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就诊科室:感染科 传染科
词条作者
张菠

张菠急诊科医师

审核专家
吴晓昇

吴晓昇呼吸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1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什么?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顾名思义,可以拆分成 3 个概念来解读。

首先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禽甲型(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主要在鸡鸭鹅等禽类中流行。

禽甲型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其中由 H5 和 H7 亚型毒株(以 H5N1 和 H7N7、H7N9 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因其致病性和毒力较强,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

这类病毒感染了人类,导致人类出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就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常见吗?

不算常见。

以 H5N1 为例,自 2003 年发现至今,其散发性传播约感染了 860 人;而 H7N9 在 2013 年首例报告后共约出现了 1 300 例;基于庞大的人口总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并不常见。

但是它有很明显的季节流行性和一定的地域分布性,并且根据对病毒遗传特征的研究结果,需高度警惕大流行的发生。

症状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不同病毒,导致的症状会有不同吗?

禽流感病毒,其本质还是「流感」,所以即便感染了不同的病毒亚型,其多数症状还是类似的。

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以及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具体到不同亚型,会有一些特异性的症状表现,比如:

  • H5N1 可以有胃肠道或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比如腹泻、脑炎。
  • H7N7 和 H7N3 可以表现为单纯性结膜炎等。
  • 其中,感染 H5N1 更容易出现重症,死亡率也更高。

人感染 H5N1 禽流感会导致哪些症状?

人感染 H5N1 禽流感后最常见的是呼吸系统症状,也可仅表现为胃肠道或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头痛、肌肉酸痛、腹泻、脑病、结膜炎、牙龈出血等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后会引起哪些严重的后果?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可以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爆发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横纹肌溶解、脑病、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这些都可以导致死亡的最终后果。

病因

禽流感病毒是什么?

禽流感病毒属于流感病毒 A 型病毒株,主要感染家禽(鸡鸭鹅等)或野生鸟类而引发传染病,部分可以感染人类。

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最常见的有 H5 和 H7 亚型毒株,又以 H5N1 和 H7N7、H7N9 为代表,致病性和毒力较强,且被证实可以感染人类,从而引起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的系列疾病。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毒有哪些种类?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最常见的是 H5 和 H7 亚型毒株,又以 H5N1 和 H7N7、H7N9 为代表。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会传染吗?是怎么传染的?

人类可以因密切接触被感染了的禽类而患病,包括直接接触被感染的活禽或其排泄物、无呼吸道保护下参与疫区禽类捕杀、食用了未完全煮熟的禽肉等。

但是否存在「人传人」目前并无定论。目前的研究认为,H7N9 亚型尚无持续人际传播的证据,H5N1 亚型可能存在有限的人传人。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和飞沫传播。由于 H5N1 亚型重症更多、死亡率更高,目前一旦诊断 H5N1 型禽流感,要求按空气传播来隔离治疗。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哪些人容易得?

理论上来说,所有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都易感;相对而言,儿童、孕妇、老年人、基础有慢性疾病等特殊人群,一旦感染更容易发展为重症患者,所以尤其需要预防。

另外,还有部分人由于工作性质,成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高危人群,比如:从事家禽、野禽养殖、销售、加工的人员;从事或参与疫区禽类捕杀、疫点处理的人员、兽医;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性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与人感染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员。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除了感染人,还会感染哪些动物?

禽流感主要感染禽类,家禽和野生禽类多数都对禽流感病毒敏感,比如鸡、鸭、鹅、鸽子、鹦鹉、孔雀、海鸥、燕子、鹭、斑头雁、鹌鹑等。除了禽类之外,猪、马等也可以感染禽流感病毒。

诊断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医生怎么确诊?

所有传染病的确诊都依赖于找到病原体。

对于有禽流感流行病学史 + 典型禽流感症状的患者,医生会采集患者的咽拭子、痰液、肺泡灌洗液等多种标本,进行病毒的实时 RT-PCR 检测来确诊。

此外,病毒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等也可以帮助确诊,但前者对检测机构要求极高,后者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对急性感染的患者没有帮助,所以一般不作为首选。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怀疑感染时,医生需要做哪些检查?

怀疑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医生首先需要做病原学检查来帮助确诊,具体已在上一问中说明。

除此之外,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医生还会做:

  • 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 反应蛋白、动脉血气分析、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凝血功能等;
  • 影像学检查:胸部 X 片或肺部 CT;
  •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做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或是大便常规、血培养等来协助诊断。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容易与各种急性呼吸道疾病混淆,比如季节性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非典型肺炎、重度急性呼吸综合征、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部分少见病例还可以与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病毒学脑炎等相混淆。

治疗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该看什么科?

呼吸内科或感染科,许多患者可能因首发症状去发热门诊或急诊就诊。

人感染 H5N1 禽流感能自己好吗?

