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疹
就诊科室:皮肤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范运柱

范运柱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1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什么是发疹性疾病?

发疹性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以红色斑疹、斑丘疹为主的全身泛发性皮疹的一类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两大类。

小儿病毒疹是什么?

感染性发疹性疾病根据病原体不同又可分为病毒性、细菌性和其他微生物感染。

因为这类疾病不仅皮疹形态非常相似,较难区分,而且出现皮疹的同时,大多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同时患儿又有用药史等,给这类疾病的鉴别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所以临床医师会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判断,对于符合病毒感染的疾病,当伴发皮疹(皮肤、黏膜改变)且感染原因不明时,会统称病毒疹,也叫病毒性皮疹。

根据不同病毒感染的症状特征和检查不同,可以进一步鉴别,如儿童常见有麻疹、风疹、幼儿急疹、腺病毒感染等疾病。

小儿病毒疹发生在什么部位?

小儿病毒疹在全身均可出现,不同病毒感染,出疹的部位和特征会有所不同。大部分病毒疹会表现在躯干。

小儿病毒疹在什么时间出现?

病毒疹多发生在感染性疾病之后,会有一些其它症状,比如发热、感冒症状、胃肠炎症状等。出疹时间不定,受病毒的影响,有感染后即出疹,也有第 1 天,第 2 天,甚至数天后出疹。

小儿病毒疹是怎么发出来的?

不同病毒感染后皮疹的发生率差别较大,疹型差别也较大,同一疹型也可由多种病毒引起。所以对一些总体症状良好的情况,皮疹原因不深究,统称「病毒疹」。

有病毒血症的病毒感染如麻疹、水痘、幼儿急疹等,通常发生皮损前有发热、乏力等前驱症状,且皮疹多呈播散性。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皮疹可以是病毒对皮肤组织的直接作用,也可以是通过机体的免疫反应包括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的变态反应,或 T 细胞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所致。

有些病毒如出血热病毒可以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引起出血性皮疹等。

缓解方式

小儿病毒疹怎么缓解?

儿童发生「病毒疹」时,皮疹会有个自限性过程,即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中,病毒最终会消退,而皮疹也会同步消退,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部分特殊人群和病毒需要针对性用药治疗,此由医生评估原因并给予治疗方案。

对于皮疹的本身,主要是针对症状来处理,若无不适症状,可以不干预。如果有瘙痒,可以用药物止痒,疼痛可以止痛;有水疱、渗出之类,则予相对收敛干燥或药物湿敷;有脱屑、干燥可以进行保湿润肤;如果有皮疹化脓,则评估后予抗感染治疗等。

具体的用药和护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疾病和病毒疹形态而定,可以参考原因中的常见病毒疹,针对性处理。

如果根据建议的措施都不能缓解病毒疹,或者病毒疹加剧了,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

小儿病毒疹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大部分感染性出疹疾病都不影响饮食,发疹前后均可以正常饮食,给予与年龄相符的饮食即可。对于可疑过敏的食物,可以回避一下;暂不要添加新的食物。

image

就诊判断

小儿病毒疹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 皮疹原因不明确时,可以由医生评估一下是进一步检查或随访观察。
  • 除皮疹外,还伴有其它异常的症状,比如高热、呼吸急促、呕吐、腹泻、精神差等。
  • 皮疹症状严重,比如全身大面积皮疹、出血样、水疱、糜烂、渗出、化脓或结痂等。
  • 皮疹剧烈瘙痒或疾病,或影响日常生活。
  • 皮疹持续时间长,1~2 周仍无消退趋势。
  • 其它异常、无原因可解释的症状。
潜在疾病

小儿病毒疹中,常见的红斑、斑丘疹类有哪些?

  • 幼儿急疹:多在高热 3~5 天后出疹,热退疹出。
  • 传染性红斑:面部手掌印般的红色皮疹,可伴有低热。
  • 麻疹:多在发热第 3~5 天出疹,伴有颊粘膜白斑或者眼睛充血改变。
  • 风疹:多在发热第 1 天出疹,淡红色斑丘疹,较麻疹稀疏,从头面部向躯干、四肢出疹,容易伴耳后、后脑勺、颈后淋巴结肿大。
  • EB 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0%~15% 的宝宝发热第 4 日出皮疹,疹型表现为麻疹或者猩红热样皮疹,从躯干到四肢、从颈部到面部的离心性发疹,容易伴高热、淋巴结肿大。
  • 肠道病毒感染(发热与出疹关系不确定,皮疹形态类似猩红热样或者麻疹样红斑,可见到合并疱疹性咽峡炎的情况。

小儿病毒疹中,常见的水疱有哪些类型?

情况一: 水痘

多在发烧后出现了全身多发的米粒至豌豆大小水疱、红疙瘩、脓疱改变。

通常在发热第 1~2 天后分批出现皮疹,皮疹以大小不一的水疱、脓疱为主,散在分布,通常 2~3 天皮疹可以遍布全身,头皮、面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粘膜都可能受累,但手掌和足底皮疹不常见,皮疹可能同时存在红色丘疹、脓疱、破溃结痂等多种改变。

image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如何处理

  • 从出疹到水疱大部分结痂通常在 7 天左右,结痂到脱落可能是 7~14 天,一般也不需要特殊治疗,关键是注意隔离和防止抓挠,通常多饮水、注意休息,皮疹可以自行消退。
  • 如果宝宝高热持续、全身不适反应重、皮疹数量过多等情况下可以就医采取对症治疗,合并有脑炎、肺炎等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情况二: 手足口病

发烧后出现了手、足、口或臀部等多发水疱、红疙瘩改变。

水疱通常不易破溃,皮疹相对局限且特征性强,大多数的手足口病症状较轻,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多饮水休息,一般 1 周左右后皮疹可自行消退,皮疹消退后数周可能出现指甲脱落改变。

image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如何处理

  • 少部分的宝宝患病后有发展成重症的可能,重症手足口的常见年龄段是 0~3 岁,家长需注意宝宝是否出现持续高热、呕吐、呼吸增快或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如出现需立即就医。

情况三:疱疹性齿龈口腔炎

在口腔、牙龈、舌、硬腭、咽等部位出现皮疹,皮疹表现为迅速发生的簇集性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白色斑块,继而转变为表浅的溃疡上覆以淡黄色伪膜,可伴有发热、咽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

如何处理

  • 疱疹性齿龈口腔炎又称疱疹性龈口炎,好发于 1~5 岁儿童,大多由 HSV-I 感染所致,自限病程是 1~2 周。婴幼儿如果症状不严重,一般是建议观察和护理,等待自愈。
  •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且在发病 72~96 小时内就诊者,若无法喝水或疼痛剧烈,建议采用口服阿昔洛韦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