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
就诊科室:心胸外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胸腺瘤是什么?

胸腺瘤属于纵隔肿瘤的一种,是起源于胸腺成分的肿瘤 [1]

根据性质,胸腺瘤主要分为良性与恶性肿瘤(包括侵袭性胸腺瘤及胸腺癌),不同性质胸腺瘤治疗方案及预后存在较大的差异 [2]。由于很多良性胸腺瘤手术后仍出现了转移和复发,现对胸腺瘤进行初步判断时,一般按恶性肿瘤处理 [3]

胸腺瘤的特有的症状较少,且不典型,多数为伴随症状,伴随症状非常多且复杂,比如胸闷、胸痛等,所以对于胸腺瘤的诊断较为困难。大多数人是在体检或出现伴随症状后检查发现。部分患者确定胸腺瘤时已处于无法手术的阶段,预后较差 [2,3]

胸腺瘤的分类有哪些?

  1. 根据肿瘤的病理学特点,可分为 [4]

    1. A 型、AB 型、B1 型、B2 型、B3 型胸腺瘤:这些类型的胸腺瘤通常预后较好,5 年生存率高达 90%,也就是说每 100 个此型胸腺瘤患者,约 90 人能存活 5 年及以上。
    2. 胸腺癌:预后较差,5 年生存率约 55%。
  2. 根据肿瘤的形态,可分为 [1]

    1. 非侵袭性胸腺瘤:虽然可以与邻近器官有粘连,但其有完整的包膜,粘连较少。肿瘤活动度好,容易切除,进行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后生存率较高。
    2. 侵袭性胸腺瘤: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出现良性表现,但是肿瘤与其他组织界限不明显,可侵犯周围组织,即使有良性表现,也与周围结构关系密切,肿瘤的活动度差,发生转移的可能性较大。

胸腺瘤常见吗?

胸腺瘤属于一种罕见病,发病率较低 [5]。根据 2019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16 年中国胸腺瘤发病率为 4.09/1000000 ,也就是说每百万人中,有 4 人患有胸腺瘤 [6]

本病好发于 50~60 岁,男女比例相当,儿童和青少年少见[7]。

症状

胸腺瘤有哪些症状?

胸腺瘤早期一般无症状表现,但当肿瘤体积继续增大,压迫或者侵犯到纵隔内的其他器官,或者影响神经功能,就会引起相关临床症状 [1,2]

  1. 神经系统症状:被侵犯的神经不同,出现的症状也不相同。
    1. 交感神经:出现同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等。
    2. 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
    3. 膈神经:可能出现呼吸费力。
  2. 呼吸系统症状:最常见的有咳嗽(为突然出现的频发咳嗽)、哮鸣(喘息的时候出现哮鸣音,类似于尖锐的吹哨子的那种声音)等。还可能有呼吸困难,表现为面色发绀、呼吸急促等,可与哮鸣同时出现。
  3. 循环系统症状:肿瘤压迫到上腔静脉,还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表现,同时伴有胸部以上的水肿。压迫到心脏还可出现胸闷、心悸或心律失常(心跳不规律)等。
  4. 约有 1/3 的胸腺瘤患者可合并重症肌无力症状,表现为上眼睑下垂、肢体无力等 [1,2]

胸腺瘤有哪些并发症?

  1. 恶性贫血:部分胸腺瘤患者可能出现恶性贫血,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精神萎靡等。
  2. 恶病质:主要针对胸腺恶性肿瘤。当肿瘤细胞代谢速度异常增快,会造成患者的营养被肿瘤细胞吸收,自身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即恶病质。患者主要表现为消瘦、乏力、体重减轻等。
病因

胸腺瘤有哪些病因?

胸腺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几种原因有关 [1]

  1. 辐射因素:辐射可导致正常胸腺组织细胞出现基因突变,或者当胸腺出现损伤时,在其进行修复时出现修复紊乱,最终引发肿瘤。
  2. EB 病毒感染:EB 病毒,也就是疱疹类病毒。有研究证明 EB 病毒感染是导致胸腺瘤出现的高危因素,但具体机制不明。

胸腺瘤会传染吗?

本病不会传染。

胸腺瘤会遗传吗?

尚无资料证实胸腺瘤具有遗传性 [1]

诊断

胸腺瘤需要做哪些检查?

  1. CT 检查:医生会通过 CT 扫描来了解胸腺瘤的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等,基于这些检查结果来初步确定胸腺瘤的严重程度。
  2. 核磁共振(MRI)检查:在评估囊性肿物及肿瘤对周围脂肪的浸润方面,比 CT 检查更准确。
  3. 组织病理学检查:部分体积较大的胸腺瘤可在手术前进行 CT 引导下经皮肿瘤穿刺活检,这是确诊胸腺瘤的金标准 [2]
  4. 血常规检查:判断是否有贫血的发生,以及贫血的程度如何。
  5. 胸部 X 线检查:能够找准肿瘤的部位,确定其形状及大小。一般需要进行正面和侧面的摄片。
  6. 心电图检查:帮助检查心功能,判断肿瘤是否影响到心脏。

胸腺瘤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由于胸腺瘤属于纵隔肿瘤的一种,且较为罕见,症状也较为类似,容易与前纵隔其他肿瘤(淋巴瘤、畸胎瘤等)相混淆。医生往往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对胸腺进行全方位的检查,通过肿瘤的生长位置来判断是属于胸腺瘤还是其他纵隔肿瘤。

治疗

胸腺瘤一般去看哪个科?

