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青
就诊科室:皮肤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杨苏腾

杨苏腾皮肤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1年12月2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什么是淤青?

淤青是指外界原因如外力撞击等,或者机体内部原因如凝血功能异常等,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毛细血管内红细胞渗出至血管外,导致皮肤呈现青紫色或暗紫红色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淤青?

一般由于外力的原因,如外力撞击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抽血后按压时间较短或者按压方式不正确,会导致红细胞外渗至组织中,进而导致皮下淤青。

除此以外,假如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友病、血小板数量或质量异常、既往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或者有射线接触史时,也可能会出现皮下淤青,此时需要到医院就诊,及时治疗[1]

缓解方式

如何避免出现淤青?

在生理情况下,最常见能引起皮下淤青的情况为采血,而采血前选择较为宽松的衣物、采血后正确的按压方式,按压肘部保持伸直状态;按压 3~5 分钟可以减少出现淤青的概率[2]

血液系统疾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也可能引起淤青,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治疗相关疾病进行预防。

什么方法能缓解淤青?

在出现淤青初期,应当先进行冰敷,促进毛细血管收缩。

24 小时后可以对淤青处进行热敷,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淤青症状。

治疗淤青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假如是外力或者采血造成的淤青,一般在一周至半个月左右可以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但如果是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淤青,需要血液科专科就诊,由血液科医生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如果患者有长期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出现淤青,需要及时到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相关科室就诊,可能需要进行药物调整。

image

就诊判断

淤青什么情况下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假如并没有明确的外力撞击史,或者采血史,但长期反复出现皮下淤青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另外,口服抗凝药或者抗血小板药物后出现皮下淤青的患者,需要及时到相关科室就诊,可能需要进行药物调整。

淤青去医院后可能要做哪些检查或治疗?

血常规检查:假如怀疑有血液系统问题到医院就诊时,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常规检查,其目的在于明确是否有血液系统的疾病,需要检查血细胞的形态、比例,白细胞数量等。

凝血功能检查:目的在于检查凝血功能有无异常,常检查凝血四项。

影像学检查:目的在于明确是否存在骨骼以及脏器的损伤。

骨骼形态学检查:目的在于明确疾病是否与血液系统疾病相关。

治疗方面,针对不同原发病,治疗方式也并不相同,需要专科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潜在疾病

淤青可能是哪些疾病导致的?

血液系统问题引起的淤青,可能是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症、血友病、急性白血病或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