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王国蓉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0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9月19日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存在于淋巴系统(如淋巴结)和造血器官(如骨髓、肝脏)中。淋巴细胞具有免疫功能,可以抵挡、杀灭或消除体内的病原菌、肿瘤细胞等。淋巴细胞分为许多亚型,其中主要是 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和 NK 细胞。
淋巴结是淋巴系统的组成部分,分散在全身各处。淋巴结是淋巴细胞聚集的场所。淋巴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
淋巴瘤(lymphoma),又叫「淋巴癌」,是起源于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一般来说,淋巴瘤均为恶性肿瘤,其原因可能为淋巴细胞异变,出现不受控制的增殖,并且聚集到身体的不同部位(特别是淋巴结)而导致[1]。
淋巴瘤病人的首发症状常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可为多发或单发。但淋巴结以外的任何部位如脾脏、胃肠道等也可以成为淋巴瘤首发的部位[1]。
淋巴瘤的治疗以化疗为主,还包括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生物靶向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随着医学的发展,淋巴瘤病人的生存期已有明显延长,相当一部分病人已能得到根治[2]。
淋巴瘤根据组织病理学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后者又根据发生异变的淋巴细胞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如 B 细胞淋巴瘤、T 细胞淋巴瘤、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瘤(即 NK 细胞淋巴瘤)等[1]。
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瘤的一种类型,主要原发于淋巴结,特点是淋巴结进行性肿大[1]。
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是以组织细胞学检测中见到双核或多核的 RS 细胞为主要依据。早期的霍奇金淋巴瘤可通过放、化疗治愈[1]。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瘤的另一种类型,凡不属于霍奇金淋巴瘤者,均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一般无特征性 RS 细胞,发生的部位可以是淋巴结,也可以是淋巴结以外的组织器官。病人往往为多病灶起病,受累淋巴结多为双侧和多发,甚至遍及全身[1]。
其亚型及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因而治疗效果和预后也不尽相同[2]。
常见。根据 GLOBOCAN 2020 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新发霍奇金淋巴瘤 83087 例,新发非霍奇金淋巴瘤 544352 例[2]。
淋巴瘤最常见的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的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区[1]。
全身症状:常伴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大于 38 ℃)、消瘦、夜间盗汗(可浸透衣物)、体重下降、全身乏力、皮肤瘙痒等[1]。
当然,不同淋巴瘤患者的表现多种多样,不只局限于上述症状。
淋巴瘤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危害人体健康: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人群较其他人更易患淋巴瘤,但并不是百分百一定会患上淋巴瘤。一般认为,淋巴瘤的发生是多种致病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具体发病机制很复杂。
据报道,日本长崎、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的幸存者淋巴瘤的发病率增加[4]。
此外,有文献报道,因脊柱炎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人,淋巴瘤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 2 倍。因此,一般认为过多接受放射线照射与淋巴瘤的发病有一定关系,而常规的放射检查如胸片、X 线造影、CT、磁共振检查和一般的工作接触,是不会增加淋巴瘤的发病率的[5]。
一般来说,淋巴瘤并不会传染。淋巴瘤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而其中一些病毒感染可能具有传染性,如人类 T 淋巴细胞逆转录病毒 Ⅰ 型病毒等,若接触了此类病毒,可能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近年来,有报道表明淋巴瘤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这说明遗传因素可能是淋巴瘤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作为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决不是必然性[3]。
不是。
有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淋巴结肿大(如淋巴结炎、扁桃体炎等),发现淋巴结肿大并不一定说明是患了淋巴瘤,其中仅有极少一部分是由于患淋巴瘤而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当发现有淋巴结肿大时,应及时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以尽快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就诊时应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包括淋巴结肿大首次发现的时间与以后的增长速度,有无伴随的全身症状,有无肿瘤家族史、既往史。
医生会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淋巴结肿大可能的病因做出评估。
医生诊断淋巴瘤,需要依据详尽的病史和全面的体检,并进行有关的辅助检查,但是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的检查。
其它如实验室检查、CT 、核磁共振、PET-CT 检查等都是临床分期必不可少的。
总之,影像学检查是给淋巴瘤定位,病理学检查是给淋巴瘤定性,两者结合才能进行正确诊断,并使制定的治疗方案更为合理。
骨髓穿刺简称骨穿。骨髓是各类血细胞的「制造厂」,是人体内最大、最重要的造血组织。
淋巴瘤原发于淋巴组织,肿瘤细胞随疾病进展从病变中心向全身转移,骨髓组织是其经常侵犯的部位。如侵犯骨髓,单从病人的外表和症状是看不出来的,而外周血中血细胞的变化不能准确地反映出造血器官内的变化。
所以,怀疑淋巴瘤的病人也应该做骨穿,以明确有无骨髓浸润。此外,通过抽取骨髓标本做检查,也有助于临床分期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
