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刘兴荣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2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胸膜是衬于胸壁内面、膈上面、纵膈两侧面和肺表面处的一层浆膜。可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两部分。
覆盖于肺表面和伸入肺叶间裂内的称为脏胸膜;壁胸膜贴附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膈表面。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并且形成一个封闭、狭窄、呈负压的腔隙,即胸膜腔。
恶性弥散性胸膜间皮瘤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其次为胸闷、气促、咳嗽、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等,肺性骨关节病及低血糖很少见。
多数病人在就诊时已有不同程度的胸膜腔积液,大量的胸膜腔积液可压迫肺组织,导致呼吸困难。
肿瘤侵犯和压迫临近器官时,还可产生以下症状和体征:
关于转移性胸膜肿瘤,恶性胸膜腔积液也称癌性胸膜炎是胸部晚期肿瘤的常见并发症。
其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其中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的轻重与胸膜腔积液的量及增长速度有关,大量胸水者症状明显,穿刺抽吸胸液后上述症状可得到暂时缓解。
其他症状有发热、畏寒、心悸、乏力、体重减轻等。
最常见症状就是局部胸痛,并且常常偏向于一侧疼痛,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很高。
另外还可能引发持续性钝痛,并且这种情况会随着病情逐渐发展,可能会感觉到弥散并且难以忍受的疼痛,这种情况下的疼痛往往不受控制,还会伴随明显的呼吸困难。
恶性胸腔积液,在疾病发生初期就会感觉到明显的胸闷、气短、胸痛、消瘦和咳嗽,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一小部分会出现咯血的症状。
当出现咳嗽、气促、胸痛、胸闷和消瘦,应该高度怀疑是呼吸系统出现了问题,这时我们应该及时的去医院就诊。
结合相关检查,例如,彩超、CT、MRI 等,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胸腔内有大量积液,我们有理由怀疑可能是胸膜恶性肿瘤。
原发性胸膜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与石棉接触史密切相关,虽然现在很多研究表明恶性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患者无明显石棉接触的职业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石棉与恶性弥漫性胸膜肿瘤没有相关性。
主要是因为我国是一个石棉生产和使用的大国,石棉是天然存在的,其防火、绝缘、保温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机 械、石油、化工、冶金、电力、交通及军工等现代工业中,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有着非常庞大的群体都属于间接职业暴露人群及环境暴露人群。
转移性胸膜肿瘤其病因主要与原发病灶密切相关,主要来源是肺癌胸膜转移36%,其次为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胃癌和肉瘤特别是黑色素瘤,恶性肿瘤胸膜转移可引起恶性胸腔积液,6% 有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人从未找到原发癌。
有三种 3 肿瘤转移至胸膜,引起恶性胸水,约占全部恶性胸水病例的 75%:
肺癌 30%,乳腺癌 25%,淋巴瘤 20%,转移性卵巢癌占 6%,肉瘤,特别是黑色素瘤占了 3%,6% 有恶性胸水的病人从未找到原发癌。
胸部 CT 扫描范围较局限,而 PET-C 葡萄糖代谢显像更直观扫描范围更大,它可以很好的显示生物体的代谢情况,因此在发现全身远处转移方面 PET-CT 明显强于 CT 检查。
有文献报告,胸膜恶性肿瘤的 PET-CT 检查可以在一定概率上检出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周围淋巴结、腹 膜、肝脏等部位的转移灶,PET-CT显像在胸膜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评价疗效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CT 可见胸壁广泛增厚、结节状隆起、恶性胸腔积液;PET-CT 检查,是我们注射一种药物,这种药物就是一种脱氧葡萄糖,所以体内有对葡萄糖代谢旺盛的细胞,就会吸收这种药物。
而恶性肿瘤就是一种葡萄糖代谢很旺盛的疾病,所以我们可以在 PET-CT 上观察到高代谢,同时还可以测量数值,这样就怀疑它可能是恶性。
但是无论是 CT 还是 PET-CT 都是无法确诊的,这些都是从影像学的角度分析得到的,对于确诊胸膜恶性肿瘤还必须要有组织学和病理学上的依据,因此需要行胸腔镜下胸膜活检,得到明确的病理结果。
胸膜恶性肿瘤的治疗有以下几种方法:
胸膜恶性肿瘤的预后极差,确诊后中位生存期约 6~9 个月,有研究表明其确诊后的 6 个月、1 年、5 年生存率分别为55%、33%、5%。
虽然目前治疗胸膜恶性肿瘤的方法很多,但效果欠佳,主要依靠手术、全身化疗及胸腔灌注化疗等综合性治疗,其目的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减轻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和其他恶性肿瘤的预防一样,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并做好定期复查。
研究证明,乐观的心态、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保持人的免疫机能在最佳状态,充分发挥抗癌活性,加速康复和防止复发。
饮食方面,注意均衡膳食,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和优质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