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肿胀
就诊科室:普通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海峰

丁海峰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2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7月23日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下肢肿胀是什么?

下肢肿胀,又称「脚肿」「腿肿」,一般指人的大腿到脚部的组织间隙整体或者局部液体积聚增多的症状。

最典型的表现是手指按压小腿前侧肿胀皮肤时皮肤回弹较为缓慢,形成一个个指压痕迹,即「凹陷性水肿」。

有些下肢肿胀可以是生理性的,例如长时间站立之后身体里的水分由于重力作用积聚在下肢,这种水肿程度一般比较轻,并且在休息、平躺后可以缓解。

但如腿肿或脚肿的症状明显并且持续了很长时间没有得到缓解,或者合并颜面部的水肿、胸腹腔积液等等,那么就需要警惕心脏、肾脏等功能不全等疾病,这时就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下肢肿胀常见的分类有哪几类?

下肢肿胀可分为单侧不对称的肿胀以及双侧对称性的肿胀,根据伴随症状的不同,可能的诊断也不同,需要前往的科室也不同。

缓解方式

下肢水肿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

由于重力原因,水分易积聚在人体的下肢,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可以部分缓解腿肿的症状。

但是水肿的产生并不仅仅是由于重力原因。对于水肿背后隐藏的疾病,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1. 细菌感染

对于由于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局部肿胀,需要抗感染治疗。抗生素应当尽量根据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应用。

2. 浅静脉曲张

诊断明确并且患者一般情况可以耐受手术时,可以做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与曲张静脉剥脱手术,或者应用激光和射频进行静脉闭合手术。

术后如果还有残留的静脉曲张的话可以注射硬化剂局部处理。如果静脉曲张比较轻微,患者不愿意做手术,或者一般情况比较差不能做手术,患者可以用弹力袜、弹力绷带等外力把曲张的静脉「压扁」,同时可以间断地抬高小腿,这样可以缓解腿肿和静脉曲张的症状。

大腿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诊断明确的时候,经临床医师评估后可以做手术,手术方式可有:

  • 股浅静脉腔内瓣膜成形术;
  • 股浅静脉腔外瓣膜成形术;
  • 股静脉壁环形缩窄术;
  • 带瓣膜静脉段移植术;
  • 半腱肌-股二头肌袢腘静脉瓣膜代替术等等。

3. 深静脉血栓

对于深静脉血栓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的下肢水肿可以适当把患腿抬高,用些利尿剂消肿,注意休息。需要警惕的是已经生成的血栓从深静脉脱落,随血流「走」到其他脏器阻塞重要血管时会有相应的风险,比如阻塞心脏的冠状动脉会引起心肌梗死、阻塞脑动脉会引起脑梗塞,阻塞肺动脉会导致肺栓塞,因此抗凝治疗很重要。

非手术治疗还可以选择溶栓治疗,也就是注射溶栓药物溶解血栓。如果病人条件允许,发病时间不长,血栓与静脉还没有出现明显粘连,深静脉内的血栓也可以做手术取出。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超声或静脉造影引导下穿刺静脉,针对性地注入溶栓药物,出血风险会比直接溶栓降低。

4. 心脏功能不全

心脏功能不全导致的腿肿的患者,需要做好同疾病「长期作战」的准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积极治疗,加强对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控制,努力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展,减少不舒服的症状,尽量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控制药物种类很多,包括延缓心室重塑的、利尿的、强心的、降血压的,应当在医师指导下坚持服用,不要自行加减或停药。部分病人如果经临床医生评估后可以做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者左室辅助装置(LVAD)、心脏移植等手术时,患者也可以考虑做手术治疗。

5. 肾功能不全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一般治疗上需要患者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努力延缓肾脏功能的下降,限制蛋白饮食,但又需要摄入充足的热量,尽量进食优质蛋白,注意保护肾,尽量避免肾毒性药物,在医师指导下口服不同药物应对不同并发症。

此外肾脏替代治疗也非常重要,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还有肾移植(也就是换肾),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各有利弊,依据患者自身情况以及所处的医疗环境做出选择。而肾移植作为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可以基本恢复患者肾功能,使得患者存活率大大升高。

image

就诊判断

下肢肿胀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就诊?

