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炎
就诊科室:普外科
词条作者
刘聪

刘聪普外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于丹丹

于丹丹肛肠外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0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脉管炎是什么?

脉管炎是一种慢性的血管病变,主要特征包括中小动静脉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和动脉腔内形成血栓等,通常会随着时间加重。

主要影响手脚,特别是两条腿的中小动静脉,进而导致患肢远端,比如双脚的缺血性病变。

脉管炎哪些人容易得?

脉管炎多发于男性青壮年,往往与吸烟有关,最常见于 20~40 岁的男性。但现在由于吸烟女性人数增多,此病在女性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此外长期生活或工作于寒冷潮湿环境的人群,慢性牙龈和牙周组织感染的人群,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家族史的人群。

脉管炎会引起严重后果吗?

脉管炎是病情逐渐发展、加重的疾病,不会出现突然发作且危及生命的情况,但脉管炎患者的期望寿命会比正常人缩短。

虽然继续吸烟者的死亡率并不会增高,但他们截肢的危险是戒烟者的两倍。

脉管炎常见吗?

脉管炎不是常见疾病,其发病与吸烟关系密切,在吸烟的中青年男性人群发病率较高,此外寒冷潮湿地区的居民发病率较高,高脂血症和血沉高也是脉管炎的诱发因素。

症状

脉管炎会导致哪些症状?

脉管炎典型症状就是患肢疼痛,大多出现在四肢末端,且以下肢多见。

早期多表现为手指或脚趾看起来苍白、发红,湿冷畏寒;手脚突然剧烈疼痛,感觉像灼痛或刺痛。常伴随有走路时腿、脚踝、脚痛或间歇性跛行(走着走着就瘸了,但是一会就好了),疼痛通常位于足弓处。

随病情进展,当肢体动脉管腔出现狭窄或闭塞,导致摸不到患肢的动脉跳动,如果发生了缺血的情况,休息时也会手脚疼痛(休息时最常发生的手脚疼痛),当手脚变冷或情绪紧张时,疼痛可能会更严重。

常伴随有手指或脚趾上的皮肤变化(局部皮肤发痒,颜色发白)或小的疼痛性溃疡,趾甲增厚、趾毛脱失、皮肤干燥脱屑等营养障碍征及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严重者最终会出现肢体远端足趾或手指末端发黑、溃疡或坏疽。

怎样判断自己得了脉管炎?

对于长期吸烟的人群,尤其是 20~50 岁的男性,当自觉出现肢体麻木、发凉、怕冷、沉重、脚趾有针样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时应警惕脉管炎。

脉管炎会导致那些严重的后果?

对于脉管炎患者而言,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需要截掉患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病因

脉管炎是怎样引起的?

脉管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吸烟是脉管炎的最主要病因。

80%~95% 的脉管炎患者都会吸烟(包括自己主动吸烟和被动吸二手烟),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刺激血管的内壁,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小血管炎,影响血管壁的反应性。

脉管炎都是吸烟引起的吗?

除吸烟外,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感染及营养不良、激素水平紊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化学因素(砷中毒)、慢性牙龈疾病等均与脉管炎的发病相关。

诊断

脉管炎要做哪些检查?

  • 一般查体
    艾伦试验(The Allen's test):检查通过动脉的血流量, 患者将接受测试的手举过心脏水平面,然后使劲握拳使血液无法流入手部,医生会按压手腕两侧的动脉,以减缓血液回流使患者手失去正常颜色,几秒钟后放松握紧的拳头使血液流出。
    如果在 5~7 秒内手的颜色恢复正常,然后两条动脉都在向手供血,测试结果为阴性。
    如果手恢复正常颜色需要7秒以上,则测试为阳性。
    体格检查的同时要着重观察患侧肢体的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波动情况。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尿常规(砷含量)、肝肾功能及凝血指标检查:整体了解身体状况,明确有无高凝倾向等疾病相关危险因素。
    • 风湿免疫系统检查:排除其他风湿免疫性相关疾病可能,如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补体、免疫球蛋白等。
  • 影像学检查
    脉管炎根据病情程度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影像学检查,病情初期可以采取超声检查,需要整体评估指导治疗时需要接受血管造影检查。

    • 多普勒超声检查:简便直观地显示患肢血管,初步评估病变范围及程度。
    • 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可以从而整体上准确显示患肢动、静脉的病变节段及狭窄程度。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管病变情况的「金标准」,通过造影来评估血管的闭塞情况,可以指导治疗方案。此外,DSA能够显示闭塞血管周围有无丰富的侧支循环建立,并排除有无动脉栓塞。

