多,实验室检查可有血及尿醛固酮水平增高、血钾减低和肾素水平下降[1,2] 。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发育异常、内分泌异常、环境因素等有关。
有一定的遗传倾向[1] 。
肾上腺腺瘤与肾上腺囊肿、肾上腺髓样脂肪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症状相似,都可能会出现皮质醇增多、醛固酮增多的表现,故容易混淆。
由于各种类型疾病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各有差异,故临床上主要通过需通过 CT、MRI 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内分泌科、泌尿外科。
适用于病情较轻或无法手术的患者。
类固醇合成抑制剂:适用于出现皮质醇增多的本病患者,常用药物有米托坦、氨鲁米特等,可抑制皮质醇的合成。用药期间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严重时需及时与医生沟通。
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适用于皮质醇增多的肾上腺腺瘤患者,常用药物有米非司酮等。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痛等不良反应。
醛固酮拮抗剂:适用于类固醇增多的肾上腺腺瘤患者。常用药物有螺内酯、依普利酮等。用药期间容易发生高钾血症,需注意观察[1,2]。
本病多为良性肿瘤,一般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后都可痊愈[1]。
有一定的复发可能。由于本病与内分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长期接触放射线物质、熬夜、焦虑可能会导致再次发病。
恢复时间视患者病情而定。
需要复查。可每半年复查一次或遵医嘱。
由于本病病因不明确,所以暂无有效预防措施。但可以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
放射线科室医生、化工厂工人应定期体检,同时做好防护措施,减少发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