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李锦皮肤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2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皮肤表面长有许多汗毛,在每一个汗毛孔下面都有一块非常小的「肌肉」,它就是竖毛肌。
当一个人由温暖环境突然进入到寒冷环境时,或者受到精神刺激(例如生气、害怕等情况)后,毛孔下的「小肌肉」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竖立起来。
因此,竖毛肌还有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立毛肌,当立毛肌收缩时,我们就会看到皮肤上毛发竖立,出现一个鸡皮疙瘩。
鸡皮疙瘩是生理反应,当刺激源消失后,一般较短时间后,鸡皮疙瘩就会自然消退,一般发作时不会伴有瘙痒等症状。
如有瘙痒,可能是荨麻疹,建议及时就医[1]。
一般情况下,鸡皮疙瘩无需进行治疗。
但如果长期反复地发生鸡皮疙瘩,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休息,建议及时就医,寻找产生原因,及早进行治疗。
此外,产生鸡皮疙瘩后如有用抓、抠、挤等方法试图将鸡皮疙瘩清除,可能引起毛孔周围出现水肿,有时还会引发毛囊炎,这时需要及时就医。
长期反复的鸡皮疙瘩,伴有瘙痒及毛孔发炎就诊时,医生可能会开具以下一些检查:
内科检查:如内分泌检查、精神心理科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等。
皮肤科检查:如皮肤镜检查、过敏原检查、皮肤划痕实验、斑贴试验[2]。
上述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可能长期刺激立毛肌收缩的原因,比如精神心理问题、过敏、皮肤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鸡皮肤是由立毛肌收缩引起的,外界刺激自主神经系统可通过交感神经支配立毛肌使之收缩。大部分情况是一过性的,与疾病无关。
但神经系统异常(异常神经传导兴奋或阻滞、交感神经兴奋)、内分泌紊乱、精神疾病(如癫痫)、发热性疾病、食物药物中毒等[3]也可能会刺激立毛肌收缩,造成长期异常的鸡皮疙瘩。
不是。
所谓「鸡皮肤」,医学名称是毛周角化病、毛发苔藓或毛发角化病,是一种慢性毛囊角化性皮肤病,多由遗传引起的毛囊角化异常。主要表现是皮肤干燥、小丘疹、密集成片,摸上去比较粗糙,呈淡红色或正常肤色,多见于上臂和大腿。
毛周角化病容易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一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皮疹可能会逐渐消退。毛周角化病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不会引起其他的健康问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