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严格来说,肠道菌群失调症暂时不认为是一个临床疾病,因为其怎么衡量、是否存在等仍有争议,目前相关检查也仅限于实验研究。
如果你仅仅被诊断为肠道菌群失调,通常背后还有其他原因,无需过分纠结于这个病名。
正常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数量庞大的细菌,其细胞总数高达 1014 个,种类超过 1000 种。肠道菌群维持着动态平衡,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一旦长期受到影响(如高脂饮食、药物代谢、疾病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肠道菌群的种类、数量、比例发生改变,可能引发多种胃肠道及肠外疾病,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相应临床症状被称作肠道菌群失调症[1]。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应用微生态制剂、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基础疾病等。
发病率暂时未知。
肠道菌群失调症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目前尚无流行病学数据。
严格意义上,符合肠道菌群失调症这个疾病的情况并不常见,只是我们常常会把一些肠道不适症状错误归结为失调症。
消化内科、感染科。
肠道菌群失调主要症状为:
一般少见,极端情况如下:
一般不会遗传。
诊断性检查一般并不是临床就医时会做的,通常科学研究才会做。
以下检查仅供参考:
常见的如食物中毒。由于两种疾病发作时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故容易混淆,但食物中毒者常有致病源(过期食物、化学药物等)接触史,故可对食物中毒者进行粪便检查进行鉴别。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此外医生还会考虑使用抗菌药物,根据菌群分析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确定合理治疗方案,以减少或杜绝因滥用抗生素药物所致肠道菌群失调症及耐药菌株的扩散和传播[2]。
可以治愈,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且无后遗症[2]。若肠道菌群失调症的一些诱因(饮食不当、药物使用不合理等)没有去除,容易导致复发。
注意观察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是否有加重迹象,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患者还需注意每日排便次数、粪便量、便中是否带血以及成形情况。
需要复查,具体复诊时间遵循医嘱,复查项目主要为粪便检查。
可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