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华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范运柱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2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0月13日
当胃食管反流发作引起食管炎、呼吸系统并发症或体重增长不良等并发症时,即为一种疾病,我们称之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胃食管反流病为一种疾病。两者间并无绝对界限,关键看是否引起孩子的不适及并发症,以及是否影响生长发育。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GER)意思是胃内容物逆行至食管,伴或不伴反流和 / 或呕吐,是健康人(包括婴儿、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生的正常生理现象。很多婴儿(但并非所有)的反流发作会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
胃食管反流在婴儿期非常常见,大多数人的胃食管反流发作较短暂,不会引起不适症状、食管损伤或其他并发症,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一般不需要治疗,它通常会在 1 岁前自行消失。
很常见。有研究发现, 在 0~3 月龄的婴儿中,大约 50% 的孩子每天至少发生一次胃内容物反流,在 4 月龄左右时最常见(61%),之后发病比例逐渐降低,6~7 月龄时降至 21%,在 10~12 月龄的婴儿中这一比例仅占 5%。1 岁之后就很少有这个现象了,几乎全部在 24 个月消失。
儿童发病率大概 2%~8%。
这些词其实都是症状的描述,而不算是病名。
溢奶、吐奶都属「呕吐」的大范畴。溢奶程度较轻,由于小婴儿胃呈水平位、胃部肌肉发育未完善、贲门松弛,因而在吃奶过多或者吞入空气时,吃奶后常自口角溢出少量乳汁,这种情况很多小婴儿都会有,不影响健康。
而「吐奶」比「溢奶」程度偏重一些,至口腔的奶量较「溢奶」多,并且「吐」一般是反流物从口中用力排出,有腹部肌肉和呼吸肌参与。
而胃食管反流,可无症状或者有上述症状。
患有 GERD 的婴儿可能会出现:喂养困难(拒绝进食),反复呕吐,易哭闹,弓背体位(尤其是进食时),好像在经受疼痛,反流时呛噎,睡眠不好,进食时有哽噎、咳嗽、恶心,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常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反复咳嗽、喘息、吸入性肺炎),体重不增或者增长缓慢等表现。
患有 GERD 的学龄前和学龄前儿童,和婴幼儿相比较少有频繁呕吐,而是类似成人型的症状,比如胃内容物反流入口中、恶心、反酸、胃灼热感、上腹部疼痛和吞咽困难、胸痛,大孩子可能会描述感觉胸骨后烧灼感。其他还可能会有慢性咳嗽、哮喘、肺炎和龋齿等表现。
很多婴儿都会有生理性的胃食管反流,少部分可发展为胃食管反流病。
GERD 的食管炎可引起喂食困难而导致孩子摄入不足,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食管炎严重时可引起慢性失血性贫血。它还会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生命。
此外,对于小婴儿和早产儿,GERD 还可能会引起喉痉挛而导致窒息和呼吸暂停。此外,反流后误吸也会导致婴儿窒息。
促使婴儿胃食管反流病的生理因素是婴儿食管和胃之间的肌肉环(下食管括约肌)发育还未完善(力量薄弱,无法引导食物下行和阻挡食物回流)、胃内容量小、频繁进食、食管长度短、食管与胃的夹角较钝(成人为锐角)、仰卧位,食管胃黏膜防御屏障薄弱,以及对反流到食管的物体反应性吞咽不够及时。
婴幼儿反流的反应有个体差异,尤其是食管清除反应物及抗反流能力,是决定反流症状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宝宝的胃食管反流症状也可以由咳嗽、大哭、过度活动或劳累、腹胀气、食物过敏、感染、烟草暴露等因素诱发或加重。
有早产史、肺病、发育障碍、神经肌肉疾病(如脑性瘫痪和肌营养不良)、唐氏综合征、肥胖、囊性纤维化、食管裂孔疝、气管食管瘘术后、烟草暴露的儿童中,GERD 发生率偏高。
临床医生一般根据孩子的病史、症状、查体等信息来综合评估,经验性诊断小儿胃食管反流病。
如果孩子的症状较严重,医生可能会给予经验性抑酸治疗,即「诊断性治疗」(意思是如果用药治疗后症状好转的话,反过来证明诊断是对的)。
当然了,进行诊断性治疗前,医生会看情况先给予腹部 B 超、血常规、生化(包括电解质、葡萄糖、血尿素氮、淀粉酶、脂肪酶、肝功)、尿常规、粪便检查(隐血、细菌病原体和寄生虫)、胸部X片等检查,以鉴别其他疾病可能。
