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张征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1年02月2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12月10日
这里的体重下降主要指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即非自愿体重减轻,也称为「非主动体重减轻」或「非计划性体重减轻」。
不包括主动减肥、节食等有目的计划的减重,或者预计会由治疗引起的体重下降(比如心力衰竭患者利尿治疗后的体重减轻),或已知疾病所造成的体重减轻。
没有主动减肥却体重下降,特别是如果体重显著或持续下降,可能是潜在疾病的征兆。
体重下降者也有可能在经历一些情绪困扰,在关注症状缓解的同时,别忘了好好照顾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冥想、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改善情绪,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帮助自己解决情绪困扰。
另外,家人朋友的理解与关爱对患者情绪恢复也有很大帮助。
一般来说,健康的减重速度,是每周最多 0.5~1 公斤。
需要临床进一步评估的体重下降一般是指:体重在 6~12 个月内相比平常体重下降 5% 以上。
体质指数(BMI)小于 18.5 即可被定义为体重过轻,低于这个数值,就被认为身体难以保持理想的健康状态了。
女性体质量下降到标准体质量的 15% 以下时就很可能月经闭止,即跌重性闭经。
中枢神经对体重急剧下降非常敏感,如果 1 年内体重下降 10%,即使依然在正常范围内,也有可能引起闭经。
体重快速下降可通过大脑神经内分泌系统,直接或间接地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从而导致功能型下丘脑闭经,闭经时间常超过 6 个月,雌激素及促性腺激素水平降低。跌重性闭经女性的血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月经周期女性。
适度的体重减轻可降低血压,也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但过度减重可能会有相反效果。
逐步适度减重可降低胰岛素抵抗,使血压降低、改善舒张功能和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但如果通过不均衡饮食和不合理运动的快速过度减重可能会引起并发症。
不一定。
脸大的原因有很多种,如:
前面 4 种的「大脸」,可以通过运动对肌肉、脂肪和水分代谢产生影响而改变,但骨骼发育定型后不容易改变,而且受基因和代谢能力差异的影响,随着体重下降,脸是先瘦后瘦还存在个体差异。
减重本质上是脂肪组织体积减小的过程,脂肪组织分布于颈、腰、臀、腹部等部位。对于正常成人来说,脸部脂肪的厚度相比于身体躯干部位的皮下脂肪层,是要薄得多的。
因此,减重的时候身体躯干部位的脂肪减小,要远远多于脸部脂肪,所以瘦脸效果并没有瘦身来得显著。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需要评估原因并除针对病因干预。
如果是饮食能量不足,那么增重最重要的是摄入超过身体所需量的卡路里。持久缓慢的增重需要把每日目标设定为超过身体所需卡路里约 300~500 大卡,快速增重则需要 700~1000 大卡。
1.饮食上
① 多吃蛋白质。
健康增重最重要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高蛋白食物包括肉类、鱼、蛋、奶制品、豆类、坚果等。
如果在增重,每天蛋白摄入量应该以 1.5~2.2 克乘以体重公斤数。如果摄入足量蛋白有困难,乳清蛋白粉可以做为蛋白质补充。
② 尽可能多食用高能量的健康食物。
如果增重是首要目标,应当摄入高糖、高脂的食物,最好是每餐都摄入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下面是一些用于增重的理想的高能量食物:
一天至少吃三顿,在可能的时候加餐或食用零食,例如午餐和晚餐之间,晚上睡前。
2.生活上
① 负重训练。
提高力量将额外的卡路里变成肌肉而非脂肪,可以每周 2~4 次进行负重训练,循序渐进地增加负重。增重的阶段,最好暂缓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做太多会耗尽额外摄入的卡路里。
② 保证高质量的睡眠,好的睡眠对肌肉生长极为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体重下降,或者体重下降加剧了,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
在进行减重时应注意减重速度和减重范围。
一般来说,健康的减肥速度,是每周最多 0.5~1 公斤。但也并非绝对,要看个人具体情况,综合来说,超重程度更高的(不一定是体重更大),减重速度会更快,建议每周减去初始体重的 1%。
关注 BMI(身体体重指数)来确定减重范围。BMI = 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单位是 kg/㎡。体重超重或肥胖的,减到正常范围;体重已经在标准以内的,尽力降低体脂肪;体重接近标准低限或已经过瘦的,增肌增重是关键。