脉管炎需要与那些疾病相鉴别?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合并冠状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多累及大、中动脉。
  • 糖尿病足坏疽:有糖尿病史,病变多发生在足尖、踝部,足底溃疡易出血,无痛。
  • 多发性大动脉炎:多为年轻女性,病变累及多处大动脉,很少累计肢体小动脉。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鉴别。
  • 急性动脉栓塞:此病突然发病,患者大多合并心脏房颤病史,短时间内可出现剧烈疼痛、动脉搏动消失、皮肤颜色苍白、运动障碍、感觉麻木的症状。
  • 雷诺综合征:多见中青年女性,常因寒冷刺激起病,可累及手、足末梢循环,疾病症状经过保暖、休息后可以缓解,很少会发生肢体坏疽。
治疗

脉管炎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脉管炎最好至医院血管外科就诊,如急性疼痛可以先至急诊外科治疗,如果医院没有血管外科也可以至普通外科就诊。

脉管炎必须要住院治疗吗?

脉管炎患者不一定都需要住院治疗,但是一经诊断为脉管炎要长期持续治疗(一般需要 2~3 年的治疗时间)控制病情发展。

脉管炎可以采用哪些药物治疗?

脉管炎患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由专科医生根据具体病情来开方拿药,目前针对脉管炎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 血管扩张药: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常用药物有妥拉唑林、盐酸罂粟碱、烟酸等。
  • 抗凝治疗:前列腺素E1、低分子肝素有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能缓解疼痛,改善供血。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常用静脉滴注。
  • 硫酸镁溶液:能有效扩张血管,可用2.5%硫酸镁溶液静滴。
  • 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防治动脉闭塞性疾病,如氯吡格雷、肠溶阿司匹林等。
  • 抗生素:合并溃疡感染者,可使用广谱抗生素。
  • 溶栓药物治疗:溶解血栓,常用药物有尿激酶、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等。

脉管炎什么情况下要手术治疗?

对于疾病程度严重,评估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控制病情进展,患肢重度缺血濒临坏疽的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并尽可能进行血流重建,挽救肢体,主要手术方案包括:

  • 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适用于疾病早期,以缓解疼痛为主,短期效果较好,但远期疗效不佳。
  • 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旁路术: 此种手术方式多数患者不适用,不少患者因大隐静脉累及出现浅静脉炎不能使用,失去理想移植物等因素,因而旁路手术总体效果不佳,目前应用较少。
  • 腔内微创手术包括球囊扩张:此种手术方式创伤小,技术难度较大,然而术后血管再闭塞率高,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 截肢/趾/指术:当疼痛不能缓解,肢体严重缺血濒临坏死,需要进行坏疽肢体、趾或指清创截除,必须截肢时,应最大程度保留肢体。

脉管炎需要截肢吗?

当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病情或出现患肢重度缺血濒临坏疽时,持续发展到患肢坏死时需要截肢。

image

生活

脉管炎患者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 严格戒烟,注意远离二手烟。
  • 注意患肢保暖,但不能局部热疗。一般保暖在 40° 左右即可,时间 15~20 分钟。
  • 保持患肢干燥清洁,防止皮肤外伤破损,有足癣者积极治疗。已有患肢干性坏疽的部位,应定期消毒,每天换药。
  • 日常休息时采取头高脚低位(上半身垫高 30° 左右,最好每晚睡觉时都能坚持),有助于增加患肢血流灌注。避免久站或久坐,避免翘二郎腿,影响肢体血流。
  • 接受静脉重建术的患者应卧床制动 1 周,患肢抬高 30° 。动脉重建术患者卧床制动 2 周,患肢平放。制动期间应常做足背伸屈活动(每次做 10~30 次,随后平放床上休息 0.5~1 分钟。如此反复练习 3~5 遍,每日运动 2~3 次)以帮助静脉回流。
  • 术后患肢注意防止切口感染,如发现伤口有红、肿、热、痛,应及早干预治疗。
  • 适时进行心理安慰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家属必要时需积极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脉管炎在饮食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选择优质蛋白质饮食,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治疗期间保证每餐食的营养和热量摄入充足。

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食腌制、熏制食品。

脉管炎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吗?

脉管炎手术后需要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Buerger 运动,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具体方法:患者平卧,患肢抬高 45° ,维持 1~2 分钟然后坐起,患肢下垂床边 2~5 分钟,并作足部旋转、伸屈运动 10 次,最后将患肢放平休息 2 分钟,每次重复练习 5 遍,每日练习 3~4 次。

预防

如何预防脉管炎?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戒烟、限酒,同时远离二手烟。
  •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当久站、久坐 1 小时以上要轻微活动 10~15 分钟。
  • 注意关注口腔卫生,及时治疗牙龈或牙周慢性疾病。
  • 注意避免长期暴露于寒冷潮湿环境,注意肢体保暖。
  • 定期规律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 如发现自身出现脉管炎早期症状(肢体麻木、发凉、怕冷、沉重、足趾有针样痛,间歇性跛行)时要及早就诊治疗,最大程度降低截肢风险。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