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袁先道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2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0月26日
咽炎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咽部炎症,可单独发生,也可继发于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炎症[1]。一般来说,咽炎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
不管是急性咽炎还是慢性咽炎都很常见。
急性咽炎的发病率约为 5%[2],也就是说,每 100 人中,就有 5 人患有急性咽炎,且多发于冬、春季,
根据国内统计,在城镇居民中,慢性咽炎约占咽喉部疾病的 10%~20%[3],即每10 位咽喉疾病患者中,就有 1~2 人患有慢性咽炎。
耳鼻咽喉科、呼吸科。
急性咽炎的常见病因是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感染,包括柯萨奇病毒、腺病毒、链球菌、葡萄球菌等[1]。病毒或细菌可经鼻腔、口腔到达咽部,从而引发感染。
此外,非感染因素也可以导致急性咽炎,如花粉过敏、粉尘过敏、空气污染、空气过度干燥等[1]。可能与这些物质刺激咽喉部黏膜有关。
慢性咽炎的可能原因很多,但都不是特别明确。常见病因有:
由急性咽炎转化而来:如果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延误治疗,就有可能转为慢性[1]。
邻近部位的炎症转移而来:如慢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可导致炎性分泌物反复刺激咽部,引发慢性咽炎[1]。
各种化学和物理性刺激:如粉尘、颈部放疗、长期接触有害化学气体、烟酒过度、胃酸反流等、长期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长期过度用嗓都可引起慢性咽炎[1]。
长期过度用嗓者:如教师、歌手等,此类人群往往会长时间高分贝用力发声,而教师还会长时间暴露在粉尘中,因此患咽炎的概率较大[4]。
长期抽烟喝酒、吃辛辣食物的人:此类人群可能由于烟酒或辛辣食物易对咽喉部造成刺激而易患咽炎[4]。
长期接触粉尘、有害气体的人:此类人群可能由于工作需要长期接触粉尘或有害气体导致咽喉部受损,而易患咽炎。
此外,患有鼻炎、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疾病者也易发生咽炎。
急性咽炎有可能会传染,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咽炎,致病的病毒可能会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1]。
慢性咽炎多与自身咽部黏长期膜刺激有关,一般不会传染。
一般情况下,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再结合患者的过敏史、接触过的人、去过的场所(了解是否可能接触到致病细菌、病毒,判断患病的原因)等条件,基本上就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但有些患者的症状不典型,所以医生可能还会开具血常规、咽拭子培养、喉镜检查等检查进一步诊断。
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的诊断不完全相同,可以通过症状的持续时间来帮助判断,具体可以参考对应的词条内容。
怀疑咽炎去医院就诊时,医生会先仔细观察咽部的情况,然后根据需要有选择的进行下列检查:
血常规、C 反应蛋白等:抽血检查,用来初步判断有无感染、感染类型;
咽拭子检查:取咽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可以判断是哪种细菌感染,以及适合用哪种药物;
喉镜检查:了解咽喉部位具体的病变情况;
鼻腔、口腔检查,肺部 X 线,胃镜等:因为鼻炎、龋齿、肺炎、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都有可能会引起咽炎。如果怀疑有这些疾病,则需要做这些检查。只有去除了原发疾病,才能治好咽炎。
急性咽炎一般以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为主,主要采用相应的治疗药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药物治疗:
原发病治疗:
如果咽炎是由其他疾病引起(如鼻炎、扁桃体炎、龋齿、胃食管反流病等),则要在治好原发疾病后,咽炎才能完全治好。
慢性咽炎以缓解症状为主,如果有鼻咽部疾病的,要及时治疗疾病;病因不明确的,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一些对症药物来缓解症状。此外,还有一些物理治疗,可能有一定效果。
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慢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慢性炎症;坚持户外活动,戒烟戒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1]。
药物治疗:
微波治疗:
将微波作用于病变部位,使其因高温而凝固坏死,患者可自觉症状缓解或消失[6]。适用于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发作的患者。此方法治疗效果明显,对患者的创伤小,安全性高。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
在低温 40 ℃ 左右使咽部病变组织萎缩或坏死脱落。适用于经多次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发作的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咽部异物感症状,安全性好[7]。
部分情况下,急性咽炎有可能自己好,当感染的病毒、细菌被自身免疫系统清除后,疾病也能自然好转。但如果有发热(体温高于 37.2 ℃)、咽部疼痛明显,影响正常的生活,或者 3 天以上症状仍然没有好转,建议及时到呼吸科或耳鼻喉科就诊。
慢性咽炎通常难以自愈,主要与各种影响因素相关,如果不能清除相关的因素,如抽烟等,可能不会好转。而且慢性咽炎的病因并不十分明确,通常也是采用一些治疗手段来缓解症状。
主要是减少对咽部黏膜的刺激,重点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吃点冰的,比如冰淇淋。
使用咽部喷雾剂、咽喉含片。
口含止咳糖果或普通糖果,促进唾液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