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脱皮
就诊科室:皮肤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杨苏腾

杨苏腾皮肤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1年02月0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3月28日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脚脱皮是什么?

脚脱皮是一种症状,多发生在小腿、足趾间、足底、足跟和足侧缘,常为双侧,也可为单侧。

脚脱皮是多种因素作用下表皮的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发生分离的结果,可表现为:

  • 皮肤表面白色、褐色、灰黄色糠秕状、云母状或领圈状脱屑,脱皮面积较大时可形成潮红糜烂面,伴或不伴渗出,部分皮屑可因角质增厚触之干燥质硬;
  • 亦可表现为脓疱 / 水疱干涸或破裂后脱皮,皮屑质韧,呈半透明薄纸样;
  • 或因浸渍发白变软。

主观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瘙痒或疼痛,亦可无自觉症状。

缓解方式

脚脱皮如何缓解?

多数轻症脚脱皮具有自愈倾向,下面方法有助于缓解症状:

  • 主要是对因用药:皮肤干燥者日常应加强润肤;湿疹性病变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足癣应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 对于脚多汗的人,建议选用纯棉材质袜子和透气性较好的鞋子,勤晾晒换洗,保持脚部皮肤干爽。
  • 每次洗完脚后,应及时擦干并涂抹润肤剂,避免足部浸渍造成角质层破坏。干裂、脱皮严重者,睡前可在涂抹润肤霜后,在足部裹缠保鲜膜进行局部封包治疗,促进脱皮部位愈合。
  • 忌热水烫洗或持续搔抓脱皮部位,避免破坏皮肤角质层和皮肤屏障功能。
  • 尽量避免使用肥皂等碱性物质洗脚。
  • 平时注意放松心情保证睡眠、营养均衡饮食。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脚脱皮症状,或者脚脱皮症状比之前严重了,需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

脚脱皮能撕掉死皮吗?

当脚部出现脱皮时,有些朋友会控制不住去撕这些「死皮」,那么脚脱皮真的可以撕掉吗?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把翘起来而尚未脱落的皮撕掉,对治疗脱皮没有任何帮助。

这是因为在撕掉老皮的同时,老皮末端尚未病变的皮肤可能因为机械性撕拉,造成局部角质层损伤,最终可能会伤及真皮,进而扩大脱皮的范围,不利于生长出新的皮肤;甚至可能造成局部破溃、出血,继而引发细菌感染,严重时甚至可形成丹毒或菌血症,让病情变得更加复杂。

脚脱皮需要补充维生素吗?

有人说脚脱皮是身体内部营养不平衡,缺少维生素所导致的,事实真是如此吗?理论上,该说法有一定可能性。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虽然微乎其微,但其在人体内发挥的作用却很大。当体内维生素供给不足时,会引起身体新陈代谢的障碍,从而造成皮肤屏障功能被削弱,进而产生干燥、脱皮等。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维生素缺乏引起脱皮的现象已非常少见。此外,脚脱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真菌性皮肤病引发的脚脱皮,单纯通过补充维生素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建议及时就医。

脚脱皮能用白醋、盐水,或碘伏等消毒杀菌剂泡脚吗?

网络上关于白醋、盐水,或碘伏等消毒杀菌剂泡脚好处的文章有很多,例如不但能治疗脚脱皮,还能润肤美白,强身健体等。事实上,这些说法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白醋属于一种弱酸性的物质,有抑菌杀菌的功效。使用低浓度白醋浸泡双足效果同清水洗脚一样,仅具有基础清洁作用。较高浓度白醋具有腐蚀作用可导致角质剥脱,加重脱皮症状。

盐水同样也可起到清洁作用,但对于脚脱皮无缓解作用。如果脚步出现大面积脱皮,甚至局部产生较深的裂口,长时间盐水浸泡会导致患处产生剧烈疼痛;当盐水浓度高于人体组织液浓度时,还会造成伤口周围组织细胞脱水,影响创面愈合。

碘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行业,具有广谱杀菌作用,需要直接作用于皮肤才能杀菌。将碘伏涂抹于脚脱皮部位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抗炎抗感染的作用,而溶于水后,药物浓度降低,不仅不能达到杀菌作用还会造成浪费。

无论是皮肤干燥还是足癣引发的脚脱皮,使用上述方法对其均没有缓解作用,使用不当甚至会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

脚脱皮能用香皂、洗手液、洗衣粉等洗脚吗?

