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射频消融术
就诊科室:心胸外科
词条作者
张鹤

张鹤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王飞宇

王飞宇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2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7日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风险和并发症
术前注意事项
术中注意事项
术后注意事项
更多信息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什么?

心脏射频消融术(catheterradiofrequency ablation)是一种针对快速心律失常的微创治疗方法。

局部麻醉下,穿刺身体表浅部位的血管,在 X 线下将导管通过血管走行送入心腔内, 标记定位出需要消融的位点,而后在该治疗位点释放高频电流产生热能,使局部病变的心肌组织坏死,失去诱发心律失常的能力,达到治疗目的。

心脏射频消融术治愈率高、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主要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脏早搏、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

其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根治率可达 90% 以上。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传统非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治疗。

药物治疗:

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心律失常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根据患者基础病史、心律失常类型及药物特性来制定给药方案。

因为花费低、风险小常被作为快速性心律失常早期控制的手段。

但药物治疗无法去除病因,只能减少发作或控制心室节律,且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存在局限性。

传统非药物治疗:

主要有迷走神经刺激法及电复律。

迷走神经刺激法常用瓦式动作、刺激咽部诱发咽反射、一侧按摩颈动脉窦等,但有效率较低;电复律可以在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时有效终止发作,但只能在医院操作,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和痛苦。二者都不能预防或减少未来的心律失常发作。

射频消融术治疗:

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心脏射频消融已逐渐成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手段。射频消融术为微创治疗,创伤小、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与药物及传统非药物治疗方法相比,有较高概率一次性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避免长期服药或反复紧急就诊。

但治疗费用较高,需要住院,术中接触少量 X 线辐射,有一定的手术风险。

需要一提的是,外科手术不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常规治疗,仅适用于某些特定病情的患者。

如:射频消融难以成功的顽固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且考虑存在可疑心外膜旁路者,可考虑外科手术;风湿性心脏病伴有房颤者,可以在换瓣手术的同时采用肺静脉隔离等方法尝试去除房颤;陈旧性心梗合并室壁瘤而导致的多源恶性心律失常,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室壁瘤治疗。

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该如何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均可考虑药物治疗,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来判断具体类型,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以预防发作或控制日常心率。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其他不能长期服药的情形(比如处于妊娠期),可考虑接受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

总体说来,快速性心律失常急性发作时,患者可自行尝试瓦式动作或刺激咽部来终止发作,若无效应紧急前去医院急诊科就诊,应用静脉药物或电复律终止快速心律失常的发作或控制较快的心室率,避免病情恶化危及生命。

存在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应先治疗基础病。如严重的心脏瓣膜病患者需要换瓣手术、严重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等。

适应证

心脏射频消融术适合哪些人群?

  • 房颤患者;
  • 预激伴房颤患者;
  •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速和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呈发作反复性,或合并有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或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 存在发作频繁、心率过快不易控制的心房扑动的患者;
  • 反复发作的窦性心动过速且合并心动过速心肌病的患者;
  • 不愿意接受服药治疗的患者等。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一定需要做的吗?

总的来说,是否需要做心脏射频消融术,应根据病情综合评估。

快速性心律失常除了会引起急症风险以外,长期频繁发作还可能会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引起心功能下降,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若药物控制效果不佳或自身风险较高时,应积极考虑接受心脏射频消融治疗。

若存在药物治疗禁忌证、不能服药的患者,且心动过速频繁发作影响生活质量,也建议尽早行心脏射频消融治疗。

不需要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情况:

  • 初次发作或多年偶尔发作一次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通过各种手段使心率恢复正常后(同时排除器质性心脏病下)暂不做任何处理;
  • 多次发作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药物治疗,以减少发作次数。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紧急手术还是择期手术?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择期手术,需进行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

心脏射频消融术儿童可以做吗?

儿童发育尚未完全,体格小、血管细,射频消融术难度高、风险大,同时某些心律失常(如儿童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可能随着生长发育而缓解,因此需要慎重选择。

对于婴幼儿,尽量先采取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控制不佳,建议找正规医学中心评估是否需要手术。

禁忌证

心脏射频消融术对哪些人绝对不能禁止?

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能进行心脏射频消融术。

心脏射频消融术手术,需要改善哪些症状后再做?

  • 器质性心脏病伴发的室性心动过速成功率低,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后再考虑射频消融术治疗,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瓣膜病等。
  • 心功能不全患者应在纠正急性心衰、心功能稳定可平躺后再行心脏射频消融术。
  • 有心脏左房或左室血栓的患者,应在抗凝药物治疗 3~6 个月后再考虑行射频消融术治疗。

心脏射频消融术的禁忌人群,可以做什么替代治疗?

无法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只能考虑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image

风险和并发症

心脏射频消融术有哪些风险?手术中可能会出现哪些合并症?

