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呕吐
就诊科室:儿科
词条作者
李卫国

李卫国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范运柱

范运柱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0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4月26日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婴儿呕吐是什么?

婴儿指的是小于 1 岁的儿童。婴儿呕吐是婴儿期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生后不久的呕吐、吐奶或呕吐含有胆汁的胃内容物。
呕吐可能是生理性的,没有危害的;也可能提示严重疾病,需要立即就医。
呕吐的伴随症状常有恶心,即想吐的感觉。呕吐时可能会有一些痛苦不适,呕吐物可以为食物、消化液、胆汁、鲜血或咖啡渣样物等。
如果是由疾病导致的呕吐,常常会伴有疾病相应的症状,比如急性胃肠炎会有发热、腹泻,肠梗阻有腹胀、腹痛哭闹、精神差,脑炎会有发热、囟门突出、精神差、甚至抽搐,等等。

婴儿呕吐常发生在什么部位?

呕吐是一种消化道症状。导致呕吐发生的「诱因点」通常在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喉、食管、胃、十二指肠,等等。

婴儿呕吐发作的机制是什么?

呕吐的原因是胃部的压力增大,胃内容物从食道返流后,强迫性从口腔排出。呕吐的发生机制涉及复杂的神经反射。造成呕吐的原因除了消化道疾病,还与代谢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有关,比如酸中毒和脑膜炎。

婴儿呕吐症状常在什么时间发作?

呕吐在不同年龄儿童发生,所提示的疾病不同。比如健康小婴儿吃奶后的呕吐提示吐奶;新生儿期的呕吐可能提示咽下综合征。新生儿呕吐超过 12 小时,其余婴儿超过 24 小时提示为「长时间」呕吐,需要立即就医。

婴儿呕吐跟婴儿吐奶、溢奶有什么区别?

广义上呕吐会包括吐奶、溢奶。

狭义上的婴儿呕吐通常是指病理性的反射或症状。吐奶或溢奶通常是指婴儿期的生理现象,即由于食管下端发育尚不成熟,吃奶后出现奶液返流的现象,常伴有打嗝。吐奶或溢奶通常不剧烈,不引起婴儿的不适,随着发育会逐渐改善。

婴儿呕吐影响打疫苗吗?

经专业人员评估后,非严重疾病因素造成的呕吐通常不影响疫苗接种,比如轻微胃肠炎,吐奶等。

缓解方式

婴儿呕吐怎么办?

  1. 婴儿出现呕吐时,如果没有其它异常症状,可以先暂停喂养 1~4 小时,减轻孩子的消化负担,避免再次呕吐或者导致呛奶,参考下文「可以吃什么」。
  2. 婴儿呕吐时需要加强照看,帮孩子及时侧身,防止呛奶和误吸。
  3. 为了减轻溢奶和吐奶(胃食管反流),小婴儿吃完奶后需要及时拍嗝。

婴儿呕吐需要做什么检查吗?

最重要的是全面采集病史和查体,当怀疑相关疾病时,呕吐的检查可能包括腹部正位片、血常规、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生化检查、呕吐物检查、尿常规等检查。

婴儿呕吐期间可以吃什么?

方法一

  • 急性呕吐出现后,未见其它不适。可以暂停喂养食物 4~6 小时,等孩子消化道休息后,尝试再次喂养。
  • 但禁食期间不禁液体,可以尝试频频少量地喝口服补液盐 Ⅲ 溶液,用于预防和治疗脱水。比如每 1~2 分钟用勺子喝不超过 5 毫升的液体。视呕吐量,补液总量约为 50~100 mL/kg,分在 4 小时内喝完。
  • 若 4~6 小时后无呕吐,可以尝试进食母乳、配方奶等液体食物。

方法二

  • 急性呕吐出现后,未见其它不适。可以暂停喂养食物和水 1 小时, 1 小时后无呕吐,可以尝试比如母乳、配方奶和其他容易消化的液体食物,由少到多尝试,比如隔 1 小时增量尝试 30、60、90 毫升。
  • 如果不能耐受进食,则再禁食 1 小时后尝试,或者按方法一处理。
    待能耐受液体食物,就可以在一天内慢慢由流质、半流质过渡到正常的饮食。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婴儿呕吐,或者婴儿呕吐加剧和持续,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

婴儿呕吐不可以吃什么?

呕吐后不建议立即进食,特别是需要咀嚼的食物。

同时,很少有药物治疗呕吐症状,所以不建议家长自行用药。

image

就诊判断

婴儿呕吐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婴儿呕吐伴随以下症状和情况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 频繁的呕吐,影响进食。
  • 呕吐后虚弱无力或暴躁易怒。
  • 呕吐导致出现脱水现象,比如尿少、口干、精神状态变差。
  • 呕吐物出现胆汁、血液或咖啡渣样物。
  • 长时间呕吐(新生儿>12小时,1岁以下24小时)
  • 伴随有腹痛、腹胀、前囟隆起、发热、惊厥或黄疸等异常症状。

婴儿呕吐后嗜睡正常吗?

婴儿呕吐后会出现短时间的疲惫和脸色差,但嗜睡是不正常的表现。需要立即就医。

潜在疾病

婴儿呕吐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婴儿呕吐可能与以下疾病相关:

  1. 咽下综合征:表现为出生后数小时内出现的呕吐黏液,或血液,通常认为与新生儿在分娩时咽下羊水有关。如果呕吐影响喂养,可使用温盐水洗胃治疗。
  2. 肠梗阻:多种原因可导致肠道梗阻,比如肠套叠,发育异常。可引起胆汁性呕吐,是婴儿期的急疹,需要立即就医。
  3. 急性胃肠炎: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例如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常伴有发热和腹泻症状。
  4. 食物过敏:常发生在摄入过敏的食物,比如牛奶蛋白,鸡蛋。由 IgE 介导的食物过敏在几分钟内即可发生呕吐。同时可能伴有皮疹等过敏表现。
  5. 遗传代谢病:在婴儿人群中是少见的呕吐病因,但成功识别可挽救生命。例如有机酸血症,在新生儿期间表现为嗜睡,喂养困难,酸中毒。
  6. 脑膜炎:是由颅内压增高引起。可表现为发热,意识改变如嗜睡和昏迷。查体可发现前囟膨隆。
  7. 消化道畸形:出生后即出现呕吐,流口水。食道闭锁时通常有羊水增多。
  8. 先天性巨结肠:生后逐渐出现腹胀,排便少,可伴有呕吐。
  9. 喂养不当:通常其他方面正常,生长发育正常,询问病史有过度喂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