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吴晓昇

吴晓昇呼吸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2月2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非小细胞肺癌是什么?

根据病理检查不同,肺癌可分为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两种。非小细胞肺癌又包括鳞状细胞癌(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类型。

与小细胞癌相比,非小细胞癌的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 80 %。

非小细胞肺癌患病的人多吗?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占所有肿瘤的第一位。因此,得非小细胞肺癌的人也不少。

症状

非小细胞肺癌有哪些表现?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下列症状:咳嗽(尤其以刺激性干咳常见)、咳痰、痰中带血或血痰、胸痛、发热、气促等症状。此外,还伴有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癌细胞侵犯或者转移到别的部位时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声音嘶哑(侵犯喉返神经)、头痛(转移到头部)等。

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

非小细胞肺癌可以通过局部浸润、淋巴系统、血液系统转移到其它部位,常见转移部位有肺内转移、纵隔淋巴结或者浅表淋巴结、肝脏、肺脏、骨、脑等部位,在复查或者随访时需要注意这些部位的检查。

咯血或者痰中有血丝是不是得非小细胞肺癌了?

很多疾病都可能会出现咯血或者痰中带血,如肺结核、肺炎、肺癌等,而且近年来结核的发病率也很高,不一定都是肺癌的表现。

但是,有咯血或者痰中带血的症状,提示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建议尽快就医。

病因

非小细胞肺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吸烟:被认为是肺癌的最常见的高危因素,而且也是很多疾病的高危因素,强烈建议戒烟。
  •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汽车尾气,工作环境中有有毒气体、有害粉尘等。
  • 既往有慢性肺病:如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炎等良性病变,长期反复发作,会增加肺癌的风险。
  • 遗传因素:有肺癌家族史的人,得肺癌的可能性比常人要高。
  • 其它:电离辐射、免疫缺陷等。

非小细胞肺癌容易发生在哪些人?

长期大量吸烟,直系亲属中有肺癌病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炎、肺结核、矽肺或者尘肺等疾病,有长期石棉接触史。

非小细胞肺癌会传染吗?

不会传染。

非小细胞肺癌会遗传吗?

目前所知,肺癌有遗传倾向。所以家族中有肺癌病人的人,应该提高警惕,不要吸烟、定期体检,出现疑似肺癌的症状尽早就医。

诊断

非小细胞肺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对于有肺癌症状的人,需要去医院检查,一般会做肺部的 CT 或者胸片,发现有占位性病变的人,或者高度怀疑有肺癌的病人,会建议行支气管镜检查,病灶在边缘者,可能需要做 CT 引导下的病灶穿刺活检。

确定诊断需要对可疑部位进行病理活检,病理可以确定是否得了肺癌。另外有部分有活检禁忌证的病人可以做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就是收集患者咳出的痰液,送检病理科,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肿瘤细胞)。

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需要在哪些科就诊呢?

由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症状主要以咳嗽(尤其以刺激性干咳常见)、咳痰、痰中带血或血痰、胸痛、发热、气促等最常见,所以,多数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多就诊于呼吸内科。

对于高度怀疑肺癌的病人,可以就诊于肿瘤科、胸外科(或心胸外科)、呼吸内科。

非小细胞肺癌能治好吗?

目前对于部分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多数通过正规、综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晚期病人的治愈率很低,但是,随着医疗技术和药品研发的进步,很多病人都可能达到长期带瘤生存。

非小细胞肺癌怎么治疗?

根据确诊时的分期不同,治疗方案也有所差异。

原则上早中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根据病理分期确定是否联合化疗或者放疗。早中期的手术治疗,可以尽可能的达到治愈的效果。

晚期则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老年或体弱者可以考虑靶向治疗(指的是针对肿瘤使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方法,因为靶向药物主要是针对肿瘤细胞的表面抗原或者基因突变而设计的,对正常的细胞影响较小,副作用相对较小)。

非小细胞肺癌在早中期都能通过手术治疗吗?

绝大多数早中期的非小细胞肺癌都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但是,如果肿瘤位置临近大血管,病人一般状态差或者肺功能差,或病人合并其它慢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则不适合手术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风险?

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主要有:

  • 麻醉意外;
  • 心脑血管意外,如心梗、脑梗、肺栓塞等;
  • 手术过程中大出血、术后出血、气胸、液气胸、胸水、肺炎等;
  • 呼吸功能受损,如支气管瘘、胸腔感染、发热、呼吸困难等;
  • 心脏功能受损,如心律失常、心衰、呼吸衰竭等。

虽然肺癌手术存在种种危险性,但总的来讲,发生率还是很低的。只要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充分做好手术前准备,病员及家属积极配合,绝大部分手术治疗是安全可靠的。

非小细胞肺癌手术需要把整个肺都切除吗?

