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der-Willi 综合征(英文缩写为 PWS)又称肌张力低下-智能障碍-性腺发育滞后-肥胖综合征、普拉德-威利综合征,俗称「小胖威利综合征」,是由于第 15 号染色体基因缺失(或功能缺陷)所致的遗传病。
本病患儿在胎儿期可表现为活动减少,新生儿期存在肌张力低下,婴儿期出现喂养困难、营养不良,可表现出自我皮肤损伤、身材矮小和典型面容(如长颅、窄面、杏仁眼、小嘴、薄上唇、嘴角向下、与家庭成员相比皮肤白皙),后续伴随智力障碍、性器官发育不全、因过度摄食出现肥胖体型逐渐加重,随之可出现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脊柱侧弯以及心肺功能衰竭等致命性的威胁,终生需要在监管下生活。
Prader-Willi 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肥胖综合征。国外不同人群的发病率约为每 1~3 万人中发生 1 例,我国尚缺乏本病的患病率数据。目前估计全球 Prader—Willi 综合征患者约有 35~40 万,男性和女性的患病人数无明显差别。
Prader-Willi 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症状有身材矮小、皮肤白、抠抓皮肤、构音缺陷;在新生儿期严重肌张力减退、喂养困难、生长缓慢、性器官发育不全,幼儿期肥胖,前额狭窄、杏仁眼和小嘴等特殊面容。
由于下丘脑功能失调,一般自 2 岁左右开始出现不可抗拒的食欲亢进和强烈的索食行为,由于无节制的饮食而导致体重持续增加及严重肥胖;同时伴有轻到中度智力障碍,易暴怒、顽固、对抗,爱争辩、偷窃(食物),爱说谎。
需要预防因严重肥胖而导致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脊柱侧弯以及心肺功能衰竭等致命性的威胁,终生需要在监管下生活。
常见表现包括胎儿活动减少、羊水过多和胎儿臀围过大。妊娠晚期超声可能显示不同寻常的胎儿手足姿势,如胎儿屈腕和足背伸伴趾屈曲。
患者暴食出现胃破裂、多食、狼吞虎咽、咀嚼不充分引发的窒息,无节制的饮食出现严重肥胖而导致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脊柱侧弯以及心肺功能衰竭等,这些严重后果都对患者是致命性的威胁。
Prader-Willi 综合征是因为基因问题引起的遗传病。65%~75% 由于父源染色体片段缺失,20%~30% 由于母源同源二倍体,1%~3% 由于后天突变。
Prader-Willi 综合征不会传染,其属于遗传病。
Prader-Willi 综合征会遗传,其属于遗传病。
医生在诊断 Prader-Willi 综合征时,主要参考的是 1993 年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确诊通过基因检测进行。
具体标准如下:
对于怀疑 Prader—Willi 综合征应该接受基因检测来确定诊断。
一般需要做基因检测、内分泌功能检查、空腹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多导睡眠生理检测等。
儿科、内分泌科。
Prader-Willi 综合征属于遗传性疾病,不能自己好。
Prader-Willi 综合征的治疗包括:饮食行为与营养管理,性腺发育不良及青春期发育问题的处理,生长激素治疗,其他伴随的内分泌问题的处理。
Prader-Willi 综合征目前不能被根治,需要长期终身治疗。
保持足够且合适的营养供给是各个年龄段患儿的核心护理内容:
Prader-Willi 综合征性器官发育不完全,会影响生育,表现为不孕不育。
进行遗传咨询,对预防 Prader-Willi 综合征患儿出生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