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痉挛
就诊科室:骨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什么是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症状[1],持续时间较短,几秒到数十秒不等,发作时疼痛难忍,下肢肌肉痉挛最为常见。常与缺钙、受凉、神经压迫、工作劳累、睡眠不足等因素有关。

肌肉痉挛有哪些症状?

肌肉痉挛的症状有局部肌肉抽动和全身肌肉抽动。

  1. 局部肌肉抽动。常见于一侧下肢抽动、手指脚趾抽动、面肌抽动等,局部肌肉抽动时间一般持续几秒或数十秒,局部肌肉痉挛严重者可达数分钟或发作频率较高。
  2. 全身肌肉抽动。肌肉强烈收缩,肌肉一阵阵抽动且僵硬,患者常常呈现头向后仰,全身呈弓形,这种全身肌肉抽动往往与患者基础疾病有关。

肌肉痉挛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肌肉痉挛的高发人群主要有四大类,分别为具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睡眠姿势不当的人群,运动量较大的人群,以及受其他致病因素影响的人群。

  1. 具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例如癫痫、破伤风、缺钙等。
  2. 睡眠姿势不当的人群。睡眠过程中长期仰卧或俯卧,使身体肌肉(特别是小腿肌肉)处于绝对放松的状态,或是部分肢体受到压迫,从而导致肌肉痉挛的发生。
  3. 运动量较大的人群。当运动持续时间长,容易引起局部肌肉(如腓肠肌,即小腿)痉挛。
  4. 受其他致病因素影响的人群。常受到寒冷刺激、工作劳累、睡眠不足等的人群是肌肉痉挛的高发人群。

肌肉痉挛就是缺钙吗?

缺钙是肌肉痉挛的原因之一,但出现肌肉痉挛不一定都是缺钙。

当人体血液中钙含量低时,会使人体神经传导一部分缺失,当缺失严重时则会出现肌肉痉挛。因缺钙而产生肌肉痉挛的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骨量下降,钙流失严重,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这类肌肉痉挛的人群可以针对骨质疏松进行治疗,肌肉痉挛也可得到缓解[2]

但肌肉痉挛与受凉、神经压迫、运动量过大、工作劳累、睡眠不足等密切相关,并不仅仅是缺钙导致的。患者出现肌肉痉挛需要先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

缓解方式

肌肉痉挛如何缓解?

因原发性疾病导致肌肉痉挛的患者,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例如,破伤风导致肌肉痉挛的患者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预防发作;中老年人缺钙或骨质疏松引起的痉挛需要规范治疗骨质疏松、科学补钙;癫痫患者应在神经内科规范治疗,积极调整癫痫用药。

因运动量、工作压力、睡姿等外在因素引起的肌肉痉挛,需要调整生活节奏,改变生活方式,保证睡眠,使肌肉痉挛缓解。

image

就诊判断

肌肉痉挛在怎样的情况下需要就诊?

肌肉痉挛症状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发作频率低的情况下通常不需要就医,可对痉挛肌肉进行按揉缓解。

若因基础疾病等全身性原因引起的肌肉痉挛,一般需要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针对基础疾病进行规范治疗。

若因不明原因产生局部痉挛,且难以缓解,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发病原因,以免延误病情。

肌肉痉挛就诊应挂哪些科室?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痉挛部位和病因的不同,一般建议去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或骨科就诊。

肌肉痉挛需要做哪些检查?

患者就诊后,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相关基础疾病,以及肌肉痉挛的发病症状、频率等[3]
同时结合肌电图、颅脑 CT 检查、血清钙等相关辅助检查。

潜在疾病

肌肉痉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肌肉痉挛可能与患者骨质疏松,受凉,神经压迫,劳累过度、睡眠不足等因素有关。

  1. 骨质疏松。因缺钙而产生肌肉痉挛的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量下降钙流失严重,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这类人群针对骨质疏松进行治疗,肌肉痉挛也可得到缓解。
  2. 受凉。当室内温度降低,睡眠受凉,肌肉(尤其是腿部肌肉)在寒冷的刺激下容易发生肌肉痉挛。
  3. 神经压迫。当局部神经受到压迫,神经肌肉挛缩,进而发生肌肉痉挛。
  4. 劳累过度、睡眠不足。运动过度导致局部乳酸堆积,引起肌肉痉挛[4]

肌肉痉挛有哪些危害?

长时间、高频率的肌肉痉挛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导致局部肌肉损伤。若是原发性疾病导致的肌肉痉挛长期未得到缓解,需警惕原发性疾病的发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