我们经常会有感觉傍晚时小腿总是比早晨起床的时候更粗一点,这是由于长时间站立后,身体里的水分因重力作用积聚在下肢,可能出现小腿轻微肿胀,腿围比清晨时更粗一点。

这种生理性的水肿可以在晚上平躺休息抬高腿后得到缓解

而如果休息后不能好转甚至逐渐加重或者伴随有其他症状(比如泡沫尿、局部红肿、胸闷憋喘、双脚踝部有色素沉积甚至有皮肤破损等等前述症状),患者需要尽快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耽误正规治疗。

下肢腿肿去医院后可能要做哪些检查?

前往医院后医生需要先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并尽快明确病因。

为了了解一般情况可能需要抽血查血常规、炎性指标、生化等,了解患者有没有贫血、感染征象或者肝肾功能情况。

  • 而为了尽快明确水肿的原因,需要做下肢动静脉彩超、下肢 CT 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静脉血栓;
  • 靠近关节处的肿胀并且有关节外伤史的病人需要做关节磁共振,明确是否存在关节软组织损伤;
  • 如果考虑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则需要相应血管的造影检查。
  • 如果是双侧对称性肿胀,为明确诊断需要完成心脏彩超、双肾彩超、肝脏彩超等检查。

如果这些彩超结果中发现了异常或者考虑相应的脏器功能不全,那么为制定治疗方案所需要做的进一步检查,这里不再过多阐述。

潜在疾病

单侧不对称的肿胀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单侧不对称的肿胀通常考虑局部炎症以及局部静脉回流出现问题。

1. 如果有局部的肿胀伴有局部皮肤发红、皮肤温度较周围皮肤升高以及疼痛等症状,考虑急性炎症可能性比较大。这个病一般来说是由细菌感染引起,除了上述症状还可能出现大小不同的水疱,病变引流部位的淋巴结也常有肿痛。

2. 如果腿部的肿胀没有得到自己足够的重视,持续了很长时间没有缓解,小腿部出现了色素沉着,足靴区(大约是脚踝周围)甚至出现了皮肤溃疡,这就要考虑下肢的静脉瓣膜出现问题。

根据静脉在人体位置的深浅可分为:

  •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这个病仅涉及隐静脉,多见于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还有久坐的人。除肿胀外还会有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下肢沉重、乏力感等症状。
  •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又可分为:
    • 轻度:水肿程度较轻,长时间站立后感觉腿沉重。
    • 中度:水肿呈中度,开始出现小腿及踝部皮肤色素沉着及皮下组织纤维化,
    • 重度:水肿明显,短时间活动后即出现小腿胀痛或沉重感,色素沉着明显,甚至出现皮肤破损。

3. 如果突然出现小腿剧痛、脚不能沾地,行走时疼痛还加重,那么可能是深静脉长了血栓。尤其手术后、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他们的血液流速降低,或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深静脉出现血栓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住院期间卧床的患者需要警惕脚肿这一症状,并且及时告知床位的医生。

4. 此外,淋巴管发育不全或因各种因素(比如手术、寄生虫等)造成的淋巴系统阻塞,也能导致下肢水肿,最后可能出现皮肤增厚、粗糙,形成典型的象皮肿。

双侧不对称的肿胀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双侧对称性的下肢肿胀通常表现考虑心脏、肾脏、肝脏功能不全

1. 心功能不全

俗称「心衰」,通常慢性心力衰竭会合并有活动后呼吸困难、夜间憋醒、乏力疲倦、食欲减退等症状。通常冠心病、高血压常导致心衰发生,所以如果病人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如果出现了腿肿、脚肿,很有可能出现了心衰,需要尽快前往医院就诊,进行正规治疗。

2. 肾功能不全

俗称「肾衰」,除双下肢水肿外还会有眼睑水肿、高血压、贫血、泡沫尿等常见症状,查血会有血红细胞减少、血色素减低、血脂异常、电解质紊乱等异常。

3. 此外,其他内科疾病也有可能引起腿部的水肿

比如当爆发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功能受损时,白蛋白生成减少,血液中的水分由血管中跑到了腿部的组织里,也就引起下肢水肿。而肝功能受损后除水肿外,有可能食欲较差、乏力、黄疸、出血倾向、门脉高压等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