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睿妇产科医师
曹亚磊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10月2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孕期腹痛是指怀孕期间孕妇出现的腹部疼痛,也叫作「妊娠期腹痛」,大众也可能称为「孕期肚子疼」,包括怀孕本身或相关疾病导致的腹痛和孕期腹腔内其他器官病变时合并的疼痛,是孕期最常见也是较为复杂的症状之一。
根据导致孕期腹痛发作的病因,孕期腹痛发生的部位可以在下腹部、上腹部及全腹部。
根据导致孕期腹痛的原因,腹痛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任何时间都可能发作。
孕期腹痛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有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根据导致腹痛发生原因的不同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腹痛的性质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并非所有的孕期腹痛都会伴有阴道出血,大多数腹腔内脏器的炎症引起的腹痛都不会伴有明显的阴道出血,盆腹腔内脏器破裂形成的内出血也不会出现阴道出血。
但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到母胎安危。
对于生理性的腹痛,如孕足月出现的宫缩痛是自然分娩发动时的一种表现,是宝宝顺产的必经之路,这种疼痛一般是不会对胎儿造成明显影响的。
对于妊娠合并症或腹腔内其他脏器病变导致的孕期腹痛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影响,甚至导致胎儿流产、早产或者胎死宫内。
由于孕期腹痛的原因复杂、多样,疾病转归的不确定性较大,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所以所有的孕期腹痛都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孕期腹痛伴随以下症状和情况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伴有规律性、阵发性的下腹疼痛
这种情况一般提示先兆临产或早产临产的情况,提示胎儿可能在短期内会娩出,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产科专科检查评估及处理。
伴有阴道流血
常提示先兆流产、宫外孕的可能性大,属于妇科急诊,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处理。
持续性腹痛伴有恶心、呕吐
通常见于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妊娠合并盆腔肿块扭转或破裂、妊娠期脂肪肝、妊娠期泌尿系感染、妊娠期阑尾炎、胃肠炎等。
造成孕期腹痛的病因分为怀孕本身造成的腹痛和怀孕合并有腹腔内脏器病变所造成的腹痛两大类,分别简述如下:
一、怀孕本身导致腹痛
宫缩导致的腹痛
规律宫缩呈现阵发性、有节律性的疼痛,每次疼痛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都比较规律,常伴有腹部发紧发硬的感觉。
流产
在孕早中期都可能发生,常伴有阴道不规则的流血,经治疗后好转可继续妊娠,如果同时伴有组织物排出或者经治疗后出血增多,则进展为难免流产。
宫外孕
表现为停经后的阴道流血、腹痛,未发生破裂时常为一侧下腹部的隐痛或酸胀痛,当发生宫外孕流产或破裂时可表现为单侧撕裂样疼痛,伴恶心、呕吐。
怀孕合并子宫肌瘤变性
孕期在雌孕激素的影响下子宫肌瘤迅速生长会发生血管破裂,出血弥散在肌瘤组织之间,导致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常出现体位改变后的一侧剧痛,常伴恶心、呕吐。
怀孕合并妇科肿瘤扭转
常见的有怀孕合并卵巢良性肿瘤扭转以及合并浆膜下子宫肌瘤扭转,典型表现常为孕期突然发生一侧下腹部的剧烈疼痛。
子宫破裂
一般在孕晚期较多见,常见于既往有过剖宫产史或子宫手术史的孕妇,可表现为突然感到的腹部剧烈疼痛,随之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表现。
胎盘早剥
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部疼痛、腰酸及腰背部疼痛,通常无阴道流血或仅有少量阴道流血。
重度子痫前期
重度子痫前期可造成严重的肝功能损害甚至肝包膜下血肿形成时会出现右上腹疼痛的表现。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发病率较低,但致死率极高,多在孕晚期发病。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恶心呕吐和剧烈上腹痛,发病后 1 周会出现越来越重的黄疸表现。
二、孕期腹腔内脏器病变造成的腹痛
妊娠合并急性胃炎
发病初期常出现上腹部隐痛,典型表现还有呕血和黑便的表现,出血量较多时可出现孕妇贫血的症状。
妊娠合并消化性溃疡
常为中上腹部的疼痛,和饮食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呈反复发作的特点,多在孕前有消化性溃疡的病史,还可伴有烧心、反胃、反酸等症状。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
常在进食油腻饮食或夜间发作,出现右上腹距离绞痛或胀痛,疼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伴恶心、呕吐及发热,甚至出现寒战。
妊娠合并胰腺炎
腹痛常位于腹正中或左、右上腹部,表现为时轻时重的特点,在饱食或高脂饮食后可加重病情,常伴恶心、呕吐。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
孕早期急性阑尾炎常表现为上腹痛转移至脐部,再转移至右下腹局限性腹痛,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中晚期急性阑尾炎受子宫位置的影响,疼痛的程度有时候不会特别明显。
妊娠合并肠梗阻
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绞痛,常伴有呕吐、腹胀等症状。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还会出现排气排便停止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