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耿伟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4月2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严格来讲,吞咽困难并不是一种病,而只是一种症状,是某些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吞咽困难很好理解,就是指食物从嘴巴进入到胃的整个过程中受到了阻碍,让患者常有食物停在「嗓子里」、噎住甚至胸骨后疼痛的感觉。
而食物从吃进嘴巴到胃之间分别要进过嘴巴(口)、咽喉部、食管三个部分,口咽性吞咽困难就是指食物的阻碍发生在嘴巴和咽喉位置。
吞咽相关神经或肌肉受损、吞咽中枢障碍、口咽部被压迫等都可能引起口咽性吞咽困难,通过病史和临床表现即能诊断,在治愈原发病后,口咽性吞咽困难的症状也就随之消失了,如果原发病无法治愈,那口咽性吞咽困难则也无法治好。
根据病因,吞咽困难可以分为机械性和动力性两种;
根据吞咽困难发作的位置分类,则又可以分为口咽性和食管性两种。
口咽性吞咽困难一般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在 65 岁以上的居民中患病率为 14%~33%,在医院里的患病率更高,在疗养院大约有 70% 的居民有吞咽困难的迹象。
口咽性吞咽困难表现为食物在嘴巴或咽喉部位准备咽下去的时候发生了障碍,患者常会有咽不下去,食物停在「嗓子眼」,有哽噎感或者吞咽时咳嗽、流口水,食物反流等,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和脱水的情况。
引起口咽性吞咽困难的疾病非常多,比如外伤导致吞咽相关的神经受损,脑血管病引起的吞咽中枢问题,帕金森、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之类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等神经肌肉病,或者是一些口咽部肿瘤、甲状腺肿大压迫等口咽部局部的结构病变。
这要根据病因来判断,如果引起口咽性吞咽困难的是遗传性疾病(比如:眼咽肌营养不良),则可能遗传,否则不能。
一般不会。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史即可确定。但在诊断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找到根本病因。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是,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找到病因:
体格检查:首先需要排除的是局部结构性的病变,因此需要详细的体格检查,检查口腔、头颈部区域,查看是否有肿大、肿块等。然后应当进行详细的神经体检,特别需要注意检查与吞咽相关的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等)。
咽喉镜检查:通过一个特殊的检查镜来观察口咽部、喉部、食管上端有没有结构性病变,这个检查可能会让患者有点不舒服的感觉,但并不会引起创伤。
肌电图检查:会在肌肉上贴电极,也可能会用针刺电极,检查肌肉的情况。针刺电极的话会有刺痛感,就像扎针一样。
其他:如果接诊医生根据病史和其他症状有初步的判断,则可能会做相应检查。比如如果判断为脑血管疾病引起会做 CT 或核磁共振,如果判断是重症肌无力可能会做新斯的明试验等。
口咽性吞咽困难需要跟食管性吞咽困难区分。
区别在于,口咽性吞咽困难是食物刚开始吞咽的时候就感受到了阻碍,而食管性吞咽困难则是在吞下食物的几秒钟后感觉到了阻碍。
消化内科。
是的。
根据病因治疗。对症状较轻患者需进行康复锻炼,症状较重患者则只能插鼻胃管做肠内营养。
手术治疗:对于有局部结构病变,比如口咽部肿瘤压迫、甲状腺肿大压迫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来治疗。如果是环咽肌的肌肉问题引起的口咽性吞咽困难可以采用环咽肌切开术来治疗。
肉毒毒素治疗:同样对于环咽肌的肌肉问题,如果患者不适合做环咽肌切开术,又或者担心手术风险,可以尝试肉毒毒素治疗,同样可以松弛环咽肌,改善吞咽问题。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电刺激可以稍微改善肌肉力量,对于一些神经肌肉退化疾病比如帕金森、肌营养不良等引起的口咽性吞咽困难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但尚无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来证明该治疗方式。
如能找到病因,且原发病可根治,则口咽性吞咽困难也可根治。
食物更换为比较粘连浓厚的液体食物,吃东西时少量多次,每一口吃进去的量都可以少一点。
在患者吃东西时必须要盯紧,一旦发生呛咳或哽噎应理解处理或尽快就医。
不影响。
可以。
一般无法预防。