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严重时危及生命。

术中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分为:血管穿刺并发症、导管操作并发症、放电消融并发症。

血管穿刺并发症:

主要包括穿刺部位出血、局部血肿、静脉血栓形成或动脉栓塞。

出现皮肤穿刺部位的出血和血肿,应尝试压迫止血 5~10 分钟;若压迫止血无效,仍然持续出血或血肿扩大,需要更换部位重新穿刺,原出血或血肿的部位加压包扎。

导管进入血管接触血液、或与血管壁摩擦损伤血管内膜可能会引起凝血机制启动,形成静脉血栓形成或动脉栓塞。为预防及解决这种情况,术前及术中会应用肝素等抗凝药物,严重时可局部推注溶栓药物。

导管操作并发症:

心脏射频消融术需要将导管沿血管送入心腔,进行一系列操作。术中可能会出现导管断裂、打结,不过发生率极低。

一旦出现这些情况,会立即终止操作,取出导管,必要时手术处理。

导管操作也有损伤心脏瓣膜、穿破心肌组织导致心包填塞的风险,轻度的瓣膜损伤或少量的心包填塞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进展,严重者需立即外科手术处理。

放电消融并发症:

进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以标记病变位点时会进行局部放电,可能造成心脏停搏或心室颤动,这种情况会立即进行电除颤及心肺复苏术。

射频消融时,释放的热能可能造成心肌损伤,心电图可表现为心肌梗死,术后应给予改善心肌供血、营养心肌的药物治疗。

若损伤到具有心电传导作用的组织,可能会造成传导阻滞,部分传导阻滞为一过性的,术后可逐渐恢复。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可能引起哪些不适表现?

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可能会误伤心脏某些电生理传导组织(如希氏束),心电图检查显示为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心慌、甚至晕厥等症状。这种情况应密切监测心电监护,严重者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

术前注意事项

心脏射频消融术前需要做什么检查吗?

  • 术前应该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或运动平板实验记录到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以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提示可能的病变位点;
  • 采血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排除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以免出现大出血;
  • 做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及功能有无异常,为整体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信息。

心脏射频消融术需要住院治疗吗?需要住多久?

心脏射频消融术需要住院。

诊断明确、治疗顺利的情况下一般住院 3~5 天。

心脏射频消融术前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 术前应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告知详细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 术前应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3~5 天,避免因药物抑制心律失常的作用使术中无法标定消融位点。
  • 手术前 6~8 小时内停止进食,可少量饮水;
  • 患者术前应好好休息,避免紧张劳累,保持情绪稳定。

心脏射频消融术前需要做好哪些心理准备?

心脏射频消融术为微创治疗,采用局部麻醉,术中患者神志清楚,皮肤穿刺点可能会有轻微的感觉,给予心内电刺激诱发心律失常时可能会有心慌、头晕等不适。

此项技术已较成熟,安全性高,患者应放松心情、避免紧张焦虑。

心脏射频消融术前是否需要叫家人或朋友来陪护?

心律失常患者可随时突然心律失常发作或加重,出现心慌、胸闷甚至晕厥,因此心脏消融术前应有人员陪护。

心脏射频消融术难度大吗?如何找到靠谱的手术医生?

心脏射频消融技术专业性较高,需接受过此项技术专业培训的心内科医生执行。各大公立医院官方网站都有各科医生的详细介绍,可供遴选。

术中注意事项

心脏射频消融术,需要家属或朋友在手术室外守候吗?

患者做心脏射频消融术时,可能会有与术前预估不符的情况出现,因此需要亲属在手术室外守候,必要时医生会与家属沟通病情及治疗方案。

心脏射频消融术使用哪种麻醉方式?

心脏射频消融术使用皮肤穿刺点局部麻醉。

患者在手术中是清醒的么?会不会疼痛?有什么感受?

术中患者神志清楚,皮肤穿刺点会有轻微的疼痛,给予心内电刺激诱发心律失常时可能会有心慌不适。

心脏射频消融术中需要插导尿管吗?

心脏射频消融术中不需要常规插导尿管。

心脏射频消融术一般需要做多久?

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类型、消融点位置及个体差异的不同,手术难易程度不同,手术用时不等。

常规情况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时间是1~2 个小时,阵发性房颤消融时间约 2 小时左右,持续性房颤可能需要 2~3 个小时,甚至更长。

特殊的心脏解剖结构(如右位心、先天性发育畸形等)、复杂的心律失常病情(如存在多个异位起搏点、病变位置不易操作等)会使手术难度增加、手术时间延长。

心脏射频消融术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做什么吗?

术中患者应尽量精神放松,保持身体相对稳定,有任何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

术后注意事项

心脏射频消融术结束后可以立即回病房吗?

