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王国蓉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2月2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慢性病性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又称炎症性贫血、慢性炎症性贫血或炎症性低铁血症,通常是指继发于非造血系统疾病的慢性贫血。
常见的会引起贫血的非造血系统疾病有慢性感染、慢性肝病、慢性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
目前认为 ACD 的最重要原因是炎症因子导致铁调素合成分泌增多,机体铁稳态异常,进而呈现铁限制性红细胞生成。
积极治疗原发的慢性炎症或慢性病最重要。可给予补铁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来改善贫血。
ACD 是世界范围内第二大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仅次于铁缺乏导致的贫血。然而,目前尚无 ACD 患病率的详细统计学资料可查。
慢性病性贫血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存在已确诊的慢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HIV 感染等慢性感染、风湿性疾病、炎症性肠病、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本病受基础疾病影响,进展慢却持久。
慢性贫血可引发全身乏力、头晕以及全身各个系统的并发症等。
迄今为止,ACD 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依据相关研究,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慢性病性贫血常见于慢性感染、慢性肝病、慢性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
不会。
不会。
目前,还没有一种标准的诊断方法,常需要结合病史与实验室检测值来综合考虑其诊断。
对于存在急性或慢性感染病程、炎症性疾病或恶性疾病的患者,若具有轻至中度正细胞正色素性、低增生性贫血(即无证据表明红细胞生成率增加),可怀疑为 ACD。
基于现有资料,当出现以下所有检查结果时,一般可以确诊:
ACD 有很多类似于继发性贫血的临床特点,也很容易与系统性慢性疾病继发的贫血相混淆,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癌性贫血等。
因 ACD 特殊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性,加之多种慢性疾病是其发生的基础性疾病,不经过实验室相关指标的检测,很难做出明确诊断。
与患者的基础疾病相关,根据基础疾病的不同分别选择血液科、感染科、肿瘤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等进行治疗。如部分医院科室未细分,可就诊于普通内科。
不能。
ACD 的治疗要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条件下对症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治疗措施:
医生根据患者的一般状况、基础疾病及病情严重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决定是否住院治疗。
本病能否根治,与患者的基础疾病相关,感染的患者在感染控制、病情好转后可以逐渐恢复,而恶性肿瘤患者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加重。
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受凉和感染;合理饮食,保持充分的营养,不偏食,可以适当进食动物肝脏等含铁较丰富的食物。
需要,遵医嘱复查血液学相关指标及与基础疾病相关的辅助检查。
早期发现并治疗基础疾病,可预防慢性病贫血发生。遵医嘱定期复查,可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慢性病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