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龙小儿外科主治医师
蒋利锋骨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10月3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斜颈(Torticollis)是指一种不自然的头部和颈部倾斜、旋转和弯曲的位置,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个特殊的诊断。
在拉丁语中,「tortus」意为「扭转」,「collum」意为「颈部」。
由 Tubby 在 1912 年首次提出。
斜颈在儿童中的发生率大约为 1.3%。
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出现头颅、颜面和脊柱的相应畸形,并逐渐加重,不仅限制颈部活动,而且损坏外观形象。
斜颈可以分为先天性斜颈和后天性斜颈,潜在的病因从相对良性到危及生命的情况都有存在。
后天性斜颈从发病的时间又分为急性斜颈和非急性斜颈。
发病原因为累及胸锁乳突肌或斜方肌损伤或炎症、伴代偿性肌肉痉挛或牵涉痛的急性感染、寰枢椎旋转移位、颈部肌肉痉挛、颈神经受到刺激、眼性斜颈、姿势性斜颈、良性阵发性斜颈、肌张力障碍反应、Sandifer 综合征等。
包括了习惯、创伤、感染、韧带、炎症、肌肉、骨性、眼部、精神和神经系统等各个方面,因为病因非常广泛,所以在鉴别诊断时应考虑不同的疾病。
小儿斜颈常见的有四种:骨性斜颈、肌性斜颈、眼性斜颈、习惯性或姿势性斜颈。
一般以习惯性或者姿势性斜颈以及先天性肌性斜颈多见。
治疗上,对于小儿斜颈,小婴儿时期都不必急于手术治疗。可通过被动调节头部及颏部方向来改善。
而在后天性斜颈中,婴幼儿非急性斜颈中最常见的为姿势性斜颈;儿童期急性斜颈最常见的原因为寰枢椎旋转移位,多因为头颈部轻微创伤或感染后出现疼痛、斜颈,以及关节活动度减小。
落枕也属于急性斜颈的一种。
与先天性斜颈相比,后天性斜颈儿童通常年龄较大、发病更急。
其中姿势性斜颈:家长会感到患儿头部向一侧倾斜、颏部转向对侧,但颈部活动不受限,临床上无包块,无肌肉紧张,主动及被动活动都到位。
后天性斜颈常发生在颈部。
后天性斜颈中非急性斜颈起病不容易发现,进展比较慢,会持续恶化,就像下长坡一样,慢却持久。
急性斜颈发作快,伴有明显疼痛,及颈部活动受限以及头部偏向健侧,下巴转向患侧。
后天性斜颈如治疗不及时可出现,伴有斜颈症状者,随着斜颈进一步加重,患儿出现头颈部明显偏斜,旋转受限,严重者出现头面部发育不对称,斜形头,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颈椎和脊柱发生畸形,对患儿的身体、生理、心理、学习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后天性斜颈分为急性斜颈和非急性斜颈。
常见病因为累及胸锁乳突肌或斜方肌损伤或炎症、伴代偿性肌肉痉挛或牵涉痛的急性感染、寰枢椎旋转移位、颈部肌肉痉挛、颈神经受到刺激、眼性斜颈、姿势性斜颈、良性阵发性斜颈、肌张力障碍反应、Sandifer 综合征等。
包括了习惯、创伤、感染、韧带、炎症、肌肉、骨性、眼部、精神和神经系统等各个方面,因为病因非常广泛,所以在鉴别诊断时应考虑不同的疾病。
而在后天性斜颈中,婴幼儿非急性斜颈中最常见的为姿势性斜颈;儿童期急性斜颈最常见的原因为寰枢椎旋转移位,多因为头颈部轻微创伤或感染后出现疼痛、斜颈,以及关节活动度减小。
其中自发性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常常因为寰枢椎邻近软组织炎症导致,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称为「Grisel综合征」。因为颈部淋巴结炎症刺激颈部肌肉痉挛收缩,局部充血明显,加上颈椎韧带松弛,易于出现脱位。
也有少部分患者因为长时间保持斜颈姿势,加之韧带松弛,血液回流不畅,出现脱位现象。人们常说的「落枕」即属于自发性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
后天性斜颈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其中姿势性斜颈常见于婴幼儿,寰枢椎旋转移位常见于儿童期急性斜颈。
后天性斜颈诊断不困难,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即头部向一侧倾斜、颏部转向对侧,颈部无明显包块或肌紧张。但是如需确定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后天性斜颈,需进一步检查明确。
一般需要做以下一些检查:
因为症状类似原因,后天性斜颈可能和先天性肌性斜颈、骨性斜颈、眼性斜颈等疾病混淆。医生需要通过做上述检查来区别。
后天性斜颈,儿童建议到儿科或小儿骨科就诊,成人建议至骨科或脊柱外科就诊。
部分后天性斜颈可自行好转,例如落枕等。
治疗上,后天性斜颈建议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保守治疗:
对于非急性斜颈,小婴儿时期都不必急于手术治疗,大多数可通过保守治疗来改善,疗效非常确切。(成年女性的痉挛性斜颈目前不可治愈,治疗上以药物、局部注射 A 型肉毒素治疗为主。)
头部调节:婴儿放松后平卧,家长辅助婴儿头部两侧,左右旋转各 90°,左右弯头使耳达肩,交替运动各 10~20 次。每睡眠时即运动 1 次,保证患儿各部肌肉伸张发育正常,不致萎缩。
姿势调节:对于婴幼儿在喂奶或者睡眠时,经常做到头部转向健侧,下巴转向患侧,以改善患侧的斜颈。
对于急性斜颈,多数寰枢椎旋转移位,可以自愈,但是少数病例,疼痛消失,斜颈仍然存在。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及畸形程度需行进一步治疗:如颈托制动、颈椎牵引、halo 支具复位、抗生素、肌肉松弛剂、镇痛药等。
手术治疗:
多数后天性斜颈可不需住院治疗。
手术治疗的风险:周围神经血管损伤、椎体畸形、颈部活动障碍等。
后天性斜颈根据不同病因,恢复期有所不同。
后天性斜颈多数可以治愈,少数病例恢复较差。
在饮食上,多进食,保证营养摄入,注意多吃水果、蔬菜;荤素搭配合理,如果是素食主义者的话,注意多吃大豆类来补充蛋白,可以喝牛奶的话,注意保证每天 300~500 mL 牛奶(具体根据年龄而定,听营养或儿科医生建议),避免缺钙。
急性斜颈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活动,以平卧休息为主;非急性斜颈可以适当活动,注意通过日常活动调节斜颈带来的视物、活动的异常;积极调整心态,当精神压力大、情绪紧张时,学会自我调节。
术后不要进食过度油腻食物,鼓励术后多吃,保证充足营养,有利于伤口愈合。护理上,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
术后前 2 天,减少活动,以免伤口疼痛出血等,保持伤口干洁,定期换药,避免感染及裂开。疼痛好转后,开始逐步功能康复训练。
定期至专科门诊复查,复查斜颈恢复、颈部活动等情况
后天性斜颈根据病因,急性斜颈不建议剧烈活动,非急性斜颈可以适当开展体育锻炼。
后天性斜颈需格外当心斜颈伴随的视物及脊柱活动度的异常。
后天性斜颈根据病因:
后天性斜颈患者症状出现后,应积极到相应专科治疗,同时避免损害因素持续,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