淋巴结活检对淋巴瘤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诊断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如果有以下情况时应重视淋巴瘤的可能性,最好及早做淋巴结活检:
淋巴结活检常用的是穿刺活检术,但是由于穿刺活检术易造成细胞变形或变性,在淋巴结活检结果不能明确诊断时,应及时做淋巴结切除活检[2]。
分期的目的是了解淋巴瘤的进展程度,以便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现均采用 Ann Arbor 会议分期法[1]。
血液科、肿瘤科。
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由于病因复杂,发病率、死亡率较高,过去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不治之症」,但是患了淋巴瘤并不等于被宣判了「死刑」。
随着医学的发展,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已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早期的霍奇金淋巴瘤有着较高的治愈率,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可高达 96.7%[1,2]。
预后是指疾病发展的可能后果,包括:对治疗的反应、复发的可能性、患者的生存时间等。影响淋巴瘤预后的因素比较复杂,重要的有以下几方面:
淋巴瘤的治疗方法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理类型、淋巴瘤的生物学特性、分期、疾病的发展趋势、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综合应用上述几种治疗方法,以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淋巴瘤的化疗就是应用化学药物来治疗淋巴瘤。也就是通过一定途径,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口服,接受某种或几种含有特殊化学成分的药物,以杀灭或抑制人体内的淋巴瘤细胞[4]。
同时,采用联合化疗方案还可以避免因长期单用某一种药物而产生的耐药性,最终使淋巴瘤体积缩小或消失、淋巴瘤所致的临床症状缓解,延长病人生命,达到治疗的目的。
化疗药物会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这些毒性反应可分为近期和远期反应两大类:
近期反应: 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许多化疗药物都有较强的局部刺激,给药方式不当可引起静脉炎。全身反应主要有:
远期反应: 主要是化疗药物的致畸胎和致癌作用。不过,这种情况相当少见,绝不能因此而拒绝化疗[1,2]。
淋巴瘤病人能否接受放疗,主要是根据病人全身状况的好坏及淋巴瘤侵犯的部位是局限性还是广泛性来决定。
病人接受放疗的过程,是通过放射治疗及照射肿瘤部位而完成的。这些射线照射淋巴瘤后,可以使淋巴瘤细胞成分发生电离而变性,造成淋巴瘤细胞损伤甚至死亡,达到治疗目的。
由于各种类型的淋巴瘤对放射线都较敏感,而且早期淋巴瘤病人单独应用放疗已能取得较高的根治效果,因此,放疗已成为治疗淋巴瘤的主要方法之一[1,2]。
淋巴瘤病人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表现为血细胞减少的造血功能抑制,一般放疗后第 2~3 周白细胞下降至最低点,放疗即将结束时血小板下降至最低点。
放疗的急性毒性反应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吞咽困难、食管炎)和气管炎、暂时性皮肤发红、脱发、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生育障碍等。有时候还会出现多发性脑脊髓硬化、甲状腺功能减退、肺组织局部纤维化,严重者可出现放射性肺炎和心包炎。
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成为治疗淋巴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从临床观察来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淋巴瘤病人治愈率确实明显提高。
因此,对于疗效确切的病人来说,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再进行常规剂量的化疗就显得多余,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再化疗。但是一旦发现有淋巴瘤复发的倾向或已复发,就应该及时地给予化疗。
严格地说,淋巴瘤治愈的标准就是所有淋巴瘤细胞均被杀灭,包括局部、全身淋巴结中的,以及已经转移到其它器官的淋巴瘤细胞。
但是做到和判定这一点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有时从表面上看淋巴瘤是治愈了,但是体内还是有些残存的淋巴瘤细胞。在一定的内、外因作用下,这些残存的淋巴瘤细胞可以重新增殖而引起淋巴瘤的复发。
因此,所谓的淋巴瘤治愈只是指经综合治疗后、病人的症状及医生客观检查发现的阳性征象完全消失、病人恢复一定的劳动能力、并经过连续观察 5 年或 5 年以上无复发。
会。若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未能杀灭所有残留淋巴瘤细胞,则淋巴瘤细胞会得以增殖,导致复发[2]。
当处于完全缓解期的淋巴瘤病人,出现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发热、乏力或体重减轻时,应高度警惕复发的可能。
临床上,还常可以见到不少淋巴瘤病人在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情况下,通过医生检查发现了复发的迹象。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淋巴瘤病人获得完全缓解以后,不能掉以轻心,应按医生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做全身检查,坚持进行持续的巩固治疗,这对于尽早发现淋巴瘤复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淋巴瘤在经过严格治疗病灶消失后,一旦出现复发常给病人及家属带来失望,容易失去继续治疗的信心。
实际上,复发淋巴瘤的治疗虽然比第一次治疗时要复杂,治疗的效果也许不如第一次治疗时理想。但是,如果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再次取得完全缓解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复发淋巴瘤的治疗与初始淋巴瘤的治疗还是有所不同的,由于复发淋巴瘤病人大多对化疗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以前的常规化疗剂量显得相对不足,强度不够。因此,要想再度获得完全缓解,就要根据复发后的病情对化疗方案进行适当调整,更换药物,合理加大药物剂量,增加强度。
淋巴瘤女性患者在接受放化疗后可能会出现卵巢功能的早衰,从而降低受孕率;对于男性病人,经放射治疗及大剂量化疗后可有精子缺少或畸形,故可直接影响生育质量。
此外,由于淋巴瘤患者的复发多发生于诊断后的 2~3 年内,因此专家建议在无病生存 2 年后再怀孕,以避免在妊娠期间复发而影响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6,7]。
很难预防。只能从淋巴瘤的可能病因出发,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导致淋巴瘤的有害因素。具体措施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