人的皮肤呈弱酸性(pH 值约为 5.0~7.0,平均约 5.8),长期接触碱性香皂、洗手液、洗衣粉等,表皮的弱酸性环境就会遭到破坏,其阻碍细菌滋生的作用也会消失,进一步加重皮肤瘙痒、脱皮。

此外,强力洗衣液/粉中所含的碱性物质、表面活性剂除了影响水质外,还能损伤人体细胞膜,使表皮角蛋白变性,造成皮肤粗糙、脆性增加;增白洗衣液/粉中添加的有机氯、荧光剂属于有毒物质,长期使用会在人体内产生蓄积,对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脚脱皮时不建议用香皂、洗手液、洗衣粉等碱性物质洗脚。

健康小贴士:洗衣粉和消毒液千万不能混用,二者混合后很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导致氯气产生,当氯气浓度过高时,会刺激人的皮肤和呼吸道,严重时还会损伤心肺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脚脱皮能用足光散吗?

足光散是一种酸性的物质,主要针对于皮肤的真菌感染和角质层增厚的情况进行治疗,所以对于角化型湿疹、或者角化型足癣,治疗作用比较明显。

但是由于该药物成分主要以水杨酸和苯甲酸等高浓度的酸性物质为主,所以它的危害也比较明显。特别是对于水疱型足癣或者伴有皮肤破损的足癣,治疗就会产生局部刺激,对脚部皮肤产生腐蚀作用,反过来说更容易引起脚脱皮,甚至会造成局部继发性感染。所以对于足光散的应用需要谨慎对待,而且一定需要选择好适应证。

脚脱皮能自已用抗生素、抗真菌乳膏吗?

如果仅仅只有脱皮,有可能是皮肤干燥引起的皮屑脱落。程度较轻的脱皮可以通过加强润肤进行改善。如果足部有大量脱皮,露出潮红糜烂面,或局部裂隙较深,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百多邦(莫匹罗星)、夫西地酸及红霉素软膏抗感染。但自行频繁、大量使用抗生素乳膏,会使细菌对抗生素药膏产生耐药性。

如果除了脱皮还有脚痒、红疹、脚臭、水泡等症状,脚脱皮还需考虑与脚气有关。抗真菌药膏可有效抑制或杀灭真菌,但长期使用抗真菌乳膏,身体会对药物产生抗药性,此外还会加速用药部位皮肤的老化,因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完成疗程后就应该停止使用。

无论是抗生素乳膏,还是抗真菌乳膏,其本质都是药物,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和内服药一样,使用时有严格的禁忌,若使用不当也会影响疗效,甚至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在正规医院专科医师明确诊断、指导的前提下合理、规范使用,多数患者本身不具备完善的医疗专科知识,因此不建议患者自行购买使用抗生素、抗真菌乳膏,避免不正确用药使病情复杂加重。

就诊判断

脚脱皮什么时候去医院 ?

脚脱皮伴随以下症状和情况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1. 脱皮严重程度或脱皮范围持续扩大;
  2. 脱皮部位产生分泌物,淌黄黏水,并伴有异味;
  3. 脚部反复脱皮,迁延不愈,疼痛、瘙痒症状明显,或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4. 在脚脱皮的基础上,伴随显著瘙痒、红疹、脚臭、水泡等症状。
潜在疾病

脚脱皮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足部存在脱皮的情况,常见是下面这些因素所导致的:

乏脂性湿疹

乏脂性湿疹又名干性湿疹、冬季瘙痒症及裂纹性湿疹。患者皮肤表面可见「碎瓷」样细裂纹或薄薄的一层皮屑,主要高发季节在秋冬季。因为秋冬季天气较为干燥,空气湿度低,导致皮肤表面水分脱失,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得不到充足水分供应或滋养时会引起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发生坏死,从而导致小腿、足部皮肤脱落。

平时应该注意保暖、润肤,避免使用碱性香皂等洗澡;另外每天睡觉前使用热水泡泡脚,泡脚后及时擦干并涂抹润肤乳也可起到改善脱皮的作用。

足癣

足癣(俗称「脚气」)也可以出现脚部脱皮,表现为皮肤粗糙增厚、皲裂、脱屑,边缘清楚,可伴有趾甲增厚、污秽,多发生于足趾间隙、足跟和足侧缘,常为双侧,也可以单侧发病。

脚气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潮湿闷热的微环境会促进皮肤癣菌的滋生和扩散,相应的,脚部容易出汗的朋友症状可能会更严重。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脚部卫生,勤洗脚、换袜,保持脚部皮肤干爽。这种疾病一般不会自行痊愈,且具有一定传染性,应避免与他人混穿鞋袜,同时积极进行抗真菌治疗,包括外用杀真菌的药物,如达克宁、联苯苄唑乳膏等。如果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配合口服抗真菌的药物。对于转氨酶或者肝功异常者,切勿擅自服用抗真菌药,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慎重用药。

鱼鳞病

鱼鳞病是一组以皮肤干燥并伴片状鱼鳞样固着性鳞屑为特征的角化异常性遗传性皮肤病,临床上以寻常型鱼鳞病最常见,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自幼发病,皮损冬重夏轻,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背部,尤以胫前最为明显,屈侧及褶皱处甚少累及。轻者仅表现为冬季皮肤干燥,表面有细碎的糠秕样鳞屑,通常无自觉症状。