对于经验性治疗失败的患者,酌情给予上消化道内镜、上消化道造影、食管 pH 值监测、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等相关检查。
但是,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比如无明显系统性疾病的频繁呕吐、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感染、治疗无效的哮喘、胸及上腹痛、喂食困难、不明原因的营养不良、发育停滞等),常无典型的 GERD 症状,容易被忽略且缺乏可靠的确诊方法,内镜检查和反流监测对此类患者不敏感(即可能会有假阴性结果),诊断效力有限。
所以对于多数患者,还是需要结合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鉴别诊断相关的检查、对诊断性治疗的反应等等临床信息来综合评估。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通常需要做:上消化道内镜、上消化道造影、食管 pH 值监测、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等检查。
综合医院的儿科,或者儿童医院的消化科。
生理性的胃食管反流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而好转,1 岁之后缓解。
至于病理性的胃食管反流病,随着直立体位时间和固体饮食的增多,到 2 岁时 60% 的患儿症状可自行缓解,部分患儿可持续到 4 岁以后。年龄较大的患儿很少能自愈。
对于婴儿生理性的胃食管反流,不需要药物治疗,生活中注意调整饮食和体位,有助于减少反流。随着孩子的长大,生理性的胃食管反流会逐渐自行缓解。
GRED 的孩子,经过改变饮食、体位等生活方式后无改善者,医生会推荐给予药物治疗。常用于 GERD 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抑酸药物(比如质子泵抑制剂、H2 受体阻滞剂,其中质子泵抑制剂在儿童是首选)、促动力药物和粘膜保护剂。
这些药物对小婴儿有不良反应的风险(尤其是促胃动力药存在显著安全问题且疗效有限,通常不推荐常规用于治疗 GERD),应当在有相关经验的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复诊。
对于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以下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比如胃底折叠术):
一般不需要。除非孩子有较严重的并发症,比如严重的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上消化道出血、穿孔,严重的食管炎,难治性哮喘等等。
GERD 的患儿,大概 60% 会在 2 岁时缓解,部分患儿可持续到 4 岁以后。对于大多数孩子,及时采用体位、饮食、药物等治疗方法后,症状能明显改善或者痊愈。
以稠厚食物为主,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婴儿增加喂奶次数,可尝试在奶中加入淀粉类食物或谷类食品(小婴儿过早添加这类食物有风险,需在有经验的医生评估后指导添加)。
年长儿还要注意一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主,睡前 2~3 小时避免进食,避免吃高脂饮食、酸性饮料、咖啡、巧克力、薄荷和辛辣食物。
宝宝发生呕吐时,不要立刻把宝宝直立抱起来,因为这样可能会让宝宝发生呛奶,发生吸入性肺炎。
宝宝呕吐时可以让 TA 侧脸后拍背,或让宝宝俯卧在大人腿上拍背,让奶液流出。观察宝宝未再呕吐,清理干净宝宝的口腔,最后再抱起来安慰。
所有 12 个月以下的婴儿在睡觉时都应采取仰卧位。尽管俯卧位往往可减少反流,但也可能增加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相对来说,弊大于利。
家长要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头围,画生长曲线(手机一般都有相关的软件或小程序),就诊时给医生参考,以评估疾病对孩子的影响。尽可能记录孩子和哺乳妈妈的饮食、孩子症状发作情况,就诊时可以给医生提供一些诊断线索。
避免宝宝早产,避免烟草环境。其他就是上述饮食和生活注意事项了,可以帮助预防或减少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
上述饮食和生活注意事项,可以减少胃食管反流病的发作。
饮食和生活上积极干预,定期复诊评估病情,有必要的话,给予药物治疗。如果还是不能控制、病情较重的的,给予手术治疗,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