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李锦皮肤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1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3日
传染性脓疱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化脓球菌浅表感染引起的具有强传染性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是脓疱疮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 70%,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染(包括接触患者或患者的污染物),蔓延迅速,可在儿童中流行。
英文名称:Impetigo contagiosa。
别名:接触传染性脓疱病、寻常型脓疱疮、非大疱性脓疱疮、黄水疮。
就诊科室:小儿皮肤科、儿科、皮肤科。
大多数研究发现,50%~70% 的患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其余患者为化脓性链球菌或两者混合感染所致。
链球菌常是早期致病菌,在此基础上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此外,年龄、皮肤破损、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如炎热潮湿)等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任何年龄人群都可感染脓疱病,但多见于 2~7 岁的儿童。
根据其病史、临床表现不难诊断,必要时疱液、脓痂细菌学检查。
有时需要与丘疹性荨麻疹、水痘鉴别:
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皮损泛发或病情严重患者可辅以系统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治疗以杀菌、消炎、干燥为原则。
此外, 鉴于有可能发生连球菌性脓疱疮后肾炎,,系统应用抗生素治疗应该受到相应的重视,尤其细菌培养鉴定为链球菌感染时,宜系统应用抗生素治疗。
不经治疗,创面也能在数周内自愈,且无疤痕形成。
链球菌性脓疱病有可能并发肾炎。 链球菌感染后发生急性链球菌后的肾小球肾炎的危险性高达 1%~15%,是儿童患者重要的并发症。
脓疱病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预后大多很好,但成人患者预后较差。不论治疗多么及时,不论多么适当,都不能减少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危险性。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及时治疗各种瘙痒性皮肤病,防止各种皮肤损伤;患者要适当隔离,尤其集体单位,患者接触过的毛巾、衣服及用具等应予消毒。
对于托儿所的高危儿童,皮肤破损处外用抗生素软膏可以预防脓疱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