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范运柱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1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发疹性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以红色斑疹、斑丘疹为主的全身泛发性皮疹的一类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两大类。
感染性发疹性疾病根据病原体不同又可分为病毒性、细菌性和其他微生物感染。
因为这类疾病不仅皮疹形态非常相似,较难区分,而且出现皮疹的同时,大多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同时患儿又有用药史等,给这类疾病的鉴别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所以临床医师会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判断,对于符合病毒感染的疾病,当伴发皮疹(皮肤、黏膜改变)且感染原因不明时,会统称病毒疹,也叫病毒性皮疹。
根据不同病毒感染的症状特征和检查不同,可以进一步鉴别,如儿童常见有麻疹、风疹、幼儿急疹、腺病毒感染等疾病。
小儿病毒疹在全身均可出现,不同病毒感染,出疹的部位和特征会有所不同。大部分病毒疹会表现在躯干。
病毒疹多发生在感染性疾病之后,会有一些其它症状,比如发热、感冒症状、胃肠炎症状等。出疹时间不定,受病毒的影响,有感染后即出疹,也有第 1 天,第 2 天,甚至数天后出疹。
不同病毒感染后皮疹的发生率差别较大,疹型差别也较大,同一疹型也可由多种病毒引起。所以对一些总体症状良好的情况,皮疹原因不深究,统称「病毒疹」。
有病毒血症的病毒感染如麻疹、水痘、幼儿急疹等,通常发生皮损前有发热、乏力等前驱症状,且皮疹多呈播散性。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皮疹可以是病毒对皮肤组织的直接作用,也可以是通过机体的免疫反应包括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的变态反应,或 T 细胞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所致。
有些病毒如出血热病毒可以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引起出血性皮疹等。
儿童发生「病毒疹」时,皮疹会有个自限性过程,即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中,病毒最终会消退,而皮疹也会同步消退,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部分特殊人群和病毒需要针对性用药治疗,此由医生评估原因并给予治疗方案。
对于皮疹的本身,主要是针对症状来处理,若无不适症状,可以不干预。如果有瘙痒,可以用药物止痒,疼痛可以止痛;有水疱、渗出之类,则予相对收敛干燥或药物湿敷;有脱屑、干燥可以进行保湿润肤;如果有皮疹化脓,则评估后予抗感染治疗等。
具体的用药和护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疾病和病毒疹形态而定,可以参考原因中的常见病毒疹,针对性处理。
如果根据建议的措施都不能缓解病毒疹,或者病毒疹加剧了,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
大部分感染性出疹疾病都不影响饮食,发疹前后均可以正常饮食,给予与年龄相符的饮食即可。对于可疑过敏的食物,可以回避一下;暂不要添加新的食物。
情况一: 水痘
多在发烧后出现了全身多发的米粒至豌豆大小水疱、红疙瘩、脓疱改变。
通常在发热第 1~2 天后分批出现皮疹,皮疹以大小不一的水疱、脓疱为主,散在分布,通常 2~3 天皮疹可以遍布全身,头皮、面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粘膜都可能受累,但手掌和足底皮疹不常见,皮疹可能同时存在红色丘疹、脓疱、破溃结痂等多种改变。
如何处理:
情况二: 手足口病
发烧后出现了手、足、口或臀部等多发水疱、红疙瘩改变。
水疱通常不易破溃,皮疹相对局限且特征性强,大多数的手足口病症状较轻,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多饮水休息,一般 1 周左右后皮疹可自行消退,皮疹消退后数周可能出现指甲脱落改变。
如何处理:
情况三:疱疹性齿龈口腔炎
在口腔、牙龈、舌、硬腭、咽等部位出现皮疹,皮疹表现为迅速发生的簇集性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白色斑块,继而转变为表浅的溃疡上覆以淡黄色伪膜,可伴有发热、咽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
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