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牙
就诊科室:儿科
词条作者
范运柱

范运柱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王秋华

王秋华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11月1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马牙是什么病?

「马牙」是大众对「口腔包涵囊肿(Oral inclusion cysts)」的俗称,也还有称「板牙」。医学上也称「上皮珠」。

口腔包涵囊肿是 1~4 mm 大小的、里面包含角蛋白的囊肿结节,类似于粟丘疹,主要出现在新生儿、小婴儿的上腭中线和(或)牙龈位置,表现为黄白色颗粒丘疹(图 1、图 2),略高出上腭或牙龈表面。

马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医学上认为这由融合异常或分泌黏液的小唾液液残留,或上皮细胞堆集导致,或胎儿原始牙板残留。表现为单一或多个白色或半透明的圆形丘疹,不能擦去。

马牙有哪几种不同类型?

1967 年,根据组织学和在口腔中的位置,弗洛姆(Fromm)将口腔包涵囊肿归类为:还有根据不同部位称「爱泼斯坦珠(Epstein pearls)」(彭氏珠)、「博恩结节(Bohn nodules)」、「牙板囊肿(dental lamina cysts)」。

  • 位于腭中缝的命名为爱泼斯坦珠(图 1),可能来源于胚胎腭突形成的残留上皮细胞。

  • 位于上腭、牙龈嵴的称博恩结节(图 2),可能来源于腭部唾液腺结构残留。

  • 牙板囊肿呈白色或粉红色小结节,常多发,多位于腭中部,也偶见于上颌和下颌牙槽嵴;牙槽嵴上可能来源于残留的胎儿原始牙板,需要跟胎生牙和早生牙鉴别。

1.jpeg

图 1 来源于网络

Palatalgingivalcystnwbrn.jpeg

图 2 来源:UpToDate 临床顾问
缓解方式

马牙需要治疗吗?

马牙通常不会影响婴儿吃奶及乳牙的萌出,出生数周至数月后可自行消退,不需要特殊处理。

切勿挑破,以防感染

罕见有马牙导致吮吸疼痛、出血的等局部异常症状的,可以由口腔科医生评估后进行手术切除。

image

就诊判断

马牙去哪个科室就诊?

有典型的「马牙」表现即可诊断,一般不需要就诊。如果家长无法自已判断,可以至儿科、儿童保健科或口腔科就诊。

马牙跟什么疾病鉴别?

口腔包涵囊肿应该与萌芽囊肿、血肿(图 3)及胎生牙或早生牙(图 4)、鹅口疮(图 5)相区别。

  • 萌牙囊肿和血肿

萌芽囊肿是类半圆球状的软组织病变,与乳牙或恒牙萌出相关,是组织液在萌出牙的滤泡空间内蓄积所致。当囊液混有血液时,萌牙囊肿又称为萌牙血肿。无需治疗,在牙齿突破病变萌出后,萌出囊肿会自行消退。如果牙齿在 2 周内未萌出,则应再次检查以评估其他原因。

牙龈血肿.jpeg

图 3 来源:UpToDate 临床顾问
  • 胎生牙或早生牙

胎生牙是指出生时口腔内存在的牙齿;早生牙是指新生儿时期萌出的牙齿。大多数胎生牙为下颌中切牙,多数是正常牙,不属于额外牙或多生牙。多发生于正常儿童,可有或无家族性。

早萌的乳牙牙冠形态基本正常,但釉质、牙本质菲薄,且矿化不良,牙根尚未发育或根发育很少,且只与黏骨膜联结而无牙槽骨支持,松动或极度松动。松动者可影响吮乳或有自行脱落吸入呼吸道的危险。

乳牙早萌还可能与多种综合征有关,包括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先天性厚甲、Sotos 综合征和 Hallerman-Streiff 综合征。

治疗可能包括观察、调磨乳牙切缘至圆钝(预防母乳喂养时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口底溃疡)或拔除。只有胎生牙或早生牙造成喂养困难时才应该考虑拔除;胎生牙或早生牙过度松动被视为误吸的危险因素,也建议拔除。

早生牙.jpeg

图 4 来源:UpToDate 临床顾问
  • 鹅口疮

鹅口疮表现为位于颊黏膜、颚、舌或口咽表面的白色斑块(图 5)。患鹅口疮的婴儿可能无症状,也可能因为感染导致的不适而拒绝进食。

5.jpeg

图 5 来源:UpToDate 临床顾问
潜在疾病

马牙会跟其它疾病有关吗?

马牙属于一种特殊的生理表现,不提示其它异常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