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奉玲耳科主治医师
袁先道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0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耳朵进水是指外界的水进入外耳道。耳朵进水非常常见,一般发生在洗头、洗澡或游泳后。
大多数人耳朵进水后可能有短暂的耳朵闷堵,感觉耳朵像蒙了一层东西,听不太清楚,有些人甚至有短暂的耳鸣。在清理了外耳道的积水后,耳闷堵和耳鸣常能很快缓解。
对于鼓膜穿孔或耳朵有感染的患者,耳朵进水后常常导致鼓膜穿孔难以愈合、感染加重,如耳痛、耳痒、反复流脓流液。
另外,一部分人外耳道若有干硬的耵聍(俗称耳屎)存留,耳朵进水可能会将这些耵聍泡涨,涨大的耵聍压迫外耳道可能会引发急性外耳道炎,导致发热、耳痛、耳流脓等不适。
长期反复进水,外耳道比较潮湿,容易滋生真菌,形成真菌性外耳道炎,常表现为耳痒难耐、耳垢增多。
在清理了外耳道积水后,若仍有耳朵闷堵,甚至有发热、耳痛、耳朵流脓等不适,应该尽快去医院检查,以明确是否发生了耳部感染。
耳鼻咽喉科或者五官科。
根据症状不同,常需要进行电耳镜或耳内镜检查,有的患者甚至需要完善声导抗及纯音测听以明确中耳及听力的情况。
偶尔一次耳朵进水对于正常人来说没有大碍,但反复多次进水,外耳道过于潮湿,可能会破坏外耳道的皮肤功能,引起外耳道炎。
若有鼓膜穿孔、鼓膜置管、耳朵感染,耳朵进水还可能会导致鼓膜穿孔难以愈合、感染加重或迁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