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铭甲普外科医师
胥伶杰急诊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1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微血管中形成广泛微血栓(肉眼不可见,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的血栓),继而凝血因子、血小板大量消耗,引起继发性的溶栓功能增强,机体出现以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DIC 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贫血等,是一种危重的综合征。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综合征,并非特定的疾病,很多疾病可以导致该综合征出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非常危急的临床综合征,即使经过积极治疗,多数患者仍会因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即使得以挽救生命,也可能会遗留肾功能不全、感觉或运动障碍等后遗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期:
按照进展速度,多分为三型。
诊断标准包括三方面:
对于感染严重、遭受严重外伤、手术创伤大的患者,及时有效的控制感染、治疗原发病,积极对症治疗,有助于防止 DIC 发生。
但由于人体的「黑箱」特性,有时候 DIC 发生也是难以预料,例如有部分患者在感染、创伤并不算严重的情况下,快速进展为 DIC,严重者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