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经途鼻科医师
潘春晨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1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0日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UACS)又称鼻后滴流综合征,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除咳嗽、咳痰外,还可有感冒表现,如鼻塞、鼻涕,频繁清嗓子、咽后壁有粘液附着和鼻后有滴流感或异物感。
UACS 是多种疾病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较为复杂。其病因与普通感冒、过敏性鼻炎、其它非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及咽喉部疾病(如慢性咽喉炎、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咽部反流相关。
国外有研究显示,在 3~8 周的亚急性咳嗽患者中,UACS 患者占 1/3; 在大于 8 周的慢性咳嗽患者中,UACS 占 24%~41%。在儿童与老年人中常见。
UACS 需与感冒咳嗽相鉴别。
咳嗽时间不同。前者是慢性咳嗽,通常持续 4~8 周以上;后者是急性咳嗽,多在 1~4 周好转,少超过 8 周,其病程有自限性,随着感冒的好转,咳嗽症状可消失。
病因也不相同:
UACS 常与鼻、咽、喉、扁桃体的疾病有关。除咳嗽、 咳痰外,可表现为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加(鼻涕)、 频繁清嗓子、 鼻后滴流感(感觉有异物要吞咽)。
医生检查可以发现咽后壁淋巴滤泡明显增生(鹅卵石样改变)、咽后黏液附着等。
根据不同的原发疾病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如可疑过敏性鼻炎可有黏膜苍白、水肿等,怀疑鼻窦炎可见总鼻道、中鼻道较多脓性分泌物,怀疑腺样体肥大可表现为夜间打鼾等。
目前为止, UACS 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世界各国医生对该病的定义和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关于 UACS 病因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包括早期的鼻后滴漏理论、 随后的慢性气道炎症理论以及近期的感觉神经敏感性增高理论等 。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UACS 可被看作过敏性咳嗽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型。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 UACS 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方面:
由于上下气道炎症性疾病的联系非常紧密,如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对哮喘的发生都会产生影响;并且上气道的炎症性疾病往往相互影响,如过敏性鼻炎的儿童常伴有腺样体肥大,导致诊治的困难。
UACS 是多种疾病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较为复杂。其病因与普通感冒、变应性鼻炎(AR)、非变应性鼻炎(NAR) 、慢性鼻炎-鼻窦炎(CRS)及咽喉部疾病(如慢性咽喉炎、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咽部反流相关。
在儿童与老年人中常见,这主要与此人群的特殊性有关。
儿童:
老年人中:
UACS 不具有传染性。
由于 UACS 是多种疾病的临床综合征,如果是因为上气道过敏性疾病导致的,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其有一定的遗传机率。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患有上气道过敏性疾病,则其子女患有过敏性疾病的机率较大,如果父母双方均患有上气道过敏性疾病,则其子女患有过敏性疾病的机率更大。
但子女患有过敏性疾病是否能导致 UACS,则不能一概而论。
其诊断没有确切标准,最终确诊取决于患者对相应治疗的反应。结合现有的指南建议,UACS 诊断建议参考以下标准 :
UACS 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而是上气道多种病因造成的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所以,拟诊 UACS 同样不是诊断终点,尚需进一步明确其原发疾病,如各种类型的鼻炎(变应性、非变应性、感染性等)、鼻窦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
为了确诊原发性疾病,做相应的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等需做皮肤点刺试验或抽血查变应原确诊,从而避免接触过敏原,杜绝过敏的发生。但是,做变应原检验需注意,检查前 24 h 停用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能类药物、抗组胺药、黄嘌呤类药物、色甘酸钠等药物。
对于鼻窦炎的诊断,先行鼻内窥镜确诊,再根据情况进行鼻窦 CT 检查,评估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
腺样体肥大一般需鼻内镜检查确诊,并评估腺样体增生程度,但是对于不能配合的患儿,可行 X 线或 CT 检查以辅助诊断。
咳嗽变异哮喘虽然也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可由感冒诱发,但其抗炎等治疗后往往咳嗽难愈,化验或者其他检查表明没有明显的感染征象或者经过长期的抗生素治疗无效,可行支气管激发 / 舒张试验以鉴别。