心脏射频消融术完成后观察患者 10~20 分钟,若心率血压平稳、患者没有不舒服的情况,会立即被送回病房。

患者应遵医嘱卧床静养,穿刺处的肢体尽量保持不动。选用静脉穿刺者,局部穿刺点应加压包扎6小时,动脉者局部穿刺处应加压包扎 8~12 小时以上。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和家属需要观察哪些情况?

术后应多喝水,促进造影剂经尿液排出;若尿量明显减少,要警惕造影剂肾病的可能,应及时复查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

注意观察穿刺点情况,麻醉药效过后穿刺处感觉疼痛及少量出血是正常情况,若有出血不止或或穿刺点周围皮肤鼓起一个包块(皮下血肿)的情况,应通知医护人员调整压迫包扎的位置。

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神志,若出现意识模糊或神志不清,要警惕有血压下降或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可能,请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如果发生了出血怎么办?

术后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应通知医生,调整压迫位置或重新加压包扎穿刺处。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是否会有明显疼痛感?如何减轻疼痛?

术后麻醉药效减退后,穿刺处的皮肤会出现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疼痛明显无法耐受者可在穿刺处外围局部涂抹扶他林缓解疼痛。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需要使用什么药物吗?

射频消融术后一般需要口服 1~3 个月的抗凝药物,具体视患者个体情况而定。房颤消融术后常规服用胺碘酮,具体应根据病情遵照医嘱服用。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切口应该如何护理?

术后皮肤穿刺处应保持干燥,避免感染。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还需要做什么检查或仪器检测?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无特殊检查。若有心慌、心悸、胸闷等不适应复查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多久可以下床活动?可以自行解大小便吗?

术后加压包扎期间应保持静养、减少穿刺处的肢体活动,在床上大小便;加压包扎解除后可以下床,但也要注意避免大幅度的肢体活动。

术后24小时没有出血或血肿的病人可以逐渐适应日常活动。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多久可以吃东西?饮食有什么注意事项?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可以少量饮水,术后观察2小时无异常后可以进食。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服用太过坚硬的食物,避免进食过快、过饱等。

如果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出现心动过速再次发作的感觉,应该怎么办?

若术后再次出现与之前类似的症状或感觉,应立即复查心电图。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几天可以出院?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观察 2~3 天无异常情况后即可出院。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多久可以洗澡?有什么注意事项?

心脏射频消融术 2~3 天后,观察穿刺部位。如果结痂干燥,而且没有红肿现象,可以冲澡。但洗澡时间不要过长,不能泡澡,并且要避免揉搓结痂部位。

心脏射频消融术一定会有瘢痕吗,什么时候可以消退?

心脏射频消融术皮肤穿刺孔较小,一般不会留疤。

个别瘢痕体质的人可能会出现局部瘢痕增生,消退时间视个人体质而定。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多久可以完全康复?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建议观察 1~2 个月,期间可进行轻度的体力活动,如散步等。

之后可逐步尝试增加运动量及恢复性生活,但应注意不宜过于频繁、避免劳累。

建议有心律失常病史的人避免极限运动。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怎么复查?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复查项目主要有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口服抗凝药的患者应复查凝血功能。此外,术后有任何不适,应随时就诊。

复查频率建议:

  • 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没有不舒服的情况一般不需要复查;
  •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第 1 次复查建议术后 2 周,若无异常之后每月复查 1 次,1 年后可每 3~6 个月复查;
  • 其他类型心律失常术后每月复查 1 次,若一切正常,1 年后可每 3~6 个月复查。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生活上应该注意什么?

  • 避免饮酒、茶、咖啡等兴奋性饮品;
  • 避免熬夜、疲劳及精神紧张等;
  • 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 遵医嘱定期复查,有突发情况及时就诊。
更多信息

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手术辐射对人体有没有伤害?

心脏射频消融术过程中 X 线辐射对人体影响十分有限。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人体最多能安全承受 7Sv(即 7000 mSv)辐射,辐射总危险度为 0.0165/Sv(每接受 1Sv 辐射量,致癌风险增加 0.0165)。

而一次射频消融术的平均辐射剂量仅在 8~10 mSv左右。

心脏射频消融术大概需要多少费用?可以医保报销吗?

心脏射频消融术的费用根据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以及术中具体应用耗材的不同大致在 3~8 万不等,个别患者依病情需要应用其他特殊耗材者可能总费用更高一些。

一般来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费用在 3 万元左右。心房颤动费用在 6~8 万元左右。另外,不同地域、不同级别的医院还有部分差异。

心脏射频消融治疗是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诊疗操作,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及医保政策不同,医保报销的具体范围和比例各有不同。

心脏射频消融术中用的耗材有哪些,怎么选择?

心脏射频消融术必备的耗材有标测电极导管及消融电极导管,均有不同的型号及能量级。随着技术发展,一些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耗材逐渐被广泛应用,如压力监测消融导管、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双温控射频消融导管、后间房射频消融导管等。

具体根据患者的诊断、病情及术中的治疗情况来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