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汗
就诊科室:普通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冷汗是什么?

冷汗是指由于生理性应激或者病理性因素引起的手掌、足底、颜面甚至全身等部位出汗。由紧张、激动、焦虑、等生理性因素所致的冷汗可通过心态调整而缓解。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冷汗,可能与疾病(如低血糖、嗜铬细胞瘤、急性心肌梗死、低血容量休克等)有关,需及时到医院寻找病因并积极进行治疗 [1-3]

缓解方式

冷汗应该如何缓解?

  • 由紧张、激动、焦虑等引起的出冷汗患者,可积极调整心态,保持心情平和,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 患有焦虑障碍、抑郁症等疾病的人群应及时进行心理治疗,严重者可遵医嘱服用药物(如抗焦虑药物帕罗西汀等)进行缓解。
  • 容易有低血糖的患者,可随身携带一些糖果、甜点,症状出现时立即进食,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
  • 出冷汗时,建议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同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若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吸氧。
  • 怀疑由药物引起的冷汗,建议及时与医生沟通并确定是否需要更换药物。
  • 若出现休克、中毒等危及症状,应立即拨打 120 并前往医院就诊。

冷汗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 坚持锻炼身体,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正确应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避免长期焦虑。
  • 爱出汗的人群,平时可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鞋袜,衣物潮湿后及时更换,以免着凉。
  • 定期体检,一旦发现问题应尽早进行治疗。

image

就诊判断

冷汗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出冷汗并伴有以下表现时,可能有生命危险,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 伴有休克的表现,如意识改变、心率增快、脉搏细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
  • 多次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甚至自觉有濒死感,需要立即就医。
  • 出现瞳孔缩小、肌肉震颤及昏迷等中毒症状。

出冷汗并伴有以下表现时,可能有一些潜在疾病,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 经常出现乏力、饥饿、头晕、肢体颤抖等低血糖症状时。
  • 经常伴有恐惧、紧张等强烈的心理活动。
  • 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冷汗时。

冷汗应该到哪个科室就诊?

怀疑有内分泌、风湿、心脏等内科疾病时,建议到内科就诊。

出现休克、中毒等紧急情况时,可到急诊科就诊。

潜在疾病

冷汗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 生理性因素:机体在过度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的支配下,可以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会导致大脑兴奋,从而出现冷汗。
  • 疼痛因素:创伤、手术、分娩等引起的疼痛,都可能会导致冷汗的出现。
  • 疾病因素:甲状腺疾病、低血糖症、风湿病、结核病、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脑供血不足、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常会伴有出冷汗的症状 [1,2,5]
  • 药物因素:激素类药物,如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曲松、头孢他定等 [3,4]
  • 环境因素:另外,所处环境中的湿度过高且衣物较多时,可导致汗液不易蒸发,可能会导致机体分泌大量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