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
毛成刚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12月1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11月27日
秋季腹泻是指秋冬时寒冷季节发生的腹泻,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儿童较易发生秋季腹泻,成年人不容易得这个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所致。
早在 50 年代,在我国小儿中曾发生感染性腹泻的流行。一年中有两个流行高峰,一是发生在 6、7、8 月,称「夏季腹泻」,已查明其主要病原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与痢疾杆菌;另一高峰发生在 10、11、12 月,称「秋季腹泻」,培养不出病原菌,长期病原不明。
直到 1973 年,澳大利亚学者 Bishop 用电镜方法在秋冬季腹泻患儿十二指肠黏膜活检标本及粪便中发现了一种病毒颗粒外观像车轮。1975 年,国际病毒学会命名为轮状病毒。我国于 1978 年在北京首先在秋季腹泻患儿粪便中用电镜及免疫电镜检出轮状病毒,检出率 83.8%。证实这是我国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从此在我国展开了病毒性腹泻的研究。
秋季腹泻是很常见的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尤其好发于 2 岁以下的儿童。其中最主要的病原体就是轮状病毒。
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发现了其他病毒也可引起腹泻,包括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星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秋季腹泻不仅仅在秋季,冬季也容易出现。和气温高低有关,寒冷环境容易造成病毒繁殖增加,是腹泻增多的原因之一。
儿科,小儿内科。
临床表现包括腹泻、呕吐、发热、腹痛、厌食、头痛和肌痛。
具体有哪些表现随年龄而异(小婴儿特异性症状较少),并且表现每天变化,且因人而异。
儿童病初可能仅有腹泻或呕吐,但随着疾病进展可能严重到需住院治疗。其中最常见为:
呕吐,孩子频繁的呕吐,无法进食。
发热,体温升高大于 37.5℃,发热可达高热 40℃。
腹泻,腹泻的特点是大量稀便、水便。大便几乎为液体,粪渣少。腹泻时间约 3~8 天,长可达 10~14 天,严重的情况可能会转变为迁延性或慢性腹泻。如果不及时补液,孩子很容易因为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严重的秋季腹泻主要会表现为脱水,孩子可能会表现为:
秋季腹泻可能因为丢失水分过多引起休克。
休克是指身体里水分太少,不足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休克严重时会威胁孩子的生命。
不过目前有很多有效的治疗方式,只有严重的腹泻才可能发生脱水,而且严重的没有经过治疗的脱水才会引起的休克。所以发生秋季腹泻时也不要太害怕。
秋季腹泻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中轮状病毒是主要的感染源。轮状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感染时可以引起儿童和成年人的肠炎。儿童感染时症状较重,成年人感染可能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
其他病毒也可能造成秋季腹泻,如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星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病毒入侵进入体内后,在小肠上皮细胞内繁殖,使得肠粘膜细胞坏死、脱落。从而引起肠吸收功能降低,大量水分和食物残渣留在肠腔内导致水样腹泻。
病毒感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生病的孩子或成人是传染源。大便排出的病毒污染到手或者玩具、食物,被孩子吃下去,就会造成新的感染。
除了经口传染之外,病毒还可以在空气中通过气溶胶形式传播,所以和感染病毒的病人密切接触也有可能从呼吸道感染病毒。
通过症状判断:如果在寒冷季节,2 岁以下儿童,出现先吐后泻,大便次数多,大便稀水样的症状,很有可能就是秋季腹泻。
通过化验判断:诊断秋季腹泻可以化验大便常规、大便轮状病毒检测。如果大便常规没有出现明显脓细胞等细菌性肠炎的证据,或者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那么说明的确存在秋季腹泻。
怀疑存在秋季腹泻,轻中症、无重度脱水时一般不需要检查。
症状严重或需要鉴别诊断时可能需要做:大便常规、大便隐血实验、大便病毒检测、大便培养,血液生化、血常规、CRP 等检查。
如果查体有异常,还可能需要做:腹部 X 线片、腹部彩超、头颅 CT 等检查。
大便常规、大便隐血实验:了解大便情况。
大便轮状病毒检测:了解有无轮状病毒。
大便培养:了解有无细菌。
血液生化:判断有没有因为腹泻出现电解质紊乱。
血常规、CRP:了解全身炎症情况。
腹部 X 线片、腹部彩超、头颅 CT:排除其他外科疾病引起的呕吐和腹泻。
秋季腹泻时,口服补液,预防脱水是治疗的关键。
