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钰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董其皓神经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0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巴比妥类药物是一类用于抗癫痫,抗焦虑,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
通常根据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分为四大类:超短效类、短效类、中效类和长效类。
巴比妥中毒通常是超过正常的用法用量导致的包括共济失调、意识不清、昏迷、呼吸抑制和心脏抑制等一系列毒副作用。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
巴比妥类药物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症状,如共济失调、意识不清、昏迷、低血压、呼吸抑制、心脏抑制等,往往与剂量有关。
轻或中度中毒与酒精或其他镇静催眠药中毒相似,患者通常表现出随剂量升高而出现的嗜睡、共济失调、言语不清以及精神错乱。
严重中毒发生于大剂量的用药,比如 10~20 倍正常剂量,患者可表现出:
人体大脑中有一个专门抑制神经传递的介质,叫作 γ-氨基丁酸 A(GABAA),药物要是与它结合,就会抑制大脑神经元的活性。
巴比妥类药物就是通过与 GABAA受体结合, 而广泛抑制大脑神经元活性。
巴比妥类还可通过抑制周围神经的烟碱受体而影响神经-肌肉传递以及血压水平。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用药史以及临床体征诊断出巴比妥类药物中毒,很多时候血药浓度的数值也有诊断价值。
巴比妥中毒需要立即送医,医生会给予对症治疗。包括但不限于:
巴比妥中毒是否可以完全治愈需要根据患者的中毒严重程度以及基础疾病状态综合决定。通常对于身体健康,无基础疾病的急性中毒患者,是可以完全痊愈的。
巴比妥类药物过量死亡率范围在 1%~3% 之间,早期死亡源于呼吸骤停和心血管性虚脱。延迟死亡源于长时间心肺功能抑制造成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脑水肿和多器官系统衰竭等。
要预防巴比妥药物中毒,可采取以下措施:
长期使用巴比妥类药物突然停药所出现的症状我们称为戒断症状,因为巴比妥类药物有依赖性,服用的时间越长,剂量越大,则发生的几率与严重程度也越高。
巴比妥引起的戒断症状可能出现焦虑、肌肉痉挛、手震颤、进行性虚弱、困倦、视物变形、恶心、呕吐、失眠,后期还可能出现抽搐、幻觉和谵妄。
因此,使用巴比妥类药物需要经过数天甚至数周的时间逐渐减量。
巴比妥类药物本身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因此,当它们与同样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物质比如乙醇(酒精)同时使用的话,会加重镇静和呼吸抑制的作用。
由于巴比妥类药物半衰期(药物代谢完一半所需要的时间)通常较长,而且在人体内的药动学个体差异非常大,为了谨慎起见,使用巴比妥类药物停药后至少一个月再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