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广疼痛科主治医师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艾滋病相关疼痛不归属某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确诊艾滋病之后伴随出现的疼痛感觉,或者艾滋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并发症。
临床上表现千差万别,因人而异。可以通过病因治疗、止痛治疗、心理治疗及辅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如果不积极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
疼痛感觉是艾滋病患者群体中比较常见的症状,也是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数据表明:艾滋病住院患者中,50% 以上会感到疼痛 [2];到晚期,绝大多数患者都有疼痛感觉。因此,艾滋病患者需要对自身可能出现的相关疼痛症状有一定了解,积极接受治疗,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途径之一。
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疼痛感觉,引起疼痛的病因、疼痛强度、疼痛发生的部位也因人而异。
按照疼痛部位和性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消化系统疼痛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消化道很容易并发细菌和真菌的感染,导致疼痛。比如,艾滋病患者可能感染口腔念珠菌,这种细菌在感染早期可能在口腔内或口周引起痛性溃疡,一旦感染到食管,还可造成吞咽痛。另外,艾滋病患者也常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肛门直肠痛等。
胸部疼痛
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患条件性感染,如卡氏肺囊虫性肺炎。这种肺炎可能引起胸痛,主要表现为在深吸气时胸骨后感到烧灼感;另外,肺炎也可能导致气胸、胸膜炎症,在呼吸时产生胸膜痛。
风湿性疼痛
艾滋病患者可能并发关节炎(Reiter 综合征或反应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持续、严重的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疼痛。此外,还常出现炎性肌病(又称为特发性血清阴性多发性肌炎),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痉挛、无力等,影响患者运动和日常生活。
神经性疼痛
这也是艾滋病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类疼痛,约有 40% 的人可能发生 [2]。比较常见的表现是不明原因的头痛,可伴随紧张、焦虑、鼻炎等情况。少数在感染急性期可能出现脑膜炎,表现为发热和头痛。
随着疾病进展,病毒可能破坏神经,呈现多发性神经病表现,如双侧手脚出现烧灼样疼痛、麻木感,接触物品时疼痛加剧,严重的运动无力等情况。
另外,由于免疫力下降,艾滋病患者更容易患带状疱疹及发生后遗神经痛,主要表现为出现条带样或成堆出现的带状疱疹,通常为针刺样、火烧样、刀割样的神经痛,疼痛持续时间和疼痛程度都比普通人患带状疱疹更严重。
艾滋病相关疼痛可能出现在感染 HIV 后直至死亡的任何阶段,随着疾病进展,可能同时出现不同类型的疼痛,不同部位的疼痛,需要持续的病因治疗和镇痛治疗。
艾滋病感染初期可表现为全身多个部位的肌肉酸痛,一般不剧烈,可能伴有疲劳乏力、发热、腹泻、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3]。艾滋病是 HIV 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感染入血后会导致病毒血症,对免疫系统造成极大损伤,所以,艾滋病患者的肌肉酸痛本质上还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非特异性表现,尤其是感染初期,非常类似于病毒感染上呼吸道后的普通感冒。
和艾滋病初期的肌肉酸痛一样,关节疼痛也是急性期 HIV 病毒入血及免疫系统受损后的非特异性表现,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可自行缓解。
如症状中的内容所述,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种:
艾滋病相关疼痛诊断的前提是确诊 HIV 感染。如果患者除疼痛外,还有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慢性腹泻、咳嗽、乏力、淋巴结肿大等伴随表现,而且没有发现其他明确的疼痛病因,即可初步诊断为艾滋病导致的疼痛。
但要诊断艾滋病,还需另一些主要依据:HIV 抗体和病原学检测阳性;有潜在的感染路径;CD4+T 淋巴细胞在外周血 T 细胞的百分之比降低 [4]。
对于艾滋病相关疼痛,有针对性的病因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同时也不能忽视对症止痛的治疗。一般来说,疼痛治疗应该包括病因治疗、镇痛治疗、心理及辅助治疗 [1,2]。
病因治疗:
合并感染的艾滋病患者需要查明感染病原体,进行针对性的抗真菌、抗细菌、抗病毒治疗;合并肿瘤的艾滋病患者需要抗肿瘤治疗;而神经性疼痛往往比较顽固,针对性的病因治疗较为困难,这部分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血浆置换治疗、应用免疫球蛋白或者短期使用激素等。
镇痛治疗:
包括止痛药物和有创治疗。
止痛药物:
有创治疗:如果药物治疗失败,可选择有创性的疼痛治疗技术,如阻滞神经、毁损神经、调节神经等。
心理及辅助治疗
艾滋病患者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社会心理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疼痛感觉,因此还应该重视精神支持和心理健康。
目前的治疗手段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并不能根治或治愈。虽然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但是并不能减少艾滋病相关疼痛的发生,治疗艾滋病相关疼痛尚无特效药物和方法。
在 HIV 感染的急性期,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咽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3]。
如果近期曾有过感染 HIV 的高危行为,免疫力低下,整体身体状态不佳,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可考虑抽血进行 HIV 初筛。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经心脏和胸科相关检查后没有异常,不排除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引起,可做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要预防艾滋病相关疼痛,首先要预防艾滋病,即避免 HIV 的感染,包括避免不安全性接触、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的医疗操作和文身等;其次,对于已感染的患者,要按照医嘱按时服药,控制病毒复制,避免 HIV 相关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