部分年轻、基础身体健康、没有严重并发症的 H5N1 禽流感患者,在保证营养、休息的情况下,存在自己好的可能性。

但仍建议及早就医,以免病情变化延误治疗。

人感染 H5N1 禽流感需要住院治疗吗?

不一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 症状轻微、无既往史、无并发症的轻症患者可以门诊治疗;
  • 而症状严重,特别是有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表现,以及儿童、孕妇、老年人、基础有免疫抑制或慢性肺部疾病等特殊人群,还是需要住院治疗。

人感染 H5N1 禽流感如何治疗?

  • 抗病毒治疗:以奥司他韦(视频)为代表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被证明对 H5N1 是有效的,建议尽早使用,成人的常规剂量是 75 mg,一日 2 次,连用 5 日;部分患者可根据需要延长疗程或加大剂量。另外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也可以选用。
  • 一般支持治疗:卧床休息、退热、补液、营养支持等。

人感染 H5N1 禽流感能彻底治好吗?

人感染 H5N1 禽流感的治疗效果及是否能完全治愈,也是根据患者年龄、自身状况、有无并发症等因素不同而不同的。

  • 对于轻症患者,在得到及早、有效的治疗后通常可以痊愈。
  • 但 H5N1 在禽流感分型中属于重症多、死亡率高的一个亚型,可以在起病后迅速进展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情况,相对而言治疗方案更复杂,除了上述基础治疗外,还可能需要 ICU 监护治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血液净化、ECMO 治疗等高级生命支持手段;并且可能遗留后遗症。

人感染 H5N1 禽流感,如果没有出现特殊情况,多久可以痊愈?

如果没有并发症,人感染 H5N1 禽流感也就是「流感」的一种,疾病高峰都在 1 周左右,大部分患者在 2 周左右症状就可完全消除。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会留下后遗症吗?

轻症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基本不会留下后遗症。

而重症患者,特别是基础就有心肺疾病、免疫缺陷的患者,有可能留下后遗症;包括心肺功能的损伤、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等。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风险高吗?

根据亚型不同死亡风险不同,其中人感染 H5N1 禽流感重症率和死亡率最高,整体死亡率在 53% 左右。

另外,孕妇、老年人、有慢性共存疾病者(比如患支气管扩张、哮喘、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营养不良、肿瘤、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疾病等),这些特殊人群更易出现重症,死亡率会高于普通人群。

image

生活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治疗期间,应该怎么吃?

对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轻症患者,正常饮食即可。三餐规律,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取,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虾类,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饮水量,特别是在有发热的情况下。

重症患者,特别是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则可能无法经口进食,需要通过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液,或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液体及肠外营养,待病情好转后尽早恢复经口饮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治疗期间,生活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急性期建议以休息为主,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运动,注意饮食,戒烟酒。

同时注意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遵从医生指导严格自我隔离,避免造成疾病传播。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需要隔离吗?

需要。虽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人际间传播很有限,但还是按照空气传播来进行隔离。

  • 门诊患者应自我居家隔离,佩戴 N95 口罩,单独房间,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勤洗手,多开窗通风;
  • 住院患者应入住负压隔离病房,照护的医护人员也应佩戴 N95 口罩,穿着防护服。
预防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如何预防?

普通人群

  • 不吸烟,同时避免吸入二手烟。
  • 健康饮食,坚持运动,每周 3~5 次,每次 30 分钟,以有氧运动和力量运动相结合,强度适中不过量。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家里多开窗通风。
  • 疾病流行季节注意保暖,尽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接触患者时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消毒衣物等。
  • 避免接触活禽,避免接触或食用野生动物。

儿童、孕妇、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 建议每年常规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部分病原体所致的肺炎。
  • 但不建议在没有症状时自行服用「预防性药物」,尤其是中成药,及各种所谓能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

高危人群

  • 对于前文提到的因工作原因而高危的人群,除了上述措施以外,应做好工作相关防护。
  • 比如常规佩戴口罩、手套、防护服喂养、宰杀、加工禽类;严格遵守实验室章程,标准防护下从事病毒相关工作等。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有预防的疫苗吗?

目前美国和欧盟已批准了两种 H5N1 禽流感疫苗,但其生产技术困难,且只有轻度免疫原性,需多次注射才能引起血清保护,故而并未广泛使用。

对于普通人,建议每年在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部分病原体的感染,也可预防混合感染。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乙类传染病」,为什么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类。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在上报时限、预防、控制措施上都有不同,显然甲类要比乙类更重视更严格。目前甲类传染病仅鼠疫、霍乱两种。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虽然属于乙类传染病,但因其部分亚型死亡率高,危害大,防控较为困难,可能导致大流行等,目前按甲类管理,以便更好的监测管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