咳嗽是胃食管反流最常见的食管外症状之一,其次为咽球感和(或)咽部异物感、咽喉灼痛、声音嘶哑。原因是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的临床表现。
此为排除诊断,为儿童心理因素引起,并无实质性感染原因或病灶,要经过心理治疗,或行为干预后咳嗽症状能得到改善的。
比如结核、百日咳、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上述疾病都有明确病原感染:
支气管扩张除了咳嗽为主症外,还有脓痰、咯血等症状,扩张病灶破坏大血管还会出现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胸部 CT 是支气管扩张的金标准。
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X 线检查无异常,晚期可有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胸痛及消瘦等表现,此外,肺癌患者往往有长期吸烟史。其可以没有鼻咽部症状,对于怀疑肺癌,应及早行胸部 CT 或支气管镜进一步确诊。
常见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停药后咳嗽可缓解支持药源性咳嗽的诊断。
常见于儿童中耳病变者,因刺激迷走神经耳支所致,去除病变后,咳嗽可缓解。
UACS 要去看耳鼻咽喉科、呼吸内科。
通常不能,UACS 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症状,以防病情加重。
一、UACS 应该针对病因治疗:
治疗首选用抗组胺药和(或)和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辅助以口服抗组胺药、口服减充血剂和鼻腔生理盐水冲洗,大多数病人在初始治疗后数天至 2 周内起效。
首选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第二、三代抗组胺药治疗。
多种疗法可用于治疗伴或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包括生理盐水冲洗 / 喷雾、鼻内用 /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以及抗白三烯药物。药物都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和疗程,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建议咨询专科医师,必要时可行经鼻内镜手术治疗。
急性发作期需服抗感染治疗,症状控制不佳,具有手术指征可以手术治疗。
注意营养,预防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原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腺样体将逐渐萎缩,病情可能得到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有的患儿常常伴有鼻炎,鼻窦炎,经过恰当的治疗鼻腔通气好转,临床症状可以减轻。
如保守治疗无效,应尽早手术切除腺样体,手术常同扁桃体切除术一并进行,如果扁桃体不大且很少发炎则可单独行腺样体切除。
二、UACS 的对症治疗:
可减轻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缓解鼻塞症状,但不宜长期应用,需要警惕其导致药物性鼻炎的不良反应。
鼻喷剂疗程一般 < 1 周,必要时可联合口服抗组胺药、口服减充血剂,疗程为 2~3 周。
黏液溶解剂(羧甲司坦 / 厄多司坦)治疗慢性鼻窦炎可能获益。国内常用,但缺乏高质量证据。
用盐水冲洗鼻腔可以减少鼻后滴漏,去除分泌物,并冲走变应原和刺激物。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尤其有帮助。
有限的数据显示冲洗更为有效,建议优选鼻腔冲洗,次选鼻喷雾。鼻腔冲洗可改善多种鼻炎症状,正确使用时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可以在给予其他鼻内药物之前临时用盐水冲洗鼻腔,以便在用药时黏膜刚被清洁过。
如果需手术治疗时,是需要住院的,否则不必住院治疗。
如果是鼻窦炎手术,会有鼻腔粘连、脑脊液鼻漏,损伤眼睛的风险,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会有术后出血的风险。
手术恢复时间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恢复时间最快也要 2 周左右,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恢复时间最快也要 1 月左右。
解除病因后,UACS 能够彻底治愈的。
UACS 应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鼻涕」症状。可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烹饪时注意少放盐、少用含盐高的调料;少吃腌制菜、肉等;不喝酒以减轻对咽喉粘膜的刺激。
规律作息,禁烟酒,清淡饮食,保持室内干净。
UACS 不建议吸咽,同时强烈建议戒烟。
UACS 手术主要涉及鼻窦炎开放术、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手术。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 1 周进食冷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软食及正常饮食,防止伤口伪膜破裂出血。
上述手术后均应合理应用抗生素抗感染,鼻窦手术及时清理鼻腔填塞物,减轻局部疼痛等不适感。
UACS 是需要复查的,症状发作期应遵从医嘱定期复查。症状缓解期可半年至门诊复查。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居住环境应保持干净。有不适时及早去医院就诊,并定期复查以杜绝 UACS 复发。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治疗病因性疾病。另外,有不适症状尽早至医院就诊,以防止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