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徐赢东血液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1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患者主要表现为长期的皮肤颜色苍白、反复的酱油色尿或浓茶水色尿(这些是血红蛋白尿的症状),它是一种出生后获得的由于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而引起的血液系统疾病。
之所以在血红蛋白尿的前面加上「睡眠性」,是由于在发现之初的一些病例中,患者都是在夜间发生血红蛋白尿。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血红蛋白尿其实主要发生在睡眠之后,故称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骨髓移植是在现有条件下唯一可能彻底治愈本病的方法,但骨髓移植目前并不能广泛开展,故到目前为止,本病仍属于治疗难度极大的疾病。
本病是一种少见病,各地区发病率有一定的差距,欧美国家的报告显示本病发病率约为 1/10 万,我国目前唯一的大宗数据是上世纪 90 年代对黑龙江牡丹江地区的调查,显示发病率约为 0.27/10 万。
上述临床表现引起的合并症,如感染、心脏病、胆管结石、肾衰竭、肿瘤等。
本病本身不会癌变,但患有本病的患者患有肿瘤的风险较正常健康的人明显升高。另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患者中有 30% 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相互转化。
本病发病原因是由于血管内的血液细胞由于某些原因遭到了破坏,而被破坏的血细胞都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而发生血红蛋白尿。
由于造血干细胞表面上一种叫做 pig-α 的基因发生了突变,由于这种基因发生了突变,从而导致造血细胞表面缺乏一种叫做 GPⅠ 的蛋白,缺乏 GPⅠ 的蛋白的血细胞在从骨髓到外周血管的整个过程中随时都易遭到破坏。但为什么有的人 pig-α 基因发生了突变,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本病的发病原因虽然是基因突变,但这种突变是后天获得的,目前尚未发现遗传证据。同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女性患者治愈后可以怀孕,该病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但以青壮年居多,20~40 岁的患者约占 77%;从目前国内的发病情况统计,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之一是溶血后引起的血红蛋白尿,而睡眠后血红蛋白尿在一部分患者表现更明显,故得此名。当然这种表现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中不具有普遍意义,而且睡眠不会使本病加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睡眠后血红蛋白尿加剧的原因,可能是睡眠时肠道吸收的细菌脂多糖较多,而这种脂多糖更容易激活引起血细胞破坏的物质。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发病,是由于造血细胞表面 GPⅠ 蛋白缺乏引起,而 CD55、CD59 正是 GPⅠ 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GPⅠ 蛋白发挥防止血细胞遭到异常破坏功能的主要成分,当 pig-α 基因突变引起 GPⅠ 蛋白的缺乏时,主要表现为 CD55、CD59 的减少。
通过特殊手段检测 CD55、CD59 含量可以协助诊断本病。
与本病相似度和联系最大的疾病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部分患者骨髓检查也有相似之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中约有 30% 的患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可相互转化,也有部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早期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和化验表现发病。
目前鉴别两病的常规手段是送检 CD55、CD59 检查,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不会有 CD55、CD59 的减少。
本病为血液系统疾病,应在血液科或急诊科就诊。
本病属于少见病,目前的发病机制仍有不明之处,治疗方面尚无某种特效根治性治疗手段,不同患者对同一治疗方案疗效差异极大。
骨髓移植是在现有条件下唯一可能彻底治愈本病的方法,但骨髓移植受到骨髓配型、移植并发症等限制,并不能广泛开展,故到目前为止,本病仍属于治疗难度极大的疾病。
本病需要治疗,不要特别担忧,但也不要有一下子就能彻底治愈的看法,普通的对症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常规对症治疗目前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除了常规对症治疗外,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还可以选择以下治疗方法: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患者尽量避免输血,但当发生严重的的贫血或存在高危的出血风险时,则必须选择输血,但应选择辐照后的血液,且输血前可考虑应用激素或加大激素用量。
由于本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许多治疗并不要求均在医院内进行,但是当以下情形时需住院治疗:
虽然 Eeulizumab(中文译名:依库丽单抗)目前在国内未上市,但由于其较好的治疗效果,国内可能很多患者通过各种途径正在使用此药物,应用此药物最主要的副作用是易感染,尤其是患脑膜炎和泌尿系感染的风险明显升高,因此在应用 Eeulizumab 之前要接种疫苗。
在当前条件下,骨髓移植是唯一可以彻底治愈本病的手段,另外,本病有少部分患者是可以自愈的。
Eeulizumab 由于其可长期应用、副作用相对较少、改善贫血等作用显著的优势,很多患者可以做到长期的高质量的带病生存。
无血红蛋白尿发作,不需要输血,包括网织红细胞在内的全血血常规恢复正常,持续时间 5 年。
本病是需要复查的,无论是在治疗的过程中还是停药停止治疗的患者,都需要定期复查,尤其是对于治疗过程中的患者,一般常规需要复查的项目是血常规以及尿常规。
本病复查的期限并没有统一规定,要以主诊医生的要求为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本病无论临床症状轻重,都需要定期复查。
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血液成分遭到了破坏,医学上称之为发生了「溶血」,而铁剂可以加重溶血,因此不要服用铁剂补充造血原料,尤其是大剂量的铁剂。不过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限制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蛋黄等食物。另外,口服常规剂量 1/5~1/10 的低剂量铁剂是相对安全的。
除非发生严重的贫血或危及生命的贫血或出血时可以选择输血,且应选择辐照的血液或经洗涤后的血液,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输血,因为输血可以诱发溶血反应,从而加重血红蛋白尿。
本病是一种慢性病,大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较慢,但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病情可能加剧,应及时就诊:
因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病因尚不明确,所以很难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