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静脉栓塞通常指静脉中血液黏稠度过高而引起的静脉堵塞。
人体血液原本具有形成血栓的能力,当静脉产生血栓就会阻碍血流通畅,导致血流不同程度的阻塞,称为静脉栓塞。静脉栓塞产生的原因与人体内血流改变或血流流速放缓有关,也与患者本身的基础性疾病及日常生活习惯、姿势有关。
静脉栓塞的症状根据栓塞位置、程度等不同,大致可分以下三种:
浅静脉栓塞。四肢(尤其是下肢)出现静脉曲张、疼痛、压痛或肿胀,小腿和大腿都可能发生;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颜色的改变,例如发红发热或出现红色条纹。
深静脉栓塞。是发生在深处静脉的栓塞,常常发生在四肢,除了疼痛、肿胀、发热之外,还可能导致四肢的慢性疼痛,甚至导致静脉溃疡的产生。
肺动脉栓塞。肺栓塞是因深静脉栓塞形成后又脱落,随血液流入肺部引起的严重情况。肺栓塞会造成患者呼吸加快、呼吸困难、胸腔内疼痛、头晕甚至昏迷,危及生命。
静脉栓塞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血管疾病之一。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静脉栓塞也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且静脉栓塞发病隐匿,有超过 60% 静脉栓塞无症状,容易被漏诊。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西方国家静脉栓塞的发病率可高达 267/10 万人,从上升趋势来看,以美国为例,2006 年统计数据显示静脉栓塞人数高达 95 万,预计到 2050 年人数可达 180 万[1]。
静脉栓塞形成的通常原因包括静脉血流速缓慢、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管壁损伤等。
容易出现静脉栓塞的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类。
诊断静脉栓塞的检查包括超声检查、血管造影、D-二聚体检查,若怀疑肺栓塞可能还需要接受脉搏血氧测定、肺 CT、动脉血气检测等检测[2],具体检查需要遵医嘱。
静脉栓塞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当静脉栓塞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有时需要手术清除血栓,或内置过滤器,防止深静脉血栓进入肺部,进而出现肺栓塞。
静脉栓塞的预后与就诊时间、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关系密切。
如果患者治疗及时可以达到很好的预后效果; 若治疗不及时,发展为神静脉栓塞,甚至肺栓塞,则可能危及生命。
静脉栓塞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导致严重疾病,甚至威胁生命,重点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降低对人体的危害。
预防静脉栓塞,可从生活习惯上着手,例如避免久坐久站,日常多喝水、控制体重、戒烟、穿弹力袜及小剂量使用抗凝药物等,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