胸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

胸腺瘤怎么治疗?

  1. 手术治疗

    1. 完整的手术切除仍然是胸腺瘤主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患者长期生存最重要的预测指标 [1]
    2. 适应人群:一般情况良好、能耐受外科手术(如心、肺等器官功能无明显障碍),胸腺瘤未发生广泛(如转移至胸腔外)、远处转移(如转移至颅内)者,具体需要咨询专业的医生。
    3. 手术方法:这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以及与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进行选择,会有非常专业的医生进行定制。
  2. 放射治疗
    胸腺瘤通常对放疗敏感,放疗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

    1. 术前放疗:适用于肿瘤体积巨大、位置较深,生长较快,恶性程度较高者,以及无法直接手术者。
    2. 术后辅助放疗:目标是加强局部控制,预防局部复发和转移等。

    需要注意的是,放疗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当放射剂量控制得当,比较小时,患者的不良反应也较小;但如果放射剂量较大,可能会带来贫血、血小板减少、免疫功能下降、发热等并发症。

  3. 化学治疗
    胸腺瘤也对化疗敏感 [3]

    1. 适用人群:适用于不可切除或无法切除完全的晚期肿瘤、复发风险高及已复发的患者。
    2. 常用的联合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长春新碱、依托泊苷、异环磷酰胺、表阿霉素等。
    3. 化疗不良反应:并发症较多,包括血栓栓塞、感染、坏疽、伤口较难愈合等。
  4. 对症治疗

    1. 对重症肌无力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还可以选择抗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嗅吡斯的明)治疗 [1]。但若大剂量使用,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流口水等不良反应,慎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于伴有尿路梗阻等疾病患者。
    2. 对于恶性贫血较为严重的患者,还可以选择输血治疗等。

image

生活

胸腺瘤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1. 合理饮食:合理膳食,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如纯牛奶、新鲜的蛋类、精瘦肉等,保证充足的营养,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营养不良。
  2. 少食多餐,吃饭细嚼慢咽,不要快速或者大口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避免加重胃部负担及纵隔负担,影响身体恢复。
  3. 增加提高机体免疫力的食物(如杏、海参、燕窝等)的摄入,以提高自身对抗疾病的能力,有助于痊愈。
  4. 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藤椒等香辛料;避免浓茶、浓咖啡、功能性饮料等提神醒脑的饮品。上述食物会影响身体的恢复。

胸腺瘤患者在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1. 保证睡眠:保证正常的作息,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成人一般 7~8 小时,以睡醒后精力充沛为宜),要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优质的睡眠可以帮助身体有效的恢复,帮助精神放松。
  2. 合理科学的运动:胸腺瘤患者可出现重症肌无力等表现,若完全放弃运动,长此以往,会造成肌肉萎缩。在安全环境里以及医护人员或家属的陪同下,能下床的患者可以进行散步等轻柔舒缓的简单运动,可促进肌肉的生长,预防肌肉萎缩,增强体力等。不能下床的患者可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帮忙,对肢体进行按摩(如轻揉),帮助刺激肌肉神经。
  3. 心理护理:患者可能由于身体不适以及对恶性肿瘤的恐惧而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躁不安、郁郁寡欢等。患者家属需要给患者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主动给予关心和贴切的照顾,多为患者加油打气。

胸腺瘤需要复查吗?

需要。

  1. 良性胸腺瘤的患者复诊次数和时间遵医嘱而定。
  2. 确定为恶性肿瘤患者应终身随访,在手术治疗后最初 2 年内至少每 3 个月复查一次,之后每半年复查一次,5 年后每年复查 1 次。随访可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征象 [1]
预防

胸腺瘤可以预防吗?

胸腺瘤属于罕见疾病,且发病机制不明,故无有效预防措施。但对于一般人来说,保持健康的生活的方式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1. 保持心情舒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刺激和波动。
  2. 加强营养:均衡饮食,摄入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各类营养素(如牛奶、鱼、蛋、小米、小麦等),多食新鲜水果(如苹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3. 适量运动:适量、适时运动(每周至少运动 5 天,每天至少半小时),以改善精神面貌,调整机体内在功能,增强抵抗力 [8]
  4. 保持定期体检,半年到一年要体检一次。

胸腺瘤会复发吗?

会。恶性胸腺瘤的复发较为常见,且局部复发较远处转移常见。局部复发是指胸腺或者靠近胸腺的周围组织出现肿瘤细胞,比如胸膜、肺、纵隔等;远处转移是指距离胸腺或者纵隔较远的器官组织出现肿瘤细胞,比如肝脏、骨骼等 [1]

有研究显示胸腺瘤的平均复发时间为 5 年,间隔最长的有 10~20 年,故胸腺瘤患者应至少随访 20 年 [1]

胸腺瘤如何防止复发?

在进行胸腺瘤手术切除的时候,尽可能把肿瘤切除干净,肿瘤切除的越干净,复发的可能性越低,生存时间越长 [7]

其次手术切除治疗后还应该根据医嘱进行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有效遏制癌肿细胞的扩散。

最后,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也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