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音障碍
就诊科室:儿科
词条作者
赵鹏

赵鹏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刘东尧

刘东尧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1年08月2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构音障碍是什么?

广义的构音障碍是指发音器官的病变和构造的异常使发音、发声、共鸣、韵律异常。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音调及节律等异常。

狭义的构音障碍特指运动性构音障碍,病因常见于脑卒中、脑瘫、脑肿瘤、重症肌无力、小脑损伤、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

构音障碍有哪几种类型?

构音障碍包括三种类型:运动性构音障碍、器质性构音障碍和功能性构音障碍。

  • 运动性构音障碍: 参与构音的器官(肺、声带、软腭、舌、下颌、口唇)的肌肉系统及神经系统发生疾病所致运动功能障碍。

  • 器质性构音障碍: 构音器官的形态异常导致机能异常,如腭裂、唇裂、巨舌症、舌系带过短等。

  • 功能性构音障碍: 有错误构音,并且已经固定化(症状持续半年以上),但找不到作为构音障碍的原因,既没有器官形态的异常,又没有运动机能异常。

构音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是同一种病吗?

不是。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对口语、书面语 和/或 其他符号系统的理解 和/或 运用发生障碍,从而在儿童语言发育过程中落后于正常发育速度,未达到与其年龄相应的水平。

而在临床中,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普遍存在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在儿童中最常见的是哪一种?

功能性构音障碍。

在我国不同省市,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发病率从 1%~21% 都有,保守估计学龄期儿童的发病率为 10% 。

症状

构音障碍有哪些常见表现?

构音障碍的特征为具有语音的替代、省略、添加或扭曲,从而影响了理解度。

表现为发音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声响、音调及速率、节律等异常和鼻音过重等。

构音障碍有什么严重后果?

儿童发音不准不仅影响儿童的日常交流能力,还影响其心理发育及其他认知功能的发展,造成一系列的情绪及行为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语言表达,还将影响儿童的社会交往,导致儿童自卑、胆怯等不良性格的形成。

病因

构音障碍的病因有哪些?

  • 神经及运动系统疾病: 脑卒中、脑瘫、脑肿瘤、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小脑损伤,帕金森,多发性硬化等;

  • 构音器官形态异常: 如先天性唇腭裂,先天性面裂,巨舌症,舌系带过短,齿列咬合异常,外伤致构音器官形态及功能损伤等。

构音障碍会遗传吗?

可能会。

研究发现有构音障碍儿童的父母,年幼时及近亲中吐字不清者明显多于没有构音障碍的儿童,并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遗传因素在儿童构音障碍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构音障碍的病因十分复杂,可能与遗传,心理,生理及环境因素有关。

诊断

构音障碍要去看哪个科室?

发现孩子有构音障碍,应及时到儿童康复保健科就诊,进行相应的评估,早诊断,早治疗。

构音障碍能自己好吗?

不能。

有构音障碍的宝宝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地治疗和干预,构音障碍会在儿童成长的各个阶段造成诸多负面的影响,甚至延续到成年阶段。

治疗

构音障碍怎么治疗?

  • 运动性构音治疗的目标是改善下颌 、舌 、软腭等构音器官的协调运动,如放松训练、呼吸训练 、构音运动训练、发音训练 、正音训练及环境补偿、节奏训练、替代交流方法的训练等,这些需要到专业的康复机构进行训练。

  • 器质性构音障碍主要是明确具体病因,一般需要外科干预。

  • 在儿童中最常见的功能性构音障碍,一般病因是不明确的,往往跟孩子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家庭的语言环境,以及受关心的程度有关系,因此在进行儿童康复保健科专业的诊疗计划的同时,也应该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健康教育,实行医院治疗和家庭治疗相结合方式。

image

生活

构音障碍的家庭语言环境要注意什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多,父母社会压力的增加,孩子的直接带养者大多为祖父母或保姆,从而导致家庭的语言环境复杂,各地方言夹杂,孩子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发生了构音障碍。

因此单一的语言环境对宝宝尤为重要。

构音障碍如何在家训练?

由康复师开具言语处方,并附上辅音发音图卡和用可擦写光盘刻录的教学光碟,内容包括言语治疗师的示范动作,相应的辅音发音剖面图和包含有靶音的儿歌,及小小电脑游戏,比如打雪战、挖宝石等。

让家长每天陪孩子看光碟进行训练,时间为 30~40 分钟,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纠正其错误的构音,并尽量采用游戏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纠正孩子的构音。

提供给孩子良好的语言环境,包括语种单一、语言内容丰富、发音标准等。

预防

构音障碍可以预防吗?怎么预防?

构音障碍可以预防。

适时及正确的辅食添加是孩子练习咀嚼能力的过程,咀嚼和语言发育密切相关。4~6 个月是训练婴儿咀嚼吞咽的最佳时期, 7~9 个月时咀嚼动作有节奏而且协调,大约一岁的时候这种能力就成熟了,如果在这一时期得不到充分的训练,以后再训练就会十分困难。

辅食添加的原则是一种到多种,少量到多量,由细到粗。

形成单一语种的语言环境,对宝宝的语言发展多点耐心和责任心,多交流、多互动。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