在没有进行刻意节食、运动减肥等合理原因的情况下,体重突然下降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反应,是一种信号,应首先证实体重减轻,然后进行仔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如果没有刻意节食、运动减肥等合理原因,而体重在 6 至 12 个月的时间内,减轻 4.5~5 kg 或是总体重下降超过了 5%,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警惕了。
体重下降伴随以下症状和情况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1.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侧重于评估非主动性体重减轻原因,包括精神疾病、甲亢、营养缺乏和慢性疾病等的症状:
2.诊断性检查
确证体重减轻 ≥ 5% ,并且病史或体格检查有阳性发现时,进一步的检查,应侧重于证实受到怀疑的疾病。病史或体格检查提示吸收不良的患者应行相应评估。
病史和体格检查难以指导诊断时,大多数患者都可通过基础诊断性检测得到诊断。根据这些基础诊断性检测,再指导后续的检查。基础诊断性评估应包括:
在无发热或甲亢等会增加能耗的其他原因时,体重减轻主要是由食物摄入减少引起。
进行性非自愿性体重减轻往往提示严重的躯体或精神疾病。非自愿体重下降可能与以下疾病相关:
1. 恶性肿瘤
尤其是胃肠道癌、肺癌、淋巴瘤、肾癌和前列腺癌等常造成体重减轻。癌症恶病质患者存在复杂的代谢异常,会导致肌肉减少。
因恶性肿瘤而体重减少的患者,常在初始诊断性评估中检出一种或多种异常,例如,疼痛、腹部膨隆、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早饱(肝脾增大或恶性肿瘤阻塞所致)、高钙血症或吸收不良症状。
2. 胃肠道非恶性肿瘤性疾病
许多胃肠道非恶性肿瘤性疾病都可造成体重减轻,例如,消化性溃疡病、造成吸收不良的疾病(例如,乳糜泻)和炎症性肠病。
因胃肠道疾病而体重减轻的患者通常存在胃肠道症状,例如厌食、腹痛、早饱、吞咽困难、吞咽痛、腹泻、脂肪泻或慢性出血表现,还可能伴有慢性炎症、慢性局部缺血、梗阻或瘘的症状和体征。
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可能有除了腹泻、腹痛等肠道的不适之外,肠道以外其他部位的不适。
吸收不良可能会引起体重减轻,而食欲增加或正常。
3. 精神疾病
抑郁:抑郁患者通常同时存在其他导致体重减轻的因素,如社会隔离、身体残疾、痴呆、吞咽困难、使用药物 / 毒品以及多种慢性疾病,因此难以确定抑郁本身对体重减轻的影响。
进食障碍:正常体重或体重低下的患者存在自己超重的强迫观念时,会因食物摄入减少、过度运动、自行催吐、使用药物 / 草药和 / 或与神经性贪食症 / 厌食症有关的行为而体重减轻。
其他:其他精神疾病患者也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和非自愿性体重减轻。在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阶段,多动和先占观念可能会干扰正常进食模式。在极少数情况下,妄想或偏执狂患者可能对食物产生古怪观念,导致食物摄入减少,体重随之减轻。
4. 内分泌疾病
甲亢:体重减轻是甲亢的典型症状。大多数患者存在多食。一些较年轻的轻度甲亢患者摄食充分,导致体重实际上出现增加。但在较年长的患者中,甲亢常导致厌食和加速体重减轻。
糖尿病:未控制的糖尿病可造成体重减轻伴食欲增加,特别是新发 1 型糖尿病。
肾上腺功能减退症:慢性原发性肾上腺功能减退症通常表现为显著的体重减轻,不过其他症状和体征更为明显:如脱水、厌食、疲劳、精神不振和虚弱。急性或下丘脑或脑垂体功能障碍引起的肾上腺功能减退症通常不伴体重减轻。
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患者的高肾上腺素能状态理论上会导致体重减轻伴食欲增加,但实际上仅 5% 的患者报告体重减轻。
5. 感染性疾病
许多慢性感染都会导致非自愿性体重减轻。例如:
6. 晚期慢性疾病
晚期慢性心脏病、肺病或肾病均可伴有体重减轻。
7. 神经系统疾病
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体重减轻,包括脑卒中、痴呆、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体重减轻可能是由一种或多种障碍引起,如认知功能改变、运动功能障碍和吞咽困难。
8. 药物使用
一些非处方药物、处方药物和违禁药物都可导致体重减轻。
已知几种常见处方药的良反应中都包括体重减轻,例如抗癫痫药、糖尿病药及甲状腺药物。减量或停用一些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硫利达嗪、美索达嗪)可引起严重体重减轻。体重减轻的患者通常接受过多年的高剂量治疗。
9. 其他物质滥用
10. 风湿性疾病
风湿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巨细胞动脉炎)患者的全身性症状中通常包含体重减轻。
11. 其他
导致摄食不足的社会因素:患者可能会因社会因素导致的摄食不足而出现体重减轻,尤其是老年人。
一些人必须为职业保持非常苗条的身材(如长跑运动员、模特、芭蕾舞者和体操运动员)。部分从事高强度训练的人必须大幅度增加卡路里摄入,以保持体重和肌肉质量。增加食物摄入量不一定足以维持体重,这可引起短暂或持久性体重减轻。
一些疾病能引起病理性的体重下降,如果出现体重过轻或体重下降过快,特别是在没有刻意减重,却出现体重明显下降时,建议及时就诊,排除以上疾病。
身体存在一个体重调定点,当体重下降后,身体都会通过调节饥饿感和代谢率来抗拒改变,如减少能量消耗和调节激素变化,产生有利于体重增加的适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