秋季腹泻的治疗在有效补充口服补液盐的基础上会自愈。如果有发热,可以给与退烧药帮助控制体温。下面药物一般可以不用,但也可以按需要和实际情况使用:
补充锌:腹泻时额外补充锌可以缩短腹泻的时间,促进肠粘膜的修复。6 个月以下婴儿不建议补锌,会增加呕吐的风险;6 个月以上的婴儿儿童,如果平时饮食有挑食偏食导致缺锌的可能,可以考虑补充锌剂,每天 20 mg,共 10~14 天。
补充益生菌:对秋季腹泻的儿童,可考虑使用益生菌。虽然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但多项系统评价证实,使用益生菌能稍微缩短病毒性腹泻的持续时间,比如布拉氏酵母菌(视频)、鼠李糖乳杆菌。
保护肠黏膜:吸附剂(蒙脱石散)可结合消化道黏液和毒素,并减少水分丢失。欧洲指南和中国指南建议中可使用,但证据质量不高。当腹泻次数多、水样便或带血丝时,可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适当使用蒙脱石散来保护肠黏膜,避免反复腹泻造成的损伤。
秋季腹泻可以自己恢复。但是如果孩子吐泻严重时,需要及时给与支持,避免脱水是治疗的关键。
不能使用止泻药物。
减少肠蠕动的止泻药物,比如(洛哌丁醇)对疾病好转没有帮助,反而会造成病原体停留在肠道,加重病情。
秋季腹泻大部分病毒感染造成的,使用消炎药(抗生素)对恢复没有帮助。因为抗生素是杀死细菌的,不能杀死轮状病毒,反而额外服用抗生素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加重腹泻的病情。
如果明确为细菌性肠炎时,也不一定需要使用抗生素。因为大多数细菌所致急性腹泻均是自限性的;对于痢疾样腹泻患儿、疑似霍乱合并严重脱水、免疫缺陷病、早产儿以及有慢性潜在疾病的儿童推荐应用抗生素治疗。
当孩子出现脱水的表现,并且呕吐剧烈无法进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住院治疗;严重的脱水或者孩子出现休克的表现(包括:孩子精神萎靡、神志不清、高热不退、抽搐、无尿)时就需要马上住院治疗。
如果有脱水的表现,但是可以进食,可以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在家照顾就可以。
如果是小婴儿,有母乳喂养的可以继续母乳喂养。母乳对孩子的恢复有好处,不需要停母乳。
未加辅食的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配方奶喂养;有迁延倾向的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
已经加辅食的孩子,可以继续喂辅食。腹泻期间不吃新的食物,只吃以前吃过并且适应良好的食物。
一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吃含有盐分的食物;年龄较大的儿童,饮食不加以限制,包括谷类、肉类、酸奶、水果、蔬菜。尽可能地保证热量供应,在急性腹泻病治愈后,应该额外补充因疾病所致的营养素缺失。
不推荐含高浓度单糖的食物,包括碳酸饮料、果冻、罐装果汁、甜点心和其他含糖饮料。不推荐进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呕吐剧烈时可以只吃奶或者流质食物。呕吐停止以后就可以慢慢恢复原来的饮食,可以吃肉类、蛋类、蔬菜,但是应逐渐增加量,不追求和生病之前一样的量。
严重的脱水时才考虑停止配方奶喂养,也是说孩子如果没有严重到需要住院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原来的喂养奶类品种不变。
如果孩子腹泻两周以上,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配方奶品种为无乳糖奶粉喂养,因为病毒感染后会造成身体暂时性的乳糖酶缺乏。等腹泻恢复后再慢慢转换回普通配方奶喂养。
由于病毒会通过密切接触和空气传播,如果家中有两个孩子,大孩子生病可能会传染给小宝贝。这个时候要注意把两个孩子分开,房间通风,玩具衣物餐具都要分开。
大人也要多洗手,相应的避免传染的措施也需要做到。
秋冬季节,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大人回家多洗手换外套再抱孩子。家里有小婴儿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招待有小朋友的亲朋好友来家里玩,以免被客人传染。如果有生病的家人,要尽量和小宝贝分开。
常见的秋季腹泻病原体中,仅有轮状病毒有疫苗可以接种预防。
轮状病毒疫苗可以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是二类疫苗,需要家长自己付费购买接种。目前轮状病毒疫苗均是通过口服接种。常见的有进口的五价轮状病毒疫苗,国产 A 群轮状病毒疫苗,选择其中之一接种均可,五价优先。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以降低宝宝得秋季腹泻的机会。
秋季腹泻时,由于呕吐和大量稀水便会同时丢失水分和电解质。单独补充白开水不能纠正脱水。按照说明书冲泡的口服补液盐可以帮助肠道同时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是避免脱水的好的方式。
如果孩子抗拒口服补液盐,那么可以尝试替代的食物是米汤、苹果汁,但是效果可能不那么确切。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变化,如果觉得情况不能好转的话及时去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