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李长永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1年08月2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室壁瘤是指各种病因造成心室局部心肌薄弱纤维化而导致矛盾运动的病理改变,其大部分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关。
患者一旦发现室壁瘤,应尽早至心血管内科或心血管外科就诊。
室壁瘤多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 5%~20% ,随着医疗事业中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目前发生率已 < 5% 。
室壁瘤的预后效果与左心室心肌受累的程度和左心室功能及室壁瘤的体积大小有关,无症状的室壁瘤经内科综合药物治疗后,其 10 年生存率为 90% ;有症状的室壁瘤经药物治疗,其 5 年生存率为 47% 。室壁瘤外科手术切除后,5 年生存率为 57 %。
室壁瘤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以及心室内附壁血栓形成和各种心律失常,这些临床表现都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导致左心室扩大有关。
心绞痛是室壁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主要与冠状动脉狭窄有关,冠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从而出现缺血性心绞痛。
胸闷及呼吸困难是第二常见的临床症状。大约有 1/3 的患者可发生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虽然心室内附壁血栓发生率相对较低,一旦血栓脱落,可造成脑卒中、肠系膜动脉栓塞、外周动脉栓塞发生,可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
生活中很多患者朋友谈「瘤」色变,但室壁瘤中的「瘤」并非「肿瘤」,大多由于心肌梗死后,心室壁缺血坏死,室壁运动减弱,发生心室重塑,导致心脏收缩时,坏死的心肌向外膨出,表现为瘤样扩张,因此称为室壁瘤。
从发病机制上说,室壁瘤是解剖上的一个名称,也不会发生癌变,它的存在,会影响心室的功能降低。
室壁瘤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之一,根据病理解剖,其分为真性室壁瘤和假性室壁瘤。
假性室壁瘤是指左心室破裂后被外面的心包粘连包裹,其瘤壁中不包括心肌组织,由血凝块、心外膜和部分粘连的心包组成。
真性室壁瘤是局部心肌坏死变薄,收缩期和舒张期向外膨出,呈矛盾运动。
真性室壁瘤和假性室壁瘤的区别是: 前者外壁为心包和血凝块,瘤颈较窄;后者外壁为心肌,瘤颈较宽。
急性心肌梗死为室壁瘤的常见原因,其中以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最为常见,主要见于左心室,随着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发生率已<5%。
其他病因包括:肥厚型梗阻性心脏病、Chagas 病、心脏结节病、心肌炎、先天性疾病,心脏手术后和钝性外伤等。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检查方式层出不穷,其中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声学造影、心脏磁共振成像、核素心室造影和心肌显像等。
心电图, 尤其是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持续的 ST 段抬高应考虑到室壁瘤的存在。
经胸超声心动图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可直观、动态的观察心脏结构和形态,用于评估室壁瘤的存在、大小和形状,其应用广泛且价格低廉.
但由于经胸超声心动图近场分辨率低和超声伪像明显等客观因素以及患者肥胖、肺部气体干扰、胸廓畸形等其他因素,心尖部室壁瘤难以清晰显示,从而其特异性及敏感度不高。
左心室声学造影是诊断室壁瘤的一项金标准。 从外周静脉注入造影剂,使造影剂填充整个心腔,从而血液与周围心肌组织形成良好的声学对比,增强心内膜显影,可清晰地观察心室形态结构以及室壁运动。
尤其是心尖部活动,准确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大小,其在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及心腔内占位病变(如血栓、脉管肿瘤)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以及室壁瘤的诊断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心脏磁共振成像诊断室壁瘤的精确度较高,是诊断的金标准。不仅可以用于诊断室壁瘤,还可以直观地显示左心室的大小、形态、收缩舒张功能、室壁瘤厚度、是否合并附壁血栓等情况,准确地测量室壁瘤的部位、形态、体积等,在指导手术治疗及评估患者预后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心肌核素显像是新型的无创检查手段,对左心室整体收缩舒张功能和残余存活的心肌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通过此方法来评估预后和拟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但设备有限,检查费用较高,导致目前临床上不作为常规的检查手段。
室壁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各项辅助检查结果,来评估患者是否有外科手术的指征,同时征询患者及家属的意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为: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
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用于治疗临床症状不重的的室壁瘤患者,有文献建议,无明确心室内血栓、左室舒张末压不高、室壁瘤 < 5cm 的无症状的病人;没有严重的冠脉狭窄且左心室射血分数 > 55% 的无症状病人。
其内科治疗主要依赖改善心室重构、纠正心衰等药物治疗。
经皮心室重建术,主要用于室壁瘤合并心功能不全且无法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此项技术能较好的重建左室形态,而且减少了外科手术带来的风险及创伤。
若室壁瘤面积较大,反复发生难治性的恶性心律失常、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附壁血栓时,需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决定,优化药物治疗,个体化精准治疗。
如上所述,室壁瘤的治疗是综合性的,由于其常易并发多种并发症,如顽固性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血栓栓塞、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破裂或死亡,预后较差。
因此,临床医生应早期评估其发生风险,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室壁瘤常继发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因为平时应低盐低脂饮食,注意营养搭配,不吃鸡皮鸭皮、蟹黄、蛋黄、猪油等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瘦肉、水果。
但若患者心衰症状较重,如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水肿,则应限制进水量(包括水、粥、面汤、水果等),记录患者每日体重变化及 24 小时尿量。
室壁瘤急性心梗期或急性心衰时,应卧床休息,避免活动,以防病情加重或发生猝死。
稳定期时,应进行早期及时的心脏康复,可下床活动,床旁走动。出院后,若无症状患者,可进行心脏康复运动,每日进行 30~6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等),每周至少 5 天,但是必须在专业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室壁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意味着患者心功能较差,此时可以进行早期床上运动,比如握拳、蹬腿等运动。
运动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诱发心绞痛和心力衰竭。
根据病因,大部分室壁瘤是急性心梗的并发症,因此应预防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生活中注意作息规律,饮食清淡,低盐低脂饮食,合理膳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以及胆固醇摄入,对于超重和肥胖的人群,建议通过控制饮食与增加运动降低体重,控制血糖、血脂、血压、血尿酸,禁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及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