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由纤维、上皮两种成分构成的混合型肿瘤,多为良性肿瘤,由于肿瘤外形呈分叶状,故称作叶状肿瘤[1]。
主要表现为乳房无痛性单侧单发结节状的实性肿块,较大的肿瘤(直径>10 cm)可致皮肤紧绷变薄,并出现明显的浅表静脉扩张。
根据肿瘤生长方式及间质成分的形态学特征,可分为良性叶状肿瘤、交界性叶状肿瘤和恶性叶状肿瘤[1]。
良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时保留包膜的完整可提高手术切缘的阴性率(能够完整切除肿瘤),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可酌情考虑加入放疗。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仅占所有乳腺肿瘤的 0.3 %~0.8 %(即 1 000位乳腺肿瘤患者中约有 3~8 位是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40~50 岁居多[1]。
表现为乳房无痛性单侧单发结节状的实性肿块,偶尔伴有疼痛,两侧乳房发病无明显差别。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的患者可有皮肤变薄及皮肤静脉扩张,但极少数患者会引起局部皮肤缺血而发生皮肤溃疡[1]。
叶状肿瘤多隐匿起病,病史较长,数年至数十年不等,肿瘤多进展缓慢,也可见短时间内迅速增大[2]。
乳腺叶状肿瘤常由于雌孕激素的失调和遗传因素而导致,因此下列相关人群容易患病:
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某些基因(如纤维细胞生长刺激因子内皮素-1)突变可能导致本病的发生[3]。
普外科、乳腺外科。
乳腺叶状肿瘤和乳腺纤维腺瘤属于纤维上皮性肿瘤,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故容易混淆[2]。需要通过乳腺X射线钼靶检查进行鉴别。
需要复查,叶状肿瘤术后两年内易复发,一般每半年复查 1 次。其后每年复查 1 次,具体遵医嘱复查,复查项目主要为乳腺彩色超声[2]。
由于乳腺叶状肿瘤的病因尚不明确,所以难以预防,但可通过以下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