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
就诊科室:感染科 传染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徐庆年

徐庆年传染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1年12月2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4日

内容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内容

沙门氏菌是什么?

沙门氏菌属是一类细菌的统称。沙门氏等在 1885 年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

沙门氏菌属中有些细菌对人类有直接的致病作用,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些对人和动物都致病[1]

沙门氏菌从哪来的?

沙门氏菌的宿主广泛,从家禽、家畜到野生脊椎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包括苍蝇等,均可携带沙门氏菌。这些沙门氏菌中有一些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

动物感染沙门氏菌后,奶和消毒不当的奶制品中就有沙门氏菌,加工过程污染可致肉类中带有沙门氏菌。

冷藏蛋类可由于家禽带沙门氏菌而污染[1]

沙门氏菌在什么食物中常见?

沙门氏菌常见于被污染或消毒不当的肉类和肉制品、奶和奶制品,以及冷藏蛋类和蛋粉。

肉类和肉制品中出现沙门氏菌可因动物被屠宰前感染或屠宰后加工处理过程中污染而导致;奶类、蛋类中出现则多因奶类、蛋类产品被家禽、肉畜动物携带的沙门氏菌污染[1]。

沙门氏菌感染怎么预防?

沙门氏菌感染主要通过人食用由沙门氏菌污染的水、食物引起感染,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

其预防措施主要在于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可降低感染率。不食用未经处理的水。

沙门氏菌常污染蛋类、奶类及奶制品、肉类和肉制品等,所以不得食用经沙门氏菌污染的蛋、奶、肉制品。同时对于肉制品,应食用熟制品,不吃生肉。

若接触感染的家禽,在接触后,要及时洗手消毒[2]

沙门氏菌感染有什么症状?

沙门氏菌感染后可能没有症状,这种患者称为无症状带菌者。

临床上沙门氏菌多引起人的伤寒、肠热症、急性肠胃炎、败血症等疾病。

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伤寒,可能会出现长期发热的症状,同时伴随胃肠道的症状。

感染沙门氏菌引起的肠热症,症状包括不适、发热、全身疼痛,未经治疗可出现体温阶梯式上升,高热保持 7~10 天,出现缓脉、玫瑰疹,严重者有出血或肠穿孔等并发症。

如果造成胃肠炎,主要症状为呕吐、发热、恶寒、腹痛、水样便或黏性、脓性腹泻。如果感染造成败血症,可见寒战、高热、贫血、厌食等,但此时肠道症状少见[1]

沙门氏菌感染如何确诊?

沙门氏菌确诊有赖于从血液、粪便、脓液或呕吐物中培养、分离出病原菌。细菌培养是沙门氏菌感染确诊的金标准。

血常规、粪常规、ELISA 法等实验室检查也可辅助排查是否感染。有研究表明,直肠拭子培养的阳性率较高。

沙门氏菌感染怎么治?

沙门氏菌感染主要有效药物为喹诺酮类抗生素,以环丙沙星为主[1]。但喹诺酮类药物有潜在致畸作用,对骨骼发育有损伤,未成年人尽量避免使用。

β-内酰胺类,如阿莫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可用于治疗沙门氏菌感染。使用抗生素的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其他症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行补液等对症治疗[3]

image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