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睿妇产科医师
李卫国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2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畏寒,顾名思义就是指害怕寒冷,是指人体出现比平时健康状态更加容易感到寒冷,跟人体热量不足、环境温度过低或者人体热量散失过快有关。
大多数畏寒表现是一过性的,可以为健康或者是疾病的表现之一,主要与饮食不当、衣着不当、缺乏运动、营养缺乏或发热等急性疾病有关;还有部分长期出现畏寒表现的人可能患有贫血、低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或者其他代谢性疾病。
寒战是指人体的骨骼和肌肉在不受大脑意识的控制下出现有规律性的收缩,主要是人体为了抵抗外界的低温刺激、维持正常体温而进行的一种机械性产热方式。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可以起到减少和弥补热量损失的作用。常表现为全身发冷、发抖、起鸡皮疙瘩、汗毛竖立等,也有俗称为「寒颤」。
寒战一般是一种全身性的症状,表现为全身多部位骨骼和肌肉的不随意性、规律性抖动。
发生机制:当人体内环境或体外环境出现变化,导致控制体温受到刺激影响,人体的皮肤或体内存在的一些感知温度的组织细胞会把人体受到的刺激「告诉」(反馈给)大脑「司令部」,也就是我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大脑在感知到人体热量不足这一信息后,会向人体主要的骨骼和肌肉释放信息:人体热量现在不足,需要骨头们、肌肉们「抖动」一下来额外产生一些热量,所以便出现了不受人体自身控制的肌肉和骨头的「抖动」、起鸡皮疙瘩,也就是出现我们所说的寒战症状。
寒战发作的时间和导致寒战发生的原因息息相关,导致人体体温控制失衡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都可能会出现寒战。比如遇到恐惧、紧张的不良事件时,排尿时,麻醉导致人体体温下降时,服用某些药物或输血时,或者感染了一些病原体等情况时都会导致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出现一过性或持久性的波动,导致寒战的发生。有关寒战发生的具体原因我们将在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饮食
在进食方面要注意避免食用不洁、变质、存放过久等引起感染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诱发消化系统的炎症。饮酒后要避免着凉、淋雨,以防发生大叶性肺炎。当普通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寒战时可适当饮温开水和食用维生素 C 丰富的食物如橙子等来促进康复。
生活方式
做好室内通风、清洁工作,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避免着凉、淋雨、过度疲劳,禁止进行力量或剧烈运动。
药物推荐
大部分寒战伴发热与人体⾃限性感染有关,最常⻅的原因是病毒感染,例如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在出现寒战、发热时可使用一些退热止痛剂减少寒战对人体生理、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和乙酰氨基酚类药物,但不可长期服用。尤其对于反复寒战、发热的疑难杂症是需要去医院就诊进行专科处理的。
并不是所有情况下的畏寒和 / 或寒战都应该去医院就诊,诸如考试或者对某些事物的恐惧造成的寒战,或者周围短暂低温状态下出现的畏寒和 / 或寒战,或其它生理状况下出现的畏寒和 / 或寒战都是在短暂时间内可以自行缓解的,不需要其他特殊的医疗手段干预,就不用去医院就诊了。
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无法缓解的持续性的甚至逐渐加重的畏寒和 / 或寒战,是需要去医院就诊进行查找病因、明确诊断,进行进一步治疗的。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导致畏寒的常见疾病:
寒战可能与下列疾病或非疾病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