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普外科主治医师
于丹丹肛肠外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0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脉管炎是一种慢性的血管病变,主要特征包括中小动静脉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和动脉腔内形成血栓等,通常会随着时间加重。
主要影响手脚,特别是两条腿的中小动静脉,进而导致患肢远端,比如双脚的缺血性病变。
脉管炎多发于男性青壮年,往往与吸烟有关,最常见于 20~40 岁的男性。但现在由于吸烟女性人数增多,此病在女性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此外长期生活或工作于寒冷潮湿环境的人群,慢性牙龈和牙周组织感染的人群,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家族史的人群。
脉管炎是病情逐渐发展、加重的疾病,不会出现突然发作且危及生命的情况,但脉管炎患者的期望寿命会比正常人缩短。
虽然继续吸烟者的死亡率并不会增高,但他们截肢的危险是戒烟者的两倍。
脉管炎不是常见疾病,其发病与吸烟关系密切,在吸烟的中青年男性人群发病率较高,此外寒冷潮湿地区的居民发病率较高,高脂血症和血沉高也是脉管炎的诱发因素。
脉管炎典型症状就是患肢疼痛,大多出现在四肢末端,且以下肢多见。
早期多表现为手指或脚趾看起来苍白、发红,湿冷畏寒;手脚突然剧烈疼痛,感觉像灼痛或刺痛。常伴随有走路时腿、脚踝、脚痛或间歇性跛行(走着走着就瘸了,但是一会就好了),疼痛通常位于足弓处。
随病情进展,当肢体动脉管腔出现狭窄或闭塞,导致摸不到患肢的动脉跳动,如果发生了缺血的情况,休息时也会手脚疼痛(休息时最常发生的手脚疼痛),当手脚变冷或情绪紧张时,疼痛可能会更严重。
常伴随有手指或脚趾上的皮肤变化(局部皮肤发痒,颜色发白)或小的疼痛性溃疡,趾甲增厚、趾毛脱失、皮肤干燥脱屑等营养障碍征及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严重者最终会出现肢体远端足趾或手指末端发黑、溃疡或坏疽。
对于长期吸烟的人群,尤其是 20~50 岁的男性,当自觉出现肢体麻木、发凉、怕冷、沉重、脚趾有针样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时应警惕脉管炎。
对于脉管炎患者而言,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需要截掉患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脉管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吸烟是脉管炎的最主要病因。
80%~95% 的脉管炎患者都会吸烟(包括自己主动吸烟和被动吸二手烟),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刺激血管的内壁,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小血管炎,影响血管壁的反应性。
除吸烟外,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感染及营养不良、激素水平紊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化学因素(砷中毒)、慢性牙龈疾病等均与脉管炎的发病相关。
一般查体:
艾伦试验(The Allen's test):检查通过动脉的血流量, 患者将接受测试的手举过心脏水平面,然后使劲握拳使血液无法流入手部,医生会按压手腕两侧的动脉,以减缓血液回流使患者手失去正常颜色,几秒钟后放松握紧的拳头使血液流出。
如果在 5~7 秒内手的颜色恢复正常,然后两条动脉都在向手供血,测试结果为阴性。
如果手恢复正常颜色需要7秒以上,则测试为阳性。
体格检查的同时要着重观察患侧肢体的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波动情况。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脉管炎根据病情程度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影像学检查,病情初期可以采取超声检查,需要整体评估指导治疗时需要接受血管造影检查。
脉管炎最好至医院血管外科就诊,如急性疼痛可以先至急诊外科治疗,如果医院没有血管外科也可以至普通外科就诊。
脉管炎患者不一定都需要住院治疗,但是一经诊断为脉管炎要长期持续治疗(一般需要 2~3 年的治疗时间)控制病情发展。
脉管炎患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由专科医生根据具体病情来开方拿药,目前针对脉管炎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对于疾病程度严重,评估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控制病情进展,患肢重度缺血濒临坏疽的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并尽可能进行血流重建,挽救肢体,主要手术方案包括:
当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病情或出现患肢重度缺血濒临坏疽时,持续发展到患肢坏死时需要截肢。
选择优质蛋白质饮食,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治疗期间保证每餐食的营养和热量摄入充足。
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食腌制、熏制食品。
脉管炎手术后需要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Buerger 运动,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具体方法:患者平卧,患肢抬高 45° ,维持 1~2 分钟然后坐起,患肢下垂床边 2~5 分钟,并作足部旋转、伸屈运动 10 次,最后将患肢放平休息 2 分钟,每次重复练习 5 遍,每日练习 3~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