摩擦性水疱

摩擦性水疱是由皮肤内、外层间组织液异常蓄积形成,多与运动性摩擦、过度挤压有关。临床表现为患处针尖至硬币大小紧张发亮性水疱或血疱,疱壁厚,不易破裂,疱液澄清,继发细菌感染时可为脓性,水疱破溃后可有半透明薄纸样皮屑脱落,病程中常自觉疼痛。好发于足部、肘膝伸侧等易于摩擦部位。

出汗不良性湿疹

出汗不良性湿疹又称为汗疱疹,多发生于手掌、足趾部位,可能与精神因素、局部刺激或手足多汗等多种因素有关,汗腺导管堵塞导致汗液潴留皮下,形成深在性水泡。水泡一般不自行破裂,干涸后形成脱皮。病程中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及烧灼感,常反复发作。

局限性多汗症

局限性多汗症表现为患处的大量出汗,常初发于儿童或青少年,往往有家族史,情绪波动时加重,无明显季节性。多汗部位主要在掌跖、腋窝、会阴部,发生在足部的多汗症,即我们常说的「汗脚」。

而汗脚发生之后,如果不养成勤洗脚的习惯,皮肤可浸渍发白,导致脱皮加重,甚至还有可能患上脚气。因此,为了确保脚脱皮症状不出现,预防汗脚是很有必要的。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多数自觉瘙痒、烧灼感。急性期可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如为烈性的原发刺激,可使表皮坏死脱落,多数脱皮现象发生在接触性皮炎恢复期。

需要积极寻找病因,避免再次接触可疑性致敏物,辅以抗组胺药物治疗。

剥脱性角质松懈症

这是一种手、足部位的角质层浅表性剥脱性皮肤病,多于春夏或秋冬交界时发病,无明显瘙痒感觉,有自愈倾向。但脱皮严重时亦可造成脚掌部位疼痛,行走困难。

其处理方式主要为二个方面,一是皮肤保湿,简单地外擦滋养保湿的软膏就可以,避免碱性刺激,比如沐浴露、肥皂、化学原料等。二是外用皮肤角质促成剂,比如尿素维生素 E 乳膏、维A酸乳膏、他扎罗汀软膏等。

亚急性 / 慢性湿疹

足部湿疹也可以出现脱皮现象,在疾病的亚急性期或慢性期,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苔藓化等现象,皮肤表面覆有少量菲薄白色皮屑,瘙痒明显,夜间、遇热后加重,可以反复发作,但皮损处真菌镜检呈阴性,可以此与足部真菌感染进行鉴别。

治疗上可选用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瘙痒严重时可以口服抗组胺类药物。

掌跖脓疱病

掌跖脓疱病是指局限于掌跖部的慢性复发性疾病,跖部较掌部多见。好发于 50~60 岁,女性多见于男性。以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周期性的无菌性小脓疱,伴角化、鳞屑为临床特征。

剥脱性皮炎

剥脱性皮炎一般指红皮病,临床表现为广泛的红斑浸润伴糠秕状脱屑为特征,皮肤受累面积 ≥ 90% 是诊断本病的先决条件。该病变不仅仅表现在皮肤、黏膜和皮肤附属器,淋巴结甚至内脏均有受累。

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多种环境因素如外伤、感染及药物等均可诱导易感患者发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但以肘、膝伸侧及腰骶部最为常见,常呈对称分布。病程呈慢性,易复发,多数患者冬季复发或加重,夏季缓解。

幼年趾部皮炎

本病又名足前部湿疹、干燥性足跖湿疹、趾周围皮病。多见于 3~14 岁儿童,主要表现为跖前部及趾屈面边界清楚的红斑、表面干燥,可见细小裂纹。常对称发生,负重部位明显。可有瘙痒和 / 或疼痛。

维生素缺乏

由营养缺乏引起的脚脱皮一般与缺乏维生素有一定的关系。例如,缺乏维生素 A 可使上皮细胞的功能减退,导致皮肤干燥、粗糙和脱皮,角膜出现病变,夜间视力下降。但随着人们物质生物水平提高,该情况已十分少见。即便少部分人群出现营养不良,大多有消瘦等皮肤以外的异常表现。

参考资料
· 赵辨,毕志刚,吴绍熙,等.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M]. 第 2 版. 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 张学军,高兴华,何黎,等. 皮肤性病学[M]. 第 9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 吴志华. 皮肤科治疗学[M]. 第 3 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 冉玉平,李若瑜,,刘维达,等. 中国足癣诊断与治疗——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真菌学组专家共识[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 36(4): 270-271.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真菌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真菌亚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真菌学组. 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2017修订版)[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7, 12(6): 32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