根据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和位置不同,可能会切除整个一侧的肺部或者切除肺部中的一个肺叶。

对呼吸功能会产生一定影响,多数能够耐受,即使切除一侧的整个肺,多数病人也可以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剧烈运动或者劳累的任务建议尽量避免。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为什么需要辅助化疗?

理论依据是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手术后可能会残留有微小转移灶或者肿瘤细胞,通过辅助化疗,尽可能的将这些转移灶或者肿瘤细胞杀灭。

这一理论得到了国际上大型临床研究的证实。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需要和适合化疗的,如早期(I 期)病人是不需要化疗的。

非小细胞肺癌为什么有的还需要放疗?

理论方面和肺癌术后化疗类似,对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鳞癌或者术后病理发现切缘阳性,也就是有可能没有切干净的病人,建议进行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有哪些常见的不良反应?

根据化疗的药物选择不同,不良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有的会出现便秘、腹泻、腹痛等反应;
  • 骨髓抑制也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以白细胞减少最为常见,其次是血小板减少;
  • 肝、肾功能损害表现;
  • 脱发,使用紫杉醇类药物时,发生率较高,但是往往都能再生;
  • 化疗的局部不良反应,如静脉炎和局部化疗药物渗透造成的局部组织坏死等;
  • 过敏,发生几率较低;
  • 其他,如心脏毒性、皮肤毒性等,发生几率相对较低。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什么时间开始化疗?

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分期、分级等情况,一般建议术后 3~6 周内开始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要几个周期?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辅助化疗一般建议化疗 4~6 个周期,具体和方案、病人的状态、化疗反应等有关,个别病人反应较大,可以按要求调整化疗药物剂量或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多长时间复查?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复查时间建议术后两年内每 3 个月复查一次,两年至五年,每 6 个月复查一次,五年后每 12 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期间有不舒服的情况可以随时找医生。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要复查哪些项目?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检查项目包括:

  • 体格检查,也就是由医生进行的查体,主要检查浅表淋巴结情况和胸腹部的情况。
  • 采血检查有:血常规、肿瘤标志物( CEA 、CA125 、SCC 、细胞角蛋白片段 19 等)。血常规主要是为了看是否贫血、白细胞、血小板情况,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大约在 70%,能较早的反应出肿瘤是否生长或复发。
  • 胸部 CT,腹部的可以检查超声、CT 或者磁共振等检查。有骨痛症状者需要做骨扫描。不建议 PET-CT 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主要是为了确定肿瘤是否复发或者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查发现复发或者转移怎么办?

由于恶性肿瘤的特点确定了肺癌在术后仍有复发或者转移的可能性,如果复查时发现了复发或者转移,根据复发或转移部位、数目和大小的不同,可以考虑手术、射频消融(这里指的是针对肿瘤的射频消融,通常要在超声或者 CT 引导下将电极插入到病变组织,通电后,电极局部产生热量,能杀死电极附近一定范围内的细胞,起到杀伤肿瘤的作用)、放疗、化疗等治疗。

部分发现及时的病例,通过积极治疗也可以达到根治性治疗的效果。

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药物为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卫生部制定的肺癌指南推荐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时,必须检测 EGFR 是否有基因突变,有突变的病人建议使用。

另外还有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药物如贝伐单抗、内皮抑素等。

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医生建议参加临床试验,可靠吗?

通常全国或者全球的临床试验都要经过国家药监局、伦理委员会等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在进入临床试验前,已经进行过一定的基础研究,对于多数适合的患者都是有益的,当然也存在有害或者无效的可能。

但是,新药上市前都要经过临床试验的阶段,而且病人能够得到比较新的和合适的药物治疗,所以各治疗指南均建议满足条件者可以参加临床研究。

image

生活

非小细胞肺癌刚做完手术,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术后开始先是少量清淡流食,逐渐增加进食量和食物种类,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适当进食蔬菜、水果,忌辛辣、油腻、冷食,根据恢复情况可以逐渐增加高蛋白、肉类食物。

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家属能为患者做些什么?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家属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应该给予病人精神、物质上的支持,开导病人、给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病人接受适合的治疗方案,保持乐观的心态。

其次,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例如:给病人准备平常喜欢吃的饭菜(医生允许的食物)、多陪病人聊聊天、适当的按摩等。

预防

非小细胞肺癌如何预防?

通过下列措施可以降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风险:

  • 戒烟、戒酒:避免自己吸烟和二手烟;
  • 尽量选择清洁的生活及工作环境;
  •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 运动: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尤其是肥胖者;
  • 正确治疗肺部良性病变,如肺结核、肺炎等病变;
  •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吸烟、工作或生活环境差的,年龄超过 50 岁的人建议定期体检。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