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结膜下出血
就诊科室:眼科
词条作者
周娜磊

周娜磊眼底副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
李晓明

李晓明眼底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11月2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0日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球结膜下出血是什么?

球结膜(即人们常说的「白眼仁」或「白眼珠」)是覆盖于眼球前 1/3 部巩膜外面透明的黏膜组织。

球结膜的血管供应十分丰富、细小,且静脉多于动脉,血管外的压力通常比较小。当球结膜血管内外的压力骤然增加时(如咳嗽、喷嚏),球结膜血管壁容易破裂或血管渗透性增加造成血液积存于球结膜下,出现结膜下出血,表现为眼白片状发红。

引发球结膜下出血的原因可能是外伤,如硬物划伤或戳伤眼睛;也可能继发于结膜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凝血障碍等疾病。但更为常见的是自发性出血,多见于老年人,背重物、咳嗽、便秘、喷嚏等诱因,都可能造成球结膜下出血[1,2]

球结膜和结膜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球结膜只是结膜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它和睑结膜、穹窿部结膜共同组成结膜[3]

球结膜下出血常见吗?

常见。球结膜下出血与年龄呈正相关,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深,球结膜下出血成为眼科的常见病。特别是 50 岁以上人群,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更有可能患上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而这些慢性疾病都是出现球结膜下出血的高危因素[4]

绝大多数球结膜下出血没有症状,常常在照镜子时偶然发现或者被家人、朋友发现。

球结膜下出血和眼底出血是一回事吗?

不是。

眼底出血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它可能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是指眼底视网膜、脉络膜等处的血管破裂或血管壁渗透性增加,血液积存于视网膜或脉络膜处。从外观上并不能看到出血部位;而球结膜下出血单指球结膜小血管破裂或渗透性增加,血液积聚于球结膜下,可以直观看见白眼仁发红[2]

缓解方式

球结膜下出血要怎么缓解?

  1. 冷敷及热敷:一般球结膜下出血不需要特殊治疗,球结膜下出血 24 小时以内可以行眼睑局部冷敷促进凝血,48 小时后可以行眼睑局部热敷促进出血吸收,每天 3 次,一次 10~15 分钟。眼睑热敷时注意温度不要过高,眼睑局部温度控制在 40~50 度为宜。
  2. 使用眼药水:如果有轻度的异物感,而没有其它眼部不舒服可以试用人工泪液来缓解不适。
  3. 避免使用抗凝药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如果正在抗凝治疗中,就需要到医院就诊,让医生决策中止还是继续使用抗凝药[5]

球结膜下出血会导致失明、视力下降吗?

球结膜下出血通常不会导致视力下降,更不会导致失明[4]

球结膜下出血具有自愈性。如果有原发疾病导致的球结膜下出血,可由医生根据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出血量的多少判断是否会影响视力。

球结膜下出血会有后遗症吗?

多数情况下,并不会有后遗症出现。单纯的球结膜下出血一般有自愈倾向,无需特殊治疗。

有原发疾病的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后遗症多是由原发疾病所导致的。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手或异物揉眼睛,以防感染[4]

球结膜下出血多久能好?

通常会在 1~2 周内眼睛就可以吸收出血,恢复正常[1]

球结膜下出血如何预防?

  1. 减少佩戴隐形眼镜,定期清洁和消毒。
  2. 规律作息,科学用眼,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时间。
  3. 在剧烈运动过程中注意保护眼睛,穿戴防护装备,避免外伤导致球结膜下出血。
  4. 如果是由于抗凝药物导致的出血,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治疗。
  5. 注意用眼卫生,尽量不用手揉眼睛,有必要时也要放轻力度,轻轻地揉擦[4]

糖尿病、高血压病人如何预防球结膜下出血?

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人可以按以下措施预防球结膜下出血:

  1.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2. 平时注意用眼卫生,不用手揉眼睛,定期清洁和消毒隐形眼镜;
  3. 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浮动过大;
  4. 减少剧烈运动(如足球、橄榄球等)及突然用力(背重物、便秘时需特别注意)[1,4]

image

就诊判断

球结膜下出血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就诊?

  1. 如果球结膜下出血症状 15 天后仍未改善,需要到医院就诊。
  2. 如果双眼同时出现球结膜下出血,并伴有皮肤青紫、牙龈出血等其它出血症状,需要到医院就诊。
  3. 如果球结膜下出血同时伴有眼疼、头晕、视力下降或者是外伤引起的球结膜下出血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多数情况下球结膜下出血会在 1~2 周内吸收,如果出血没有好转或者反复出现球结膜下出血就需要到医院就诊查找病因[1,5]

球结膜下出血挂什么科?

眼科。

潜在疾病

球结膜下出血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球结膜下出血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多见于 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可能与血管壁弹性降低并且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导致结膜血管壁压力增大相关。

大多数球结膜下出血是自发性的,没有明显诱因。用力打喷嚏、咳嗽、呕吐、便秘、举重物、高血压、出血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血小板生成减少)、外伤、揉眼睛等都可能引起球结膜下出血。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药物因素: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也会导致球结膜下出血的概率增加。长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人群也可出现球结膜下出血。
  2. 外伤:眼部外伤是造成男性球结膜下出血的主要病因,如硬物划伤或戳伤眼睛。
  3. 佩戴隐形眼镜:可能由于佩戴镜片过程中对球结膜造成了擦伤等机械性损伤,并且长期佩戴隐形眼镜造成干眼症或球结膜感染有关[1,4]

球结膜下出血频繁出现是怎么回事?

球结膜下频繁出血在排除头部及眼部反复外伤的前提下,需要排查是否有原发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出血性疾病等。这些长期慢性病可导致血管弹性降低、凝血功能障碍等,造成球